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3时21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将为我国通讯领域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提供技术验证。承载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所有,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15次航天飞行。
![]()
而10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中关村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的“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展”上,我国首枚入轨级别的液氧甲烷动力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双曲线二号”公开亮相。这一航天技术的展示,预示着我国也拥有了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这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
“双曲线二号”由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设计、研发制造的一款可重复使用的小型液体运载火箭。星际荣耀公司成功研制“双曲线二号”,使其一跃成为国内首家可执行液氧甲烷动力运载火箭入轨发射任务的公司,也是在全球范围内第二家研发出可回收运载火箭的公司。
![]()
据了解,运载火箭回收就是将已发射火箭的分离级回收再重复使用。星际荣耀公司研发人士表示,“双曲线二号”一子级可重复使用30次以上,保守估计将缩减70%的火箭制造成本。这一技术目前可以为中小卫星组网提供发射服务,但更多的将承担应急发射服务、搭载服务等。
“双曲线二号”采用两级串联结构,两级均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液氧甲烷液体火箭发动机,其中一级9台,另一级1台。可回收级具备垂直着陆回收功能,回收重复使用的成本远远低于一次性火箭。燃料方面采用情节推进剂,综合性能强、可靠性高、成本低等特点。预计2021年“双曲线二号”迎来首次发射。
![]()
其实运载火箭回收这一设想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被我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提出。在钱老撰写的《星际航行概论》一书中指出,在星际航行的初始试验阶段,飞行次数比较少,一次性的火箭这样做还可以,但是对于未来的频繁的发射来说,这就是浪费,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把空的运载火箭收回来。
尽管人类航天技术持续发展,但运载火箭总也绕不过成本这一障碍,尤其民用火箭更是伤不起。于是如何降低火箭成本成为了一个频繁讨论的话题,所有也就有了将一次性的火箭变成可重复使用的设想。而最早完成这一设想的是SpaceX公司,其与NASA合作设计制造的Falcon9运载开创了运载火箭回收的先河。
![]()
当然,我国也在一步一个脚印探索可重复使用的液氧煤油,液氧液氢、液氧甲烷发动机,通过不懈努力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取得具有重复使用潜力的YF100发动机。按照多次使用的标准,YF100已经展现出了回收重复使用的潜力。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注我们,每天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