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不仅可以作为推动飞机飞行的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国家航空事业发展的指标之一。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一个国家航空领域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前日本方进行报道:日本的喷气式发动机,采用的是日本自主研发的XF9-1旋涡发动机,性能已经接近美国研发的发动机,在感叹他国航空进步的同时,中国在航空发动机这一方面却是一个重要的短板,甚至已经对中国的飞机产生了制约的负面影响。

虽然中国自主研发的飞机,在国际上属于先进水平。但是飞机所使用的航空发动机却仍然依赖于进口,即便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太行发动机,也只装备了国产的两架飞机而已。我国在80年代初就已经意识到了本国的发动机短板问题,所以国家决定在80年代中期发展国产推力涡扇发动机,随后,涡扇10发动机问世。

涡扇10发动机的问世,对我国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在被研发出来以后,我国的科技人员对它进行不断地改进,同时对不同的飞机机种装备使用,现在,涡扇10发动机的推力在138kn,它属于第三代发动机,推力在11000-15000公斤左右,属于大推力级发动机。该发动机的研制过程当中,中国学习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改革制度,国家联合多家企业,共同攻关,这一直都是中国制度的优势。
相比战斗机,民航飞机航空发动机的研究难度会更大,既要做到推力大,重量还要轻。同时因为是民航飞机,在注重科技的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的预算。美国的波音公司之所以赫赫有名,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民航发动机达到了理想指标,例如他们所采用的GE9x和湍达XWB,推力可以达到470千牛,而中国的民航发动机,只有长江1000号完成了装配,尚没有投入使用。所以中国交通方面,虽然铁路很发达,但是航空与美国相比,仍然是有不小的差距。

有人说中国的发动机相比80年代刚刚研制的漩涡10发动机强了许多,但是,国际上其他国家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也有不小的进步,甚至比中国的速度还要快。中国研发的第一架漩涡10从开始研制到加入考核用了整整27年的时间,但是美国惠普公司所研制的F135涡扇发动机在这段时间里,一直保持着世界上领先的水平,它的推力从18吨增加到了22吨,可以说在这项技术方面领先了中国20年,F135发动机装机测试是2006年,而这一年中国的大行漩涡10发动机才刚刚定型。不仅仅是研发时间的问题,美国的发动机加工精度和水平也很高,中国的发动机也是比不上的。
不单单是美国,就连我们的邻居俄罗斯,在发动机方面也是领先中国的。俄罗斯目前最先进的军用发动机是117s发动机,推力在14吨以上,甚至我国的部分飞机上也是装配了117s发动机,苏联的该款发动机使用了三维矢量技术,在国际上也颇具竞争力,也是中国的主要进口对象。

虽然我国赫赫有名的歼20战斗机采用了国产发动机,看起来跻身于国际战斗机的前列,也同样开始测量三维矢量技术,但是无论从发动机的推力,还有寿命问题上,都是中国研究者需要突破的地方。总之,在整个国际环境之下,中国的发动机道路明显是任重而道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