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又有料,深圳市儿童医院关爱空间变身“科技实验室”
阅读量:3613448
2019-10-20
10月20日,儿童医院住院部的多个Vcare关爱空间化身“科技实验室”,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又实用的科学课,在科技创新体验中了解了更多的医学知识和接受治疗的规则。
为让更多深圳市小患友得到更加专业、有趣、高科技的支持、陪伴和帮助,当天,儿童医院多个关爱空间——腾讯·Vcare关爱空间、中兴通讯·Vcare关爱空间、福顺·Vcare关爱空间、顺丰·Vcare关爱空间、母婴协会·Vcare关爱空间、晴娃娃·Vcare关爱空间与麦芽圈团队强强联手,通过人工智能创新体验互动与医疗应用相结合,用科技创新教育助力配合医疗程序,开发创新互动新体验场景融合。
当天,每个楼层的关爱空间都根据住院患儿的不同情况开展了不同的活动。6楼住着的是心脏外科的孩子们,顺丰·Vcare关爱空间当天开展了交流活动,顺丰志愿者们收集了孩子们住院的心声及出院后最期望的事情,鼓励孩子们积极配合治疗,早日达成愿望。随后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完成了有声光电特色的纸艺救护车。
8楼腾讯·Vcare关爱空间住的大多数是泌尿科的小病人。“经过我们前期的了解,这些小朋友可能比较需要了解的是医院的一些规则,以及接受手术的一些注意事项,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些互动环节,让他们了解到进医院、进病房、进手术室各有那些注意事项。”该空间负责人吴嘉琪告诉记者。在活动中,孩子们将自己组装一个旋转门,只要检测有物体就会自动感应打开,这个小设计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9楼是神经内外科,这里的孩子们很多需要经历漫长且艰难的康复治疗,为了引导孩子们积极配合医疗的进程,在志愿者耐心的引导下,孩子们完成电动的康复训练小模型,在”康复训练机“上的可爱的小人模型会认真又努力的训练,让孩子们也得到了坚持康复治疗的勇气。活动中,志愿者们也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认识到一些康复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
10楼福顺·Vcare关爱空间孩子们在志愿者们通过现场竞答、视频、小戏剧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更多的认识一些骨科康复及应急处理的小知识。活动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组装了迷你骨骼人,并体验3D打印机现场打印立体骨骼。
充满欢声笑语的11楼是母婴协会·Vcare关爱空间里,孩子们完成了内置声光电模块的救护车。在设计救护车的活动中,孩子们一起设计救护车,解开救护车奥秘,进行急救情境模拟,齐心协力把受伤的“六六”送到医院。
12楼中兴通讯·Vcare关爱空间,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完成了十分有科技感的健康之车,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另一栋A座的11楼,在这里治疗的小朋友年龄的跨度比较大,为此志愿者们设计了很有科技感的立体智能医院模型的制作,孩子们还为外立面自主设计了可以点亮的串灯。
据关爱空间的工作人员介绍,在空间举办的科技体验活动已经持续了三年,而今年是首次将科技体验与医疗知识深入融合,并根据每个住院区的不同情况设计了不同的活动。希望用这些有趣的体验让儿童了解医疗用品创新小知识,降低医疗用品的防备、恐惧心理。
据了解,深圳市儿童医院·Vcare关爱空间由市关爱办、市儿童医院共同建设的致力于打造全国首家以医院为载体的儿童医疗救助公益信息港、公益服务体验港。Vcare关爱空间进一步创新现代儿童医疗服务模式、搭建贫困患儿求助和医治的公共信息平台,在提供互动体验的公益活动和服务的同时,展示优秀儿童救助项目,弘扬关爱文化,探索由政府部门、媒体、公益慈善组织、医疗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等共同参与的公益项目模式。截至目前,空间持续安全运营1488天,为住院患儿和家长开展各种文化康乐、心理辅导、危机介入、医患和谐等活动10777场,服务逾22.12万个家庭。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