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上方蓝字“青春同济”关注我们
为您带来同济大学最青春的资讯!
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校旨在用艺术的形式彰显与弘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不竭动力的同济榜样力量,真正把“初心”和“使命”融入到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个环节,覆盖到各个方面。
《中流砥柱》大幕即将拉开
请跟随导演走进大戏前夜
了解更多背后的故事
导演
董逸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表演专业教师
同济大学主持人团指导教师
Q1
《中流砥柱》诞生记

Q1
港珠澳大桥的珠海连接线拱北隧道全长2.7公里,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它和校门前的四平路隧道没什么区别,但施工难度上却有质的飞跃。这就是一个科学家伟大的地方。攻坚克难的阶段,都是科学家们带着团队默默付出,甚至献出了生命。我们需要一个途径,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大师背后的故事。
殷夫、周均时、陈从周、阮仪三、汪品先、吴孟超、胡向东,七位从同济走出的大师,都对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国家和同济的发展历史中,都是中流砥柱!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场《中流砥柱》!
Q2

核心内容:丰碑与初心
Q2
「丰碑」是本次剧目的核心,从剧本设计、排演、灯光设计等各个方面,七位大师,将成为舞台上屹立的七座丰碑。
几位人物有很多共性,最令人鼓舞的是他们为国奉献的初心。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来同济人为国为民做出无数突出贡献,同济精神感人济世。
于是丰碑屹立在《中流砥柱》的舞台上!
Q3
什么是“展览式朗诵剧”

Q3
在导演的设计中,七位大师是「屹立在同济历史上的丰碑」。他们像丰碑一样屹立在舞台上,但他们不会像蜡像一样静止,他们会「活」起来,和观众互动,演员们在舞台上再现大师们最感人的场景。最终他们又会回到最初「丰碑」的位置。从「屹立不动」到「活起来」,再从「活起来」又回到他们「丰碑」的位置,中流砥柱立意毕现!
本次剧目,舞台将会延伸进观众席中,在空间错落中,让演员能走进观众,而不是空洞的高高在上的形象。他们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们,他们的学生可能我们的老师、辅导员,同济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大师的精神要敬仰,但大师就在我们身边!


Q4

在筹备过程遇到最难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Q4
筹备的过程是艰难的,最难的是对大师生平资料的收集、查证、剧本改编过程。但是,在人文学院、校史馆、档案馆的帮助下,导演组经过重重学习、研究、整理、求证,最终克服艰难,得到了较为详实的大师生平资料。
艰难不会阻挡,只为更好的呈现!

Q5
如何加深学生演员们对大师们心路历程的感悟?

Q5
所有参与的同学在排练过程中,认真钻研人物角色的内涵,体会大师们奋斗不懈的生平经历,逐渐加深对角色心路历程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遇到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个角色演的更好,如何更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这些原型人物。但对于这些原型人物身上的所代表的品质他们都认为是值得他们学习的,学生们每天都在钻研,特别是咱们主持人团的、非专业的同学,他们有很多都是来自于理工科,包括数学、电信,也有法律、人文、艺传的同学。其实排练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反过来,他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去排练,也证明着他们从“中流砥柱”身上学到了些什么。」


Q6

七位大师中,
您最钦佩的是哪一位呢?
Q6
全部。每一位大师的身上都有不同的闪光点,不忘初心、拼搏进取是他们共同的闪光点,每一个人都让我肃然起敬。

学生感想
滕菲 18级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
非常有幸可以参演这次中流砥柱的演出,对于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演出,更是一次致敬,致敬那些曾经为了中国发展无私奉献,甚至牺牲生命的同济的英雄!这样的精神应该同济学子记住。同时也一样这次演出能够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
王子硕 16级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
我饰演的角色是阮仪三,从最初对同济英雄人物的憧憬让我结识了这部朗诵剧,到现在通过修改剧本,学习事迹让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他作为古城守望者真正的内涵。古建筑留下的不仅是过去,更是对沉甸甸的历史的回望。保护文化遗产,守卫历史古城,他作为同济的中流砥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是让我收获丰富。
任清源 16级数学科学学院数理金融
我在剧中出演胡向东一角,他是无私奉献的老师,更是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战士。他坚守一线,勤勤恳恳,他置身教育不忘初心,他把自己的一身奉献给国家,更是让我对于无私有了新的认识
大戏帷幕已开
中流砥柱敬请期待!
演出时间
2019年10月22日
18:30
演出地点
嘉定校区济人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