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未来规划讲座】之“中文”

【未来规划讲座】之“中文”

阅读量:3623148 2019-10-21


人文学院&未来规划讲座

大三的你,是否面对这样的困惑?
路很多,却不知道走哪一条。
我到底要不要考研?
现在准备还来得及吗?
我应该做什么?
……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或许会感到迷茫彷徨。
但别担心,有我们在你身边。
为了切实解决同学们的问题,
心理协会专门邀请了数位相关专业的老师举办座谈会,
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帮助你解决困惑,
助你拨开云雾,
以下为各位老师的介绍。
教师介绍
王晓华
男,学者,文化批评家,博士。先后在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深圳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学会理事。从事文学、文化、哲学研究,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29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和摘编。学术研究之余进行散文创作。
江玉琴
江西人,文学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现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专长于后殖民文学与理论研究、文化理论研究、英语文学研究。
胡红英
女,广东韶关人,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曾获2013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2018于中山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专业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宫钦第
山东人,浙江大学博士。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史研究、方言研究。主要讲授《古代汉语》、《音韵学》、《历史语言学》等课程。 
董理
女,吉林人,中共党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15.7至今: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讲师兼副研究员
 2009.9至2015.7:北京大学中文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文学博士
 2012.9至2013.9: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通讯专业 联合培养
 2005.9至2009.7:北京大学中文系 应用语言专业 文学学士
研究领域:
1, 从事实验语音学研究,主攻方向为语言和演唱的发声、调音机制的物理信号、生理信号研究,对语音的合成与感知也有所涉猎。擅长对语音信号进行声学分析,以及利用喉头仪信号对发声机制进行解释。
2, 儿童阅读障碍行为学测试及干预。
开设课程:
语言学概要、现代汉语、汉语语音研究、语音学、普通话与教师口语、文史哲通论
张晓伟
男,山东沂水人。2011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钱志熙教授,201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整理王力、姜亮夫两家语言学,获哲学博士后证书。2017-2019年为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副研究员,担任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THCI第一级核心期刊)编务。现为深圳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
座谈会中老师将会指导考研的方向选择,
介绍考研各专业,
如果你有需要、感兴趣,
千万不要错过。
(ps:老师们也会建议在考研的过程中如何调整心理状态)
如此有用又有趣的讲座??
地点:文科楼大会议室  
时间:12:40~13:50
现当代、比较文学、文艺学组 (王晓华老师、江玉琴老师、胡红英老师):10月23日(周三)中午
古代文学、文字学、语言学组(宫钦第老师、张晓伟老师、董理老师):10月25日(周五)中午




扫码关注我们
                            文章撰写:吴晓璐
                            推送排版:陈蕙敏
                            推送审核:郑鑫 吕梦瑶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