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考研真题-参考书-考研科目-分数线

2020年中央财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经验-考研真题-参考书-考研科目-分数线

阅读量:3609871 2019-10-20


一、学院介绍

作为国家大数据战略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我校“双一流”高校建设主要支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是于2013年7月由原统计学院与应用数学学合并而成,其历史均可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拥有统计学、数学两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的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在经济统计、数理统计、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应用统计、应用数学、运筹与计算科学、数量经济等学科方向上基础雄厚。2007年统计学获批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获首批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2018年获批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二、考试科目

三、复试分数线
2019分数线
总分364,政治44,英语44,专业课66/66
四、参考书目
《现代汉语(增订五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第一册、第二册王力中华书局(2008)
《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珀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第四版)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五、经验分享 
?政治
资料:《肖秀荣三件套》、《风中劲草》、《徐涛小黄书》、《肖4》、《肖8》
政治这个科目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每年都有一些高分选手因为政治不过线而被刷掉,所以大家虽然可能不情愿学习政治,但是还是要引起重视。政治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个部分来说,着重应该把握住的是客观题的分数,主观题要关注肖、徐两位老师的押题。客观题是在前期进行准备的,我大概从10月份开始,每天看一章的视频和做对应的选择题,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中旬,之后每天就做一套各大押题卷的选择题部分,通过这种反复的过程,到最后选择题应该基本维持在40+的水平。
主观题最开始不用太过关注,在选择题过了一遍之后我看了一些网课关于主观题的模块和答题套路,在对应历年真题的答案去看他的答题思路,基本上理清楚一个主线大致就可以了。我是那种背诵需要厘清逻辑的人,我不太赞同那种上来一字不漏就开背的政治学习方式,因为这样东西实在太多,在我看来政治主观题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和套路可以遵循的,具体可以体会徐涛老师关于这部分的讲解。
理清套路之后背诵也会变得事半功倍。而每年的热点部分大家通过老师的讲解并结合自己对于时局的判断,大致也能弄清楚要考的模块应该是哪几个,有针对的结合肖4、肖8和小黄书背诵即可。至于考试的经验的话我觉得重要的还是要写快点,我就差点没有写完,书写工整可能也有加分,但是也不必太过注重,反而弄得本末倒置。
?英语一
至于英语方面,英语复习主要是看真题,其他的一些模拟题建议不要用,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真题上,确保把真题的阅读理解搞得清清楚楚。英语复习是个长线的过程,我在整个过程中主要用书有:①考研真想 ②恋练有词 ③小黄书150篇。
首先是词汇,我选用的是朱伟老师的练练有词,配套视频效果还是挺好的,这本书里面所有的单词都有一句真题里面的例句,一般都是真题里面的长难句,在背诵单词的同时也能够对长难句有所学习与理解,这一点在后期阅读理解里面很重要,也与后面的真题的学习有交叉作用,可以加强记忆。
其次是阅读,我是选出最近十年的真题,其他的全部不做,只做真题里面的阅读理解的部分,一年的真题里面有四篇阅读理解。一篇一篇一年一年的来,首先是自己做一篇,然后对答案,不要在意错多少,要知道会了多少。准备一个厚一点的本子,首先是把不认识的,模糊的,优美的副词或者形容词摘抄下来,然后每天背诵,我一般都是在吃过晚饭之后背诵。(为此我还自己准备了一个很小的口袋本,把单词在抄在上面,上厕所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实践证明还是有点作用的,上厕所很快就解决了,相比于以前看手机上个厕所)然后是句子,首先要在把这篇文章的所有句子都懂得前提下,摘抄下自己喜欢的,可能会用上的,句式结构不错的语句。怎么检测自己每个句子都懂了呢?
我以前是想挨个翻译的,后来发现口头上能翻译与写在纸上完全是两回事,于是就放弃了,只要自己能够逐句的说出中文意思就行了。一篇文章摘抄的句子不需要太多,一两句就行,不要好高骛远,抄一些翻译都结巴的句子,用不上的。然后就是仿写,就这一两个句子,自己讲核心词汇选出来,然后套用句式,仿写一两个句子,主题可以是大小作文经常出现的,比如环境污染,文化冲突等等。一篇文章一定要分成三步走:单词,句子,仿写。
