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铁证如山不行,招供认罪还不行?这样的结果我接受不了

铁证如山不行,招供认罪还不行?这样的结果我接受不了

阅读量:3748395 2019-10-24


最近“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剧越来越精彩了。前不久巴塞君推的《难以置信》,就是基于播客"This American Life",2016年的一期节目记录的一个真实事件。那期的名字叫《解剖疑惑》。剧火了之后,播客近期还重播了一次。

每当看到这类影视剧,尤其是聚焦犯罪的作品,强烈的代入感都放大了作品本身的惊悚。

《杀人回忆》剧照: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
摇晃的镜头、肃杀的色调、扼要的对白,
再联想到作品的真实性,观众们仿佛就成了案件的旁观者。

《梨泰院杀人事件》剧照:电影的上映引发轰动,最终导致真实案件重审
今天,巴塞君再聊一部这类电影,带各位“旁观“一起连环杀人案。
《坦白》

1
英国,威尔特郡。
一位名叫希恩的22岁女孩失踪了。

焦灼的家人们在寻觅无果之后只能求助于警方,以失踪立案。

高级警司富尔彻是失踪案的负责人。

冷静、敏锐、克制,富尔彻兼备干探的一切特质。
随着他的抽丝剥茧,案子很快有了突破。

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发现,女孩的身影最后出现在了一个酒吧的门口,而这里距她的住所只有八百多米。
就在这咫尺之间,女孩下落不明。

富尔彻和下属随后又通过信号定位找到了希恩手机的位置——20公里以外的城郊森林。
一丝危险、不安的气息弥漫开来,
很多人相信,希恩遇难了。

不过富尔彻没有放弃。
他身上最为之称道的并非他的办案能力,而是他始终不放弃受害者生还的希望,一切侦破工作都以希恩依然能生还为前提而进行着。

通过调查富尔彻发现,希恩在失踪前上了一辆出租车。
出租司机名叫哈利维尔,有着重大的作案嫌疑。

为了失踪女孩的一线生机,富尔彻并没有立即执行抓捕。
他命令手下按兵不动,暗中继续监视哈利维尔。
富尔彻希望后者能够带向失踪的女孩,或许她正被囚禁在某处的密室之中。

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警方发现哈利维尔在偷偷购买安眠药,有自杀倾向。
为了防止失去线索,他们最终不得不紧急逮捕了嫌疑人。

                            2
在控制住嫌疑人后,富尔彻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了审讯,希望从哈利维尔口中找到希恩的下落。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他没有把哈利维尔带回警局审讯,而是将他带到了希恩失踪的森林。

他的审讯方式奏效了!嫌疑人哈利维尔的心防被攻破,交代了希恩的下落。
可不幸的是,希恩已经死去多时。
女孩的死因,是后脑被插入了致命的一刀。

而就在所有人都在为希恩的遭遇感到痛惜时,嫌疑人哈利维尔再次语出惊人。
他承认多年前还杀害了一个女孩,而且愿意现在指认藏尸地。

富尔彻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凶手很可能是一位专门捕杀女孩的连环杀人魔。
 
为了尽快破案,富尔彻仍然没有将哈利维尔带回警局,而是按着嫌疑人的指示,找到了一堆皑皑白骨。

通过DNA比对,遇害者的名字叫做贝蒂。
贝蒂死于2003年,她的头颅已经消失不见,不排除是丧心病狂的哈利维尔当年对其进行了斩首。

一连破获两起大案,原本是好事。
可让富尔彻怎么也想不到的是,此时自己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当嫌疑人哈利维尔向他透露第二宗杀人案时,富力彻作为警方负责人应该将嫌疑人带回警局并宣告其权力。否则其证词很有可能失效。

果然,事态开始朝向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嫌疑人哈利维尔按着律师的建议,回到警局后面对所有的提问,都以一句“无可奉告”作答。

