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是比较常见的家禽,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养殖。鹅肉不仅味道鲜美、口感细嫩,其营养价值更是非常高,脂肪及胆固醇含量更是很低,被更多的食客们所青睐。除了肉用之外,鹅蛋和鹅毛也都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因此养鹅无疑是个效益非常可观的好项目,在日益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们也都纷纷的涉足这个行业。在很多人的眼里,养鹅是比较简单的,然而事实是如果没有掌握全面的养殖技术,仍旧会带来亏损的极大可能性,那么怎样才能把鹅养好,创造出更加可观的养殖效益呢?
01
要想通过养鹅来实现可观的效益,首先就要从鹅苗的品质和成活率来抓起。如果鹅苗的品质不佳,那么在后续的养殖过程当中,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会耗费更大的人力支出,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到最终的养殖效益,当然也不排除亏损的可能性。而如果鹅苗的成活率比较低,那么显而易见是难以获得满意的效益回报的。在实际的养殖过程当中,有不少养殖户就吃了这方面的亏,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是不容得半点马虎的。
鹅苗的品质要想得到更好地保证,那么就要在购进的渠道上把好关,必须要选择正规的孵化基地来引进鹅苗,也只有这样才是最有保障的。目前,在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很多小型的鹅苗孵化场,他们的种蛋都是各家各户收上来的,来源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在农村地区更是少有免疫接种的概念,因此种鹅的品质没有任何保障,那么孵化出来的鹅苗显然是没有相应的抗体保护,这样就容易在后续的养殖过程当中出现各种疾病,比如常见的鹅瘟等,这对于养殖户而言无疑是极大的风险。要知道,一旦出现鹅瘟并且治疗不得当的话,往往会容易使鹅群出现灭顶之灾,让养殖户们血本无归的。

02
再者,不正规的鹅苗孵化作坊卫生管理都很差,这也容易造成孵化过程当中的感染问题,可能养殖户们在购买的时候看不出明显的症状表现来,但是在拉回鹅舍之后养殖的时候,病症可能就会迅速地显露出来,严重时甚至会造成鹅苗大规模的死亡,此时养殖户们也只能干着急而无力回天了。而在正规孵化场引进的鹅苗,才真正的有所保障,他们对于鹅苗的出壳时间都会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控制,因为出壳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到鹅苗的品质。此外,在引进鹅苗的时候,还要注意选择脐环愈合比较良好,腿脚有力,眼神有光泽的鹅苗,这样的品质更佳。
在鹅苗出壳之后,它们需要的是光线充足,且温湿度适宜的生长空间,因此育雏室最好修建在向阳且比较安静的地方。育雏室内必须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地面最好选择水泥地面,这样易于卫生清理工作,也便利清洗消毒,为鹅苗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鹅苗进入育雏室之前,必须要先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扫和消毒,消毒完成后还要打开门窗进行彻底的通风,使其自然干透,完成这些步骤之后,才能将鹅苗放入育雏室内。

03
接下来,养殖户们需要面对的就是饮水开食了。鹅苗在开食之前是需要先进行饮水的,不可直接喂给它们食物,饮水不光可以为鹅苗补充足够的水分,还能有效地促进肠胃蠕动,让胎粪快速的排出体外,从而更好地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需要注意的是,饮水的水温不可过高或者过低,通常二十五度左右的温开水最为适合。
在饮水的过程完成过后,就可以给鹅苗们进行开食了。此时最好选择更易于消化的饲料,因此鹅苗的肠胃功能还处于比较弱的阶段,消化能力尚未完善,如果投喂不易消化的饲料,那么就会给它们的消化系统带来严重的负担,对于健康生长就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同时,可以在饲料当中适量的添加一些微量元素或者是食盐,这样有利于提高鹅苗的体质,在提高抗病力方面也是有着不错的效果。

04
鹅苗的体质比较弱,尤其对于温度是比较敏感的,不论温度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影响到鹅苗们的健康生长,甚至还会造成丧命的风险。刚刚出壳的鹅苗绒毛比较稀少,因此对于体温的调节能力比较弱,这就需要养殖户们细心地为其做好增加温度的措施,提供适宜它们生长的温度条件,通常在经过两三周的时间之后,鹅苗们的绒毛就能够长好,对于体温的控制能力也基本具备,届时就不需要再进行加温的工作了。
鹅苗在出壳之后,会由于各种原因而出现个体的长势不均,体质强弱不同等情况,甚至个体之间还可能会出现较悬殊的差别。面对这种情况,养殖户们需要进行分群饲养,依据它们的具体出壳时间、体质的强弱以及个体的大小等来分群,从而避免那些个体小,体质弱的鸭苗因无法摄入足够的饲料和营养等因素造成的丧生,也能最大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05
在鹅进入到育肥期的时候,养殖户们就需要采取正确的育肥方法来进行育肥,因为这个阶段是它们的快速生长期,也是关系到最终经济效益的关键时期。育肥的方法有多种,舍饲育肥法是比较普遍使用的,养殖户们需要把鹅群集中饲养在光线较暗的鹅舍内,这样增加了饲养的密度,有效地控制了鹅的活动量的同时,很好的达到降低能量消耗,从而达到了增加体重的育肥目的。
在这个时期当中,应当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为主,少量的精饲料为辅,每天至少投喂三次,在晚上最好再增加一次投喂。不过这种育肥方式存在一个弊端,那就是养殖密度增大就容易造成疾病的滋生,因此需要养殖户做好卫生及防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