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良中文版 TRACK 在第 5 个问题略作修订,即在国际版TRACK的同一个问题(过去12个月内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添加了使用高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缓解治疗的情况。这是改良中文版与国际版TRACK的主要区别。因为基于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 年版)》推荐,哮喘儿童若在第3 级治疗失败后,可升级使用中高剂量的
ICS,LTRA,或联合使用最小剂量的口服糖皮质激素等。此外,在儿童患者哮喘急
性发作时,指南中也提及大剂量ICS对治疗有一定帮助。可见,中国儿童的哮喘治疗更倾向推荐使用局部糖皮质激素,以减少或避免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当然,在病情严重时,大剂量 ICS 的使用并不能替代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因此,中文版 TRACK 的此番调整,应更适合于中国
5岁以下的哮喘儿童。

80分这一界限值,能够最佳地平TRACK 的敏感度以及特异度。也是判断儿童患者呼吸症状是否得到控制的最佳界限值。TRACK 评分≥80分,则判断呼吸问题得到了控制;如果<80 分,则意味着呼吸问题可能未得到控制。
改良中文版 TRACK 作为目前我国惟一适用于 5 岁以下哮喘儿童哮喘控制的客观
评估工具,将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同时,尚须做进一步的临床有效性与可靠性研究,以期准确评价改良中文版TRACK对于评估我国5岁以下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
2.探讨肺功能检测及FeNO检测在2~5岁儿童哮喘中的临床价值:FeNO、肺功能检测及支气管舒张试验互为补充,共同应用可有助于低龄儿童哮喘管理。
3.探讨5~14岁哮喘儿童特应性PM2.5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的相关性:按特应性分层后,特应性哮喘儿童FeNO与年龄、性别、BMI、温度显著相关;非特应性哮喘儿童FeNO与上述影响因素均无统计学关联。未见PM2.5与FeNO显著相关。
4.探讨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及临床特点:
试验组:支原体和(或)衣原体感染哮喘患儿
结果1)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或(和)衣原体感染率64.07%
2)试验组患儿年龄段<1岁多于对照组
3)对照组EA与CRP低于试验组,WBC和PCT高于试验组
4)两组胸片胸腔积液、云雾状改变、肺间质浸润、肺间质和肺实质混合浸润、扇形浸润、肺实质浸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试验组患儿发热、头痛、咳嗽、胸痛高于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流鼻涕、喘鸣高于衣原体;腹泻、呕吐均低于衣原体。
结论:哮喘患儿并发肺炎支原体和(或)衣原体感染率较高,且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提高患儿经验性用药选择准确性。
5.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儿童过敏性哮喘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降低,特别是在高FeNO水平的患儿中。IDO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没有显著关系,IDO与FeNO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生物学标志。
6.玉屏风颗粒佐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且可改善肺功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应用。
7.从整体蛋白水平研究不同控制水平儿童哮喘患者血清的差异性蛋白,为防治儿童哮喘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控制组的玻连蛋白含量高于未控制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现不同病情控制水平儿童哮喘患者血清中的差异性蛋白57种,这些差异蛋白可作为控制儿童哮喘的潜在生物学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