等把十年40篇阅读坐下来,差不多有40多句自己能够仿写的句子了,而且这些句子都来自真题,所以质量很好。接下来就可以准备作文了,我当时就是从这些句子里面选出合适的开头语,中间并列语,结尾结束语,然后自己组成两个作文模板,一般来说,一个是看图写作,一个是没图的。这样做好处太多了,我当时在被作文模板的时候,许多同学都在买作文模板书,但是又担心作文模板相似,所以很纠结。但是我自己的模板全是自己组装的,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而且自己选的句子很容易记忆,很方便自己背诵。
?数学三
尽管本科阶段数学成绩都处于中上游,但有的科目期末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同时考虑到2018年考研数学三难度较大,因此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不是很高。
我是从四月开始复习数学,主要的资料是高数课本,线代课本,概率论课本以及李王全书。我是直接做全书的题目,不会的就直接看答案,总结知识点并加以理解记忆,这是对我来说效率较高的一种方法。复习完一个模块就看汤家凤/张宇的视频加以复习,形成自己的笔记,方便后期冲刺阶段复习,同时把自己做题时的感觉批注在旁边,我主要批注的就是自己容易犯错的地方,比如积分别忘了加常数C,总之就是形成你自己的见解,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二轮复习练习了张宇1000题以及李王全书附赠的660题,并在这一阶段做了近十年的考研真题。张宇1000题题目覆盖很全,但一类题很多重复,我没有全部一次刷完,重复的题目我就挑了一两个,剩下的题目方便以后查漏补缺用。660题全是客观题,主要考察概念把握,高数部分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很有价值。到了最后两个月就是做模拟题,我只做了近三年的合工大模拟题,主要难度在于思维,一开始不太适应,前几次只能考120多分,习惯这种出题方式就能稳定在135以上了。
经验总结:一开始必须打牢基础,因为无论考研数学难度如何,必须保证尽量不出现低级失误,同时高数课本中的一些重要定理需要自己会推导,比如华莱士公式。再加上后期大量的练习,应该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的。
?专业课经验
专业课我的复习策略,就是边看书边做笔记,一网打尽所有知识点考点。复习过程中,我一共整理了两大本笔记,一本是基础知识梳理,一本是强化记忆背诵。有任何疑问微信搜索考研领头羊、考研状元圈留言就有老师回复。两本笔记将我的复习分成了两大阶段:
1、基础知识梳理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读教材,在阅读教材过程中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梳理。在段落叙述中摘取出关键语句,并按重要性、相关性等标准适当调整后形成自己的笔记。2、强化记忆背诵
基础知识梳理虽然已经涵盖了所有知识点和考点,但我在回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知识点的叙述还是稍显冗长和赘余,不够简练和精确,达不到直接按答题内容背诵的要求。所以我又通读了所有参考教材,整合三本书的所有内容,重新又整理了一本背诵版笔记。根据每个知识点易出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可能性的不同,都按答题模式做了条理清楚的回答。所有内容基本上都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每个知识点的考察方式都一目了然。建议问题用一种颜色的笔书写,而答案换另一种颜色的笔书写,这样更为清晰可辨。
这样,我在后期冲刺阶段就直接背的自己整理的笔记,不仅方便翻阅查找,更主要的是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体系,随便提起哪一章都能快速反应起它的结构框架以及重要知识点、考点和出题形式。不夸张的说,背到后面有时会有一种看到考题和答案的错觉。
提示:
(1)书本教材是重中之重,所有考题都源于书本。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经意间遗漏的可能会在试卷上与你重逢。所以说要像扫描般的把所有可考内容都存入大脑,按重要性排个序,重复再重复,直到不能更熟悉的程度。
(2)手中现成的资料、笔记再多,也只是参考而已,其主要作用在于提纲契领,帮助我们掌握复习方向和重点。我的建议是可以阅读有价值的资料,在教材和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人笔记,将书本资料内化为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多看多背多拓展。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者在选购专业课资料时,最好找在读的研究生学长学姐咨询一下,如果找不到可以报独峰教育的一对一辅导班,学长之前报得这个机构,老师是真的很靠谱。他们的经验和指导对复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真正帮助你解决问题。一方面,你能快速地知道知识重点,架构起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你也会学到一些答题技巧和案例分析题的方法,少走弯路。
写在最后:取各家之所长,总结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适宜的才是最好的,又也许所有的方法都比不上“努力与坚持”,有梦就去追,敢拼才会赢!随着2020年考研的日益临近,如果你还有什么有关于考研的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们,我们都会在第一时间为你解答;最后,我们在这里祝愿考研学子们一帆风顺,金榜题名!
独峰考研为学员提供内部资料和课程。
独峰教育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66号世纪科贸大夏B座803(清华大学正门向南约500米,北京大学东门向东南方向约800米)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