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李逵的人物分析

李逵的人物分析

阅读量:3748408 2019-10-24



李逵的性格特点
焉家祎
 
金圣叹评论李逵为“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其实早在看到这句评论以前,我便已有了与之相同的观点。
李逵的“天真烂漫”,首先体现在他的“真”上。还记得他与宋江,戴宗二人游玩的那几天,他曾两次出手打人。第一次是在赌场中,他赌输了宋江刚刚借他的钱,打了那个赢家。文中已交代,他赌瘾很大,且从来赌直,愿赌服输,输钱对他来说应该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可为什么这一次一改平常?这正是因为在文中李逵自己的交代:“我这银子是别人的”。自己的钱,输多少都不会急眼,而宋江哥哥的钱,哪怕只有十两,也要动手夺回来;
第二次,宋江没有鲜鱼可吃,他便与鱼商和浪里白条发生了激烈冲突。在此之前,戴宗与宋江曾抱怨腌鱼没有鲜鱼好吃,省了许多鱼肉在盘子里,李逵不仅把自己的一份吃得精光,还替宋江与戴宗都打扫了盘子,可见他对腌鱼并没有多大的意见,自己能不能吃得上鲜鱼,他并不那么在乎。可为什么他还和浪里白条大打了一架?这正是因为想吃鲜鱼的人不是自己,而是宋江哥哥。为了自己,鲜鱼吃不吃都行,而为了宋江,就算跟人打架也要把活鱼夺来。
不要忘了,此时宋江与李逵才刚刚结识,仅仅作为初识的朋友,李逵就愿意为宋江献上真心,可见他的性格中便带有着这样的一种真诚。
后来,梁山泊好汉劫法场时,李逵并未入伙,孤身一人,两把大斧,杀得满身是血,误伤了百姓也毫不在乎,晁盖评论他为“出力最多,又不怕刀斧箭矢”,如此豁出性命,如此杀红双眼,就是为了解救宋江,他对宋江的真诚真的是不言自明了。
处理朋友关系时的天真烂漫,便是“真”,而处理自己与父母之间关系时的天真烂漫,便是“孝”了。
李逵的“孝”,不同于宋江,很少表现出来,却总会被我在字里行间细细微微地觉察出来。为了顺利地、趁早地接娘上山,不再被任何事情所干扰、延误,他戒了诸多自己的恶习,不再喝酒招事;路上碰见了假扮冒充自己、拦路劫道的李鬼,本已经想要杀了他,却听说李鬼母亲年迈无人赡养,为了遵循孝道,他放了李鬼,招致了后面诸多祸事;为了替母亲报仇,他利用了体内积攒的所有仇恨与怒火,加上常人不及的体格,把山上的四只老虎全部杀死,可见他那仇恨是有多么地剧烈,更反映出他平时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地真切。
他的“天真烂漫”,还反映在他言行的“呆傻”之中,这种“呆傻”,更像一种“萌”。在平常的言语中,他既不自称大名李逵,也不叫自己令人丧胆的外号黑旋风,而选择了一个最凸显自己憨傻特点的名字——铁牛。铁牛二字,也常常替代了他话语中的“我”字,“铁牛来家了!”“偏铁牛是土掘坑里钻出来的”,这就像一个小孩,口口声声地叫着自己的小名,对身边的朋友都叫着哥哥,(“宋哥哥”)仿佛是在凸显自己的可爱,让人不觉可笑又喜爱。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认为我在水浒中最喜欢的人是鲁智深、林冲、宋江……直至读了李逵,我才发现我最喜欢的人物原来是他。也许,这个观点会在不久的未来被改变,可是,我认为在水浒这个充满计策、心机的世界里,更是在现实的世界里,都需要有像李逵一样“天真烂漫”的人存在。
 

