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又上央视!“成都横店”是时候再火一把!

又上央视!“成都横店”是时候再火一把!

阅读量:3602456 2019-10-20




“以前门口很多人等着当群演,
怕是比现在的横店都更吃香。”这个宝藏地方就在成都主城区。

藏在二环高架旁,历经60余年的“梦工厂”——峨眉电影制片厂,最近又重新出发了!
 
《中国机长》《攀登者》大获好评,但很多成都人都不知道,峨影厂也是其联合出品方。

?峨眉电影集团董事长韩梅
不仅如此,前段时间,峨影厂还带着自己主创的《红星闪耀时》火上央视,用作品为祖国庆生!


?峨影人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
这还不够,作为中国最老牌的电影基地之一,峨影厂特别制作了一支短片,献礼新中国70周年。一幕幕播放过去,叫人忍不住落泪。

这么多年,峨影厂——中国西南唯一的电影生产综合性文化企业,绝对称得上是“四川造”的主力军之一。


葛优、张国立、曾志伟、李雪健、潘虹…无数一线演员在此集结;

中国首家园林庭院式电影公园,全球最大单体激光巨幕厅在此落地;

入选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拿下“金鸡奖”“百花奖”等50多次国际国内大奖…

不得不说,充满回忆杀、童年味的峨影厂,值得所有成都人骄傲!


提起峨影厂,不了解它的人会想到什么?
峨眉山?和它半毛钱关系没有。峨影电影频道?它和峨影厂同属于峨眉电影集团,许多四川人小时候都很爱看这个台。

从1958-2019,60多岁的峨影厂,绝对配得上四川“最强厂牌”这个称号!
 // 风靡一时的造星梦工厂 

从《嘉陵江边》《红衣少女》《焦裕禄》《鸦片战争》《顽主》…到《观音山》《让子弹飞》《芳华》《红海行动》…很多优秀作品都是峨影厂参与制作或主创。


?米家山导演作品《顽主》
那时米家山导演是一代电影人心中的偶像,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正初出茅庐。
除了米导,对于很多峨影人来说,见明星都不算什么稀奇事。
“去年很火的那个《我不是药神》,编剧就是之前峨影厂一把手韩三平导演的女。”
“害,拍《焦裕禄》的时候当群演,脚杆都站弯。”

?林志颖主演《顽主》
“林志颖拍《天庭外传》,摄制组工作人员主动问我要不要找林志颖签名,现在还记得当时摄影棚外面几个林志颖的粉丝,看着我脸上那个羡慕嫉妒的表情。”
“以前门口很多人等着当群演,怕是比现在的横店都更吃香。”

过去在厂区,职工们还会碰到峨影厂的当家花旦潘虹,她是当时是获得金鸡奖影后称号最多的演员。
“有一次去潘虹家做客,屋头又大又很漂亮,她还有座机电话噢!(那会儿只有收发室才有电话可以用,而且是大爷跑到楼下用喊方式呢!)
  //从荒郊到繁华 

曾经的清江东路360号,还是一片荒郊,被老成都称为“西门外的罗家碾”。如今,对于吃货来说,便是“火锅一条街”的味觉记忆。

50年代末,郭沫若题下厂牌,自此,西门荒郊一步步蜕变成繁华地带。60年代,影片《达吉和她的父亲》曾惊动周总理。

峨影厂三座厂房?四川在线
70年代,3栋相连的宏伟建筑拔地而起,这就是峨影厂的厂房,用作摄影棚。300余部电影相继在这里诞生,峨影厂步入中国电影制片厂第一流。
80年代,那时从黄田坝进城的人,都需要经过峨影厂门前,唯一的13路公交车,有着朝夕式的拥挤。

90年代,“烹专”搬到清江路,对面就是高大上的峨影厂。烹专毕业生开的苍蝇馆子就在峨影厂小巷子里,味道相当巴适。

到现在,老一辈谈起过去,眼神依然放光:那时北京电影资料馆里的内部电影,经常会在全国各大电影厂播放,峨影厂就是其中之一。
每周在职工影院看一场大电影,在当时是十分荣耀的。
  //从繁华到落寞?
如今的厂房,已不复当年繁忙,厂里高高的水塔消失了,只有中间厂房间偶尔有摄影组会租来使用。
有那么几部峨影人费心拍摄的影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审过,时至今日,未能面世。

90年代,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段整体低迷,加上峨影内部诸多变动,辉煌一时的大厂,也曾停滞不前。
令人唏嘘的是,即便如此坎坷,峨影厂也并未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这个藏在喧闹城区中的复古公园,值得成都人一去再去!