不仅如此,哈利维尔还当庭翻供。
他不仅不承认自己是“白骨案”的凶手,还声称探长富尔彻在紧急审讯时对自己进行了逼供。

至此,案件的发展已然不受控制。
白骨案缺乏实证;

嫌疑人当庭喊冤;

富尔彻陷入风波。

面对警方暴力执法,忽视嫌疑人人权的舆论压力,
法院宣布富力彻针对“白骨案”提供的证词无效,哈利维尔仅仅因为承认误杀希恩被判处30年有期徒刑。
因为当庭认罪,还被予以减刑5年。

                            3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哈利维尔至少杀害了两名年轻的女性,可是他却逃过了其中一起案件的法律制裁。

而警局迫于外界压力,更是将破案功臣富尔彻以“严重失职”为由打入冷宫。
不仅如此,“白骨案”遇害者的家属甚至认为,富尔彻比逃脱制裁的哈利维尔更可恨。

或许这一次,
正义真的缺席了。

《坦白》,豆瓣评分8.7。
“华生”马丁-弗瑞曼首离开福尔摩斯单飞办案,巴塞君真心觉得,这评分给低了。

写实的镜头视角,完美的叙事节奏,让这个看着不那么起眼的故事紧紧的抓着观众的心。
虽然聚焦于连环杀人案,可是贯穿全剧没有一个血腥或者暴力的镜头。

但是,那种层次递进的绝望升级,却将每一个观众都拉入冰窟。
这种绝望即来自于遇害女孩与其遗属们的遭遇,也来自法律、正义在面对嚣张凶手时的无力感。

在常人的认知下,
一位犯罪嫌疑人坦白了自己的行凶事实,甚至找到了当年抛弃的尸骨。
如此铁证,怎么可能会被一句“无可奉告”推翻呢?

可在真实世界里,这样的事真切的发生了。

程序正义,能保证法制,缺不能保证每个受害人都能获得公平。这就是充满戏剧感的现实世界。

对于富尔彻来说,如果当时他选择“恪尽职守”,依规办事,等来的可能就是“无可奉告”。
那么或许一位女孩将失去生命,亦或是永远下落成谜。她的家人亲友也将永远因“真相不明”而终生受困。

别忘了,此剧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查阅有关资料,片中所有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都是真实还原的,包括女孩遇难以及后续庭审的时间线,都与真实事件分毫不差。

难以想象,面对逃脱法律制裁的凶手时,蒙冤的富尔彻警长、白骨案遇害者的母亲当时是如何的痛彻心扉。

法律到底如何才能公正?

近期与《坦白》同期上映,还有另一部大火的英剧名叫《真相捕捉》,巴塞君前不久也推过。

在剧中,英美反恐组织沆瀣一气,通过篡改监控视频的内容,将恐怖分子治罪。
以他们的观点来说:法律没办法惩奸除恶,他们只能捏造证据“帮助”法律治恶人于死地。

《真相捕捉》剧照
你有没有发现《坦白》和《真相捕捉》恰好站在对立面上。
《坦白》中杀人凶手利用了“法律漏洞”,逃脱了制裁。

《真相捕捉》中的反恐人士堵住了“法律漏洞”,却凌驾于法律之上。

无论《坦白》中“僵化的法制”,还是《真相》中“灵活的人制”,这两种情形都是让富有良知的人们所无法接受的。

可如何在法制与人制之间找到平衡,让每一次裁决都公允端正。
就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影片的结尾,
迟到的正义还是来了。
多年以后,杀人凶手哈利维尔最终还是因为“白骨案”被改判为无期徒刑且永远不得保释。

然而,富力彻警长还是赔上了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
而且他相信,这个杀人狂魔犯下的罪行绝对不止这两起,可是事件的真相可能永远都被掩埋了起来。

影片中富尔彻的真实原型
完美的公平正义,在现实中可能真的并不存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Moviebase

推 荐 阅 读


点击右下角「?在看」表白巴塞君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