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体育综合】学校体育学(第一模块,学校体育功能与目标)
阅读量:3618561
2019-10-20
一、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1学校体育的功能(回答学校体育能够干什么)
1.1学校体育的学生发展功能
1.1.1增进身体健康的功能(本质功能)
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1)全面发展体能,培养健身能力
(2)塑造良好的体形和身体姿态
(3)提高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4)掌握基本保健知识和方法
1.1.2习得运动技能的功能(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学校教育其他组成部分的重要特征之一)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学习体育运动知识
(2)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
(3)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1.1.3提升心理品质的功能(心理品质分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两个方面)
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
(1)改善情绪状态
(2)提高智力水平
(3)帮助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4)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5)消除疲劳,治疗心理疾病
1.2学校体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1.2.1立德树人的教化功能
1.2.2培养后备人才的功能
1.2.3传承体育文化的功能
综上所述,学校体育的功能主要分为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个方面。从促进人的发展来看,学校体育通过身体练习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增进身体健康;有助于学生习得运动技能,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学生提升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从促进社会的发展来看,学校体育有助于塑造现代公民的身心素质,促进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有助于发现和培养竞技运动后备人才,推进竞技运动的科学发展;有助于民间体育的价值,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2学校体育的目标
2.1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依据
2.1.1学生健康生活的需要
2.1.2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2.1.3学校体育的影响因素
(1)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必然会受到教育发展状况的影响
(2)学校体育是竞技运动和社会体育的基石,建设体育强国的社会需求必定影响着学校体育目标的制订
(3)学校体育目标的制订还需考虑场地、器材和设施等物质条件及师资等人力资源的现实状况。
2.2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2.2.1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
增强体能,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社会观念和心理品质,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具有一定运动天赋的学生,加强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科学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
2.2.2学校体育目标的具体含义
2.2.2.1强化体能,全面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2.2.2.2习得运动技能,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2.2.2.3促进立德树人,培养良好的社会观念和心理品质
2.2.2.4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科学提高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
2.3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
2.3.1体育与健康课
2.3.2课外体育锻炼
2.3.3课余运动训练与竞赛
2.4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潘绍伟 于可红 主编)
2.4.1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
2.4.2以整体观念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2.4.2.1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2.4.2.2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2.4.2.3坚持健康教育与卫生保健工作相结合
2.4.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2.4.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2.4.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
2.4.6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2.4.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学校体育学,杨文轩 张细谦 邓星华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潘绍伟 于可红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