天真的莽撞之人—李逵
忠义的“权诈”之人—宋江
刘宇瑄
    
在李逵出现之前,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的性格明显分成两派:一派是鲁智深和武松,武功过人,仗义助人不计得失;一派是宋江和林冲,相对来说比较圆滑世故,精明睿智。李逵这个性格鲜明的人的出现让读者眼前一亮,也给整个故事添加了些许欢乐的情绪。
众人评价李逵为“莽撞之人”,而金圣叹却评价他为“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李逵刚刚出现时,我和众人们的想法是一样的,甚至觉得这个人有些不可理喻或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他和宋江、戴宗吃饭时,酒保说这里没有牛肉只有羊肉,李逵听罢竟把鱼汁泼向了无辜的酒保,还指着他大骂,这时脑补一下可怜酒保的心理,一定觉得李逵不可理喻。他和张顺一起吃饭时,有个妙龄女子来给他们唱戏,李逵他们聊的正欢,突然被打断,于是他就怒气冲冲的上去把那女子打昏了,差一点就是一条人命啊!
每每李逵出场,他处事的方式和犯下的过错,连我都替他担忧,替他尴尬。
可是看着看着,我对李逵的看法慢慢改变了,我越来越能体会到李逵身上稚气未褪的天真烂漫,像个单纯的小孩子一般活在大人的世界里。在他眼中世界是黑白分明的,是分好人坏人的,看到李逵就像看到小时候的自己,还未被磨平棱角,天真善良的自己。
李逵或许可以被称为上上人吧,在天真烂漫的同时,还做到了大丈夫最高的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李逵第一次出现是戴宗把他介绍给了宋江,宋江听说李逵想把他的银子赎回来,二话不说,没有怀疑,立即把手边的十两银子给了李逵,天真烂漫的李逵看了感激不尽,十两银子可算是大钱了,根据后面对李逵母亲和她家里的描写,能看出他们家顶多算是一个中下层阶级,肯定没能见过十两的大银子。在古代那个乱世,有很多穷苦人家都是可以为了钱而不择手段的,如果换了旁人拿到这十两银子,说不定就会带着银子跑路了。
而李逵却没有,他拿着银子去了赌场,但他可不是有了钱去肆意挥霍的,他是想用这十两银子做本钱,赢一些钱还给宋公明。他是心地善良的,可是事却没办成,他立马像个没吃到糖的小孩子一样大发雷霆,“便就地掳了银子,又抢了别人赌来的十两银子,兜在布衫兜里。”
身为一个穷苦人,他没有带着钱逃走,也没有挥霍一空,而是一直想着宋公明对他的好,想把欠下的账还了——可谓是“富贵不能淫”。
李逵和宋江吃饭时,宋江想吃鱼,李逵就自告奋勇去讨鱼,到了人家的船上,二话没说就开始从人家的篮子里捉鱼,人家当然不高兴了,谁愿意自己辛辛苦苦抓来的鱼被抢光了?张顺出来跟李逵打了一架,把李逵淹水里,呛得半死。
整个过程中,不管大家怎样用武力威胁李逵,李逵始终像个固执的小孩子一样坚定着自己的目标——给宋江抓鱼。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始终不放弃——可谓“威武不能屈”。
天真烂漫,单纯善良,小孩子气的李逵,不免有些莽撞,可是他却是这一百零八将中最可爱的、最无心机的,他的出现让大家相信了世界上还有一方净土,就像一泓清泉流进了人们心中。
我认同金圣叹对于李逵的评价,可是完全反对他对宋江的评价,宋江绝不可能是权诈的,也不可能“只有银子出色”,对于宋江的分析在随笔里已经写过,这里就不过多列举宋江的事件了。
如果宋江是权诈的,他就不会冒死通报晁盖,让晁盖赶快逃跑;如果宋江是权诈的,他也绝不会在自己已经落草为寇,犯下了罪的情况下冒死去接他的父亲;如果宋江是权诈的,他就不会在不认识李逵的情况下给他十两银子。
如果你反驳我说,“宋江冒死救晁盖,给李逵银子,是以后让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为自己上刀山下火海,这难道不是‘权诈’吗?”可是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难道不应该团结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吗?如果不这样,你的下属会是一盘散沙,无法团结,更没有凝聚力,你所说的“权诈”恰恰是宋江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原因。
 

