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复旦大学步青计划微课堂《陶渊明选读》第3—4讲学生感想

复旦大学步青计划微课堂《陶渊明选读》第3—4讲学生感想

阅读量:3639398 2019-10-21


复旦大学步青计划微课堂
《陶渊明选读》第3—4讲 学生感想
授课教师:陈特
桃源詩淺釋
陶淵明,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田園詩亦影響深遠。他的詩作以及其代表的自然質樸的創新美、自然淡永的抒情美以及意境盎然的形象美吸引著古往今來的大家,對其詩作進行賞析,對其行文進行模仿。
在吸納桃源詩風格的無數文人墨客之中,最出挑的莫過於王維,韓愈,王安石和蘇軾四人。他們對於桃源這一意象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王維提倡的是仙境說,他的藝術再創造主要表現在開拓詩的意境,通過對於桃源中安靜祥和景象詳盡而細膩的描寫,勾勒出了一幅至臻至善的美好仙境。
根據學者考訂,本詩的背景是唐代道教興盛。道教在陶淵明的時代已然十分發達了,道士們已經把桃花源變成自己的資源,他們把桃花源視作為人間淨土,白日飛升後就可以前往此地,再無憂慮,所以唐代已經有關於桃花源的信仰存在了。而王維一生比較順利,他的家族太原王氏是當時很高的門第,王維家族有很強的宗教信仰,他自己也是個居士,因此就比較容易親近仙源說,所以王維寫這首詩也可以理解了。
而韓愈是反佛老的,認為國家應該以儒家來治國,所以他寫桃源詩是對於視桃花源為仙境的人的駁斥,並且相對應的提出了人間說。
王安石仍然是代表人間說的,但他把眼光從桃源轉移到了桃源之外的歷史與政治。他一開頭就從秦朝的宮殿說起,最後說秦朝之後歷代的歷史中人過的都不好。這些議論和王安石的身份脫不開關係,他是個政治家,也是極少數受到皇帝完全信任的臣子,所以他在詩中批判秦是有很強的現實指向的。而蘇軾是在貶謫到海南島後才系統地寫和陶詩。
在對於桃花源的理解上,蘇軾也是人間說的看法。他用“人類學”的方法論證人間說,說南陽、青城山這種地方水質很好,喝了能長壽,桃花源大概就是這種情況,很偏遠、很淳樸,就能長壽。
這四首桃源詩取徑和手法是各有側重的。就主題說來,王維詩是陶淵明詩的異化,韓愈詩是王維詩的異化,而王安石詩則是陶淵明詩的複歸和深化。陶作是寫傳說中被隔絕了的人間景象,王作是寫神仙世界,韓作也寫仙境,但卻同時暗示此境不存在。雖然用意不同,但都對桃源的環境及其中的人物生活作了形象性的描繪,一面有因襲,一面有發展,又補充。而桃源詩就是在古往今來名師大家的熔煉下得以發展和延續。
高一(2)班 朱文煊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