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全妹在网上看到一则报道:“男子疑因网贷服毒身亡 死后家人仍不断收催债短信”

事情是这样的,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龙塘村一出租屋内,一名24岁男子钟某被发现服毒自杀身亡。家属怀疑,钟某自杀与网贷平台的暴力催收有关。
钟家人介绍,在事发前一周,家人频繁接到催债电话和短信。“每次打来的号码都不同,归属地有盐城、上海、北京、武汉等,且回拨过去都无法打通。他们好像是读取了钟某的通讯录,基本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被打过了。

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把“穷”字挂在嘴边,很多人甚至像钟先生一样陷入了负债深渊......
/ 职场90后人均负债超12万 /
▼
不久前,汇丰银行曾发布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
中国90后一代人的债务与收入比达到令人吃惊的1850%,他们欠各种贷款机构和信用卡发行机构的人均债务超过17433美元(约合平均12万元人民币)。
已经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高达12万元!相当于一个月薪10000元的白领不吃不喝一年才能还清。

也许有人会说:仅仅一个数据,能够说明什么?而且听起来也太夸张了吧?那么,我们再看一组来自央行公布的真实数据:
1 央行数据显示,到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高达881亿元,环比增长16.43%。
如果翻看过去几年的报道,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数字在8年间已经增长了接近10倍。该有多少人,欠债不还或不能还?!

2 去年,花呗发布了《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
近四成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支付方式首选。而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则会选择分期付款。
3 据蚂蚁金服发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在现在35岁以下年轻人里,有56%的人暂未开始储蓄。就算在开始储蓄的44%的人中,平均每月储蓄仅也有1389元。
是的,只有1389元!也就是说,大部分年轻人根本存不到钱。

仔细想想,我们身边的确有很多这样的90后存在。
他们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拿着白领的薪水,每天有吃有喝到处消费,看似奢华且潇洒。但是一年到头,却存不下什么钱,而且还经常要为信用卡、花呗、白条等发愁。
/ 深漂五年:从一无所有到负债累累 /
▼

我也是名90后,当初抱着梦想来到了深圳。
五年了,我的月薪从4千块涨到了8千多,不但没存到钱,还负债了六万多。

从小身边的人就跟我说,女孩子要对自己好一点。所以在给自己花钱方面,我从来不吝啬。
2015年蚂蚁花呗刚推出的时候我就开始用了,一直到今天每月都在还款,有时候也会逾期,就要多支付一部分手续费。如果网购大件物品,我一般都使用分期付款,这样当月还款的压力就小很多。

吃好、穿好、玩好、住好才能精力充沛地奋斗,前人都说了,会花钱才会赚钱。
所以虽然负债,但我不会节衣缩食,只希望自己以后能挣更多的钱吧。

96年的孩子,来深圳3年了。
与全妹聊天时,他的借呗和微粒贷都已经逾期,连用手机付一杯咖啡钱都不能够了。

第一年的时候我在深圳存到了2万多;第二年的时候存了一万;第三年的时候欠了花呗8千,信用卡两万;第四年的时候欠了借呗五千,花呗一万,两张信用卡各两万。
第五年的今天,每个月的工资都在透支,每天都有还不完的债......

大概是从谈恋爱以后,我就特别喜欢给女朋友买东西。这个项链好精致,特别配我女朋友,我要给她买;这件衣服女朋友穿上肯定特漂亮!我要给她买;别的女孩子都用苹果XP,我也要给她也买一个......
加上房租和社交应酬等花费也日渐增长,不知从哪天起我开始入不敷出了。

原来大家都一样,和老公在深圳呆了三年,年初换工作的时候怀孕了就没有上班,朋友都说没事我们之前一定存了很多钱。
懵逼,能说之前一直是月光族吗?!

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消费还是比较高的。特别是房租,在家乡两千块就可以租一套装修不错的两室一厅,在深圳只能租隔断群租房的其中一间。现在和男朋友一起租个一居室,每个月都要四千。
我和我老公都是6K上下的工资,交了房租,还有衣食住行、房租水电、吃喝应酬......能在深圳坚持下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存很多钱?
/ 90后,如何一步一步负债累累?/
▼
1 多少人在超前消费?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消费金融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年轻人的消费观也越来越多的由传统的“量入为出”向“超前消费”转变。
《2017年轻人消费趋势数据报告》就显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年轻人办理信用卡的比率超过76%,且超前的信用消费已被大部分中高收入年轻人所接受。

与此相应的是,现在全社会都在不遗余力地助推消费主义。消费社会正竭尽所能让年轻人买买买。
数据显示,2017年90后年人均消费比两年前上涨了2.7倍。

理想生活和现实收入之间,年轻人逐渐趋向不均衡消费。
透支消费给了我们一种错觉,“买得起,我还有钱”;而数字支付给了另一种幻觉:“没花多少”。

2 年轻人借钱太容易
年轻人挣得虽然不多,但花起钱来却十分爽快,那钱从哪儿来?一个字,借!
据调查,90后已经成了消费贷款的主力军了。在使用消费贷款的人群中,将近一半都是90后。
在一份大学生消费信贷调查报告中,就能看到:近64%使用花呗的大学生,都是用来购买电子产品、奢侈品和化妆品。至于生活用品,几乎见不到。

而在虚拟账单的数字背后,是无尽的物欲深渊,它正在让消费者的人生陷入还不尽的账单黑洞中。
有些人可能甚至因此抵不住压力,走上了绝路。
3 研究生借贷无力偿还走上绝路
去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突然自杀身亡,轰动全国。
他对家人谎称自己在武汉工作,实则靠着小额网贷“借新还旧”,辗转在小旅社、网吧“流浪”生活。直到1月29日凌晨,这个来自湖北天门的农家子弟、25岁的研究生在江岸区上海路一家小旅社自缢。

事后,家人从其遗物手机信息中,发现了其支付宝仅余0.71元,13个手机网贷APP,共欠下5万多元债务。
因深陷借新还旧的深渊,他无法自拔,最后走上不归路,枉费了父母、国家、学校20年辛辛苦的栽培,留给这个世界一地鸡毛,留给父母半生哀痛。
类似的事情,可谓时有发生。

过度消费有多快乐,被迫还债时就有多痛苦。毕竟,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这个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就如洪水出笼般狂飙,难以抑制,过度消费、透支信用的代价就是让很多人没有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银河说: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
当月薪三千的年轻人,用着三千块钱的护肤品,却欠着三万的贷款。精心装扮的妆容、奢侈的包包......或许都无法填满欠款在心里留下的那个巨大黑洞。
殊不知,只有适度消费,才是可取之道!
-End-
信息来源|深圳全接触编辑|王姑娘;主编|海桐
图片|微博、网络等 如侵删合作推广微信|13530488560
-往期精彩回顾-

工作2年,辞职7次:那些90后,为什么都在辞职?

深圳市中心又一“新地标”,随手一拍都是日系大片!

戳个“在看”
给全妹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