《水浒传》之李逵形象分析
贾筱雨
 
李逵,在我们的印象里是一个莽撞的人,遭到众人的厌恶,然而金圣叹却认为他天真率直,心地单纯,“一片天真浪漫到底”,并且用《孟子》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形容他,相当于一个大丈夫了。我完全同意金圣叹的观点。
第三十八回,他出场了。那时他好酒好赌,借钱就赌,酒性不好,武艺高强,并且爱使两把板斧。他赌输又来借钱。(P326)宋江评论他“忠实汉子”,可见他心地单纯并无二心,心粗胆大,好打强。他的忠诚在这一回里还有体现。(P327)他说:“我这银子是别人的”,可见他的天真,坦率,无心机。
(P328-329)写了他吃鱼的瞬间。他像小孩子一样天真,同时还有一丝幼稚的气息。“伸手去宋江碗里捞将过来吃了,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好像连个小孩子都不如,真是心地单纯,“一片天真浪漫到底”。
P330,他为了吃到一条鱼,便和商客开始计较,甚至直接放鱼,打商客。他好打,在水里与人打斗,吃亏了也不认输。他这种只为维护自己权益的打斗,又是他天真的一面
P333,李逵的天真还表现在上来就打。他只要不痛快就开始发泄,将女子“轻轻一点”便倒了,又让宋江赔了许多银两。
P344,写了李逵服侍宋江的瞬间,说什么做什么。P355,他再次出场。这次他是来救宋江。他不像吴用等人运用计谋,而是直接攻击,乱杀人。这些都反映出了他的率真、胡来和对朋友的真诚,不忘恩,并且嫉恶如仇,恨官府的人。堪称“绿林好汉”。
在四十三回,写道李逵回家找他老娘,他说“我的娘由她在村里受苦”,可见他心之急切,并且他直接背上老娘就走。为她找水,也是费尽了心思。在他娘被吃后,他还为她报仇。可见他的孝顺和天真无邪的待人真情。
他彷佛的确是一个莽撞的人。但他同时更是一个天真率直,心地单纯的人。并且“一片天真浪漫到底”,充分体现了他的大丈夫气概。他是一位真正的上上等人,是大丈夫中的佼佼者,更是梁山泊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论李逵
吴泓谕
 
