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清华大学晒出的#清华学生的计划表#冲上热搜,引发热议!

凌晨1点睡觉
清晨6点起床
6点40开始学习
晚上9点到凌晨1点
全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据清华大学官博介绍,这份#清华学生的计划表# 是正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的“清华大学优良学风档案史料展”中的一份展品。
展览展出了很多清华毕业生,和在校生的笔记、作业、计划等,字迹工整、思路清晰。
此外,还有难得一见的大师手迹。

展品包括不同时期清华学子的课堂笔记、作业、考卷、照片,以及教师教学记录、文章手稿等等。这是一份份"何以优秀"的标准答案。
你会明白,没有那么多天赋异禀,比你优秀的人都在孤独地翻山越岭。

但是要想自律,就一定要战胜拖延。
简·博克、莱诺拉·袁的《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中,通过将造成拖延的原因进行剖析。
描述了迟缓习性既非恶习,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惧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症。

1、但很多人发现,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将事情耽搁一旁。在竞争日益加剧的企业环境中,有些人不但不去跟上快速的节奏,反而减缓了自己的脚步。
2、站在成长心态上看问题,你会更关心自己从一件事中学到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到兴奋,你提升了什么,而事情的结果不再重要。正如德威克所提出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成功是为了学习和进步,还是为了证明你聪明?”
3、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拖延的不良习性,是因为他们害怕。他们害怕如果他们行动了,他们的行为会让他们陷入麻烦。他们担心如果展示了自己真实的一面,会有危险的结果等着他们。

4、当一件事或者一个目标其他时间设定在很远的将来(比如为孩子储存大学教育基金,或者为自己创建一个适当的退休金账户),那么它就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从而使这件事看上去没有它实际上那么重要。相反,一些时间很近的目标(比如为周末观看决赛购买一个大屏幕电视机,或者在4月14日打理自己的税收)则感觉上去更为清晰而紧迫。
5、失败是一个让你加倍努力的理由,而不是一个让你退缩、放弃、和拖延的理由。
6、拖延者的信条我必须要做到完美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为安全。没有什么是我无法做到的。如果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它就根本不值得去做。我必须避开挑战。如果我成功,有人就会受到伤害。如果这一次我做得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做得很好按照别人的规定做事意味着屈服和失去掌控。我不能承受失去任何人或任何事物。如果我展现真实的自己,人们不会喜欢我的总有一个正确答案,我将一直等待直到发现它。
7、羞怯是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害怕和退缩心理有关的气质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羞怯给予关爱,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时候获得安全的心理依靠和爱的支持,那么这些孩子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克服他们的羞怯倾向,更能够热情地涉入到世事中去。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