“有些冷门电影,在其他地方都没排片,在这里一般都看得到。”

“哈哈,说这里是我们财大学子的私家影院也不为过。”
“7天长假哪里也没去,就在峨影看了几部电影。真的想劝那些去锦里宽窄打卡的外地人来这里,能吃能耍能感受正儿八经的老成都文化,还不打挤。”

在祖国的生日月,我们到峨影厂走了一圈,一扫平日浮躁。

狭长的巷道、茂密的树荫、老旧的建筑,过往的行人多是老人小孩。

峨音幼儿园、峨影食堂、峨影宿舍、峨影老年活动中心…现在仍有一批峨影人在这里生活。

咖啡馆、餐厅、茶室…你可以在这里享受吃耍一条龙服务,或者打卡拍照,非常好出片。


被称为成都版“苏州园林”的闲亭就在入口处,亭台楼阁,曲水流觞,悠闲到极致。


因为峨影厂清幽的环境,四川老年大学的阿姨们会特地来这里排练。

值得一提的是,人来人往的峨影食堂可能是成都最老牌的川菜馆之一。

主理人冯大爷曾经在峨影厂打过杂,当过群演,见证过峨影厂几十年,不变的是这里几十年如一日的正宗川味、亲切服务。

20块随便整的盒饭,味道很家常,很多单位都统一在这里订盒饭。

也有许多懂行的老成都会专程带朋友来这里吃,最朴素的麻婆豆腐,回锅肉,爆炒系列,水煮肉片,蒜香鱼…都是店里的招牌。

一餐一食,一物一器,一步一景,复古风,工厂风,文艺风…



既有老成都的基因,又有新成都的现代,
峨影厂,注定成为独具代表性的四川文化地标!

几代峨影人来来去去,厂房走进了历史,但峨影将继续奔向未来。

2003年,峨眉电影集团正式成立,形成了包括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省电影公司、峨眉电影频道、四川峨影1958园区等在内的电影集团。

在峨影厂原址上打造的峨影1958电影城,如今变成了一座集生活与艺术为一体的电影博物馆。




这座电影城和成都任何一座电影院都不一样,每个影厅之间是独立的,很有院坝生活的气息。影厅检票口附近,还有超多老物件,折射着旧日辉煌。
“这里将建成西南首个大型电影主题文化休闲活动基地,成为大众消费新的聚集地和成都市的文化地标。”工作人员如是说。

作为大四川子民,近距离感受过这个60多岁电影基地的魅力,我深感自豪。

身在成都,我也超级希望峨影厂越来越好,期待这个电影公园带给我们更好的体验,期待如它一般的老牌记忆可以走得更远,期待它能出品更多像《中国机长》一样激励人的好作品!

2000多万人生活在成都,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从未听过峨影厂。今天,唯愿能和你一起,感受一段辉煌的过往,
憧憬一场明媚的未来!
· 峨影人请集合 ·
@mm:拉琴的施老师如今收下了一批批学子…
@熟人:李雅胖妹儿的抄手之好吃!
@李美:峨影厂幼儿园的小朋友!原来大家一起坐厂车去胜西小学读书,大家还记得押车的彦叔叔和熊叔叔不?
@施黎:读小学每逢周六下午放学,就一路走回家,罗家碾,摸底河,田野间采花捉鱼。
@Cissy公主?:夏天最喜欢跟着主妇们到厂区里面散步偷栀子花骨朵儿,用帕子包起不让守门的大爷看见,好香喔!
@晓寒深处:那时的台灯灯罩,是用胶片编的;那时的收纳盒,是大小各异的片盒;那时候过年前厂里每个车间每个部门组织的游园活动,是小伙伴们的最爱。
请把这篇文章发出去
让所有人感受成都老地标的魅力!
???
#你最初的电影记忆是什么?#
*参考资料(特此感谢)1.《曾经的厂房 未来的影视创意园》?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作者白洋、李冬。2.《走过60年的峨影厂,有着一代人的芳华!》?成都同城会,作者蘑菇。3.峨影集团官方公众号、部分电影官方剧照。
4.本文图片特别调成了复古滤镜,实景更清幽哦。
 本文编辑 

马马灯儿
微信:joyzhum
 图片摄影 
晨晨
部分来自于网络,侵删
 主编 
JYCrow


合作:18884014708,微信电话同号
点亮『在看』为成都文化打CALL
??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