世人都说李逵是“莽撞人”,金圣叹却认为他“一片天真烂漫到底”。在我看来,二者合二为一才是对李逵最中肯的评价。
李逵刚一出场,就“在楼下作闹”“打得他家粉碎”。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只是拿钱去赌。赌博不赢则兜上银子夺门就走。戴宗也向宋江介绍他:因打死了人,逃走出来。
想吃鱼,他就去抢;想安静,他就打倒卖唱女娘;想救人,他就不分官兵百姓一通乱杀。
他说话肆无忌惮,要杀到东京,让晁盖、宋江当皇帝。在当时社会,有谋权篡位之心者不仅会失去性命,还会牵连家人,他却随口就说。接母亲上梁山时,他留母亲独自在荒山野岭之中,自己下山找水。丝毫没有考虑到山上有虎,导致母亲被吃,死无全尸的悲剧。
综上所述,莽撞的确是李逵的一大缺点。但是,一旦你得到了李逵的拥护、爱戴,他的天真烂漫一定会令你为之动容。
宋江的声誉、行动使他得到了李逵的崇敬。李逵抢鱼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宋江的天真浪漫。只要朋友需要,他可以毫无保留地去帮助,不计个人得失。就算是再平常不过的要求——吃鱼,他也要全力以赴去实现。
在宋江遭遇牢狱之灾时,他更是为服侍宋江戒了酒,早晚寸步不离。宋江将行刑前,他不知晁盖等人会来相助,仍毅然来劫法场,“第一个出力,杀人最多。”以一人对抗一支军队,他或许并没有做过多思考。只因宋江是他的朋友,他就冒天大危险来救。
李逵与母亲的感情也十分深厚。公孙胜回家看望母亲后,李逵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母亲生活不易,他就像个孩子,“就关下放声大哭起来”。他一旦起了这个念头,就又哭又喊,直到宋江同意。
李逵虽然杀人不眨眼,但听李鬼说还要赡养老母后竟天真地相信了他,还“与他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作为被悬赏的重犯,他竟敢在人群中看榜,还向猎户炫耀自己的打虎功劳,“把盏作庆”,结果走漏了风声,被灌醉抓住。可见李逵毫无心计的率真性格。
在我看来,李逵兼具莽撞与天真,这二者本质上是同源的。他的心智一定程度上还像个孩子,分不清善恶,更无法扬恶抑善。却拥有了与心智不相符的强大武力,没人能替他抑制“恶”的行为。他作恶时,人们叹他莽撞;他行善时,人们赞他天真。
因此,他的性格可以用一个“真”字概括——此“真”非彼“真”,不是褒义的天真,但也不是莽撞。他不过是永远顺应自己的心意罢了。

天真还是莽撞
张智赫
李逵——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是一位在梁山聚义中活到较后的人。他给大家表现出的性格无非就是莽撞和天真两种,所以到底是天真引起的莽撞,还是因莽撞所以被说成天真,依我看来,前者似乎更切实际。他其实比较天真有趣。在去找他母亲的路上,遇到一只小白兔,他就认为有意思,追着兔子跑了一路,可见他的童真。之后遇到冒充他的李鬼,听他一说是为了家中老母出来骗钱,李逵就放下杀心,放他走了。这显出他容易听信他人的话,这也是他的天真。许多人认为后来他把李鬼杀了,还烧了人家的家,这是他的莽撞,但其实并不尽然,这是他的性格太过直率引起的事情,还是他的天真。他的天真在于他做事不经脑子,以为所有问题都能暴力去解决。比如,之前因为买不到鱼,与浪里白条张顺大打出手。如若不是宋江与戴宗来劝,他定会与张顺打到你死我活。不仅是这里,去沂岭接母亦是如此。明知小路僻静有危险,而且天色已晚,他母亲又双眼不明,他还敢丢下她一个人去找水。再说他打虎这事,为娘报仇。但是人家四只虎,因为他打赢了,我们认为他英勇无敌;要是输了,那就是痛失前足、性命难保。后来被猎户看见一身血,不找个理由赶紧跑,非要去邀功,一去就被麻翻了,如若朱贵二人不去救他,他一觉醒来就站在奈何桥上了。他的天真还体现在他的性格直率。小时候就因误杀人逃亡江湖,之后是各种杀人,与梁山好汉劫法场,更是不论军官百姓,搞得尸行遍野。在曹府被朱贵等人救后,还要把李云等人赶尽杀绝,看出他直爽的性格,也颇显他的天真。总而言之,李逵的天真助他也害他,帮助他不去想天下大事,不想算计小事,活的很久,但也害他不知道丢了几条命。这就是黑旋风李逵——天真莽夫。

李逵的特点
王世源
 
水浒传中,出场人物不计其数,他们好坏分明,却唯独有一个人褒贬不一,这个人就是李逵。
李逵的绰号是黑旋风,“黑”自然是对他面貌肤色的一个描写,而“旋风”二字一是说他办事前不会瞻前顾后、周密考虑,二是说他想办的事会果断进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在做事上,他表现得十分豪爽,不计后果,第三十八回中,李逵是首次登场,在第一次见到宋江的时候,李逵却是再三询问,得知结果后他更是直呼黑宋江,完全都不给宋江面子,与那些见到宋江后,就纳头便拜,称他叫宋公明哥哥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真正突出了李逵的坦率与不习惯溜须拍马的性格。随后借钱去赌,想着赢些本钱后让宋江对自己有些好感,但最终却赌输了,无奈之下便与人厮打,硬要拿回本钱,被宋江叫住。在浔阳楼吃酒,见宋江要喝鲜鱼汤,他便风风火火得下楼买鱼,渔人不卖,却又要打人,此处表现出他性格中的急躁。
四十回中,李逵冒生命危险去劫法场,但李逵在监狱里只是一个狱卒,而他做出了这种事情,这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宋江对他的诚意,对待需要帮助的朋友,他可谓是两肋插刀,毫不顾及自己。
李逵做事不计后果,胆大包天,愿为朋友两肋插刀,有人觉得这是鲁莽的表现,在做人上,是不分善恶而为朋友做事的表现,我觉得不是。第七十一回里,李逵听说宋江强抢民女而愤怒至极,他竟直奔忠义堂,砍倒了杏黄旗,书中描绘他“已是气的说不出话来”。由此可见李逵对朋友的衷心并不是毫无条件的(第五十回中他得知宋江收了扈三娘,便说其要结亲,也是不是无条件忠于朋友的表现)。
因此,我认为李逵豪爽、痛快、敢于做事,为人率真、善恶分明,令人赞赏,但处事上又显鲁莽,草菅人命令人惊恐。

李  逵
汤昊旸
 
李逵是水浒传里被江湖人称为“黑旋风李逵”的杀人魔王。天不怕地不怕的他,从小就杀了人,逃离在外,闯荡江湖。然而这么凶狠的人物却被金圣叹评为“一片天真烂漫到底”。难道李逵凶狠的外表只是一副面具?
其实李逵的童心还是很容易看出来的,只是人们被他凶恶的那面所干扰,忽略了另一面。
李逵爱耍小聪明,刚出场时,为了想要请宋江喝酒,先借了宋江十两银子,然后拿这十两银子去赌钱,再赚一笔大钱。这样既能还了宋江的十两银子又能请宋江喝酒。
李逵也有儿童般的无拘无束。在赌输了本钱后,他耍赖,不但不给钱还抢了赢的人的钱,一路打出了赌坊,直到被宋江和戴宗叫住才停。在饭店里,当宋江他们想吃活鱼,但船主还没来,吃不了活鱼时,李逵丝毫不管,上来就去抢鱼,打人,还放走了两三艘船上的活鱼。
李逵像儿童一样,头脑简单。如果事不是他想的那样来的话,最终解决方案只有一个:简单粗暴但很有效的“打”。当赌输了钱时,李逵打倒了其他赌客,看门人和店小二。买活鱼时,卖鱼人不卖他鱼,他上来就抢,打走许多渔夫。当船主人来时,李逵连着把他也一起打了。
李逵还有儿童的好胜心。当张顺在船上叫骂引他上船时,李逵明知道是计,还继续往船上跑,结果喝了许多江水,差点被张顺淹死。事后一起喝酒时,李逵还是不想认输,邀请张顺以后再打一场,看谁武功高。
虽然李逵有许多幼稚的想法,但他像其他英雄一样重义气,勇敢。他敢一个人去抢法场上的罪犯,一人面对数千官兵而不惧,仍然冲在前面。而这些都是为了救自己的大哥宋江。当他单枪匹马去抢宋江时,只有救宋江的想法,而没有活着出去这一自保的想法。他的义气不亚于任何一位水浒英雄。
李逵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心无杂念。这一点他比较像鲁智深。想睡就睡,想吃就吃,想干啥就干啥。但他没有鲁智深那么精细,他就像一个顽皮的野孩子一样,经常耍些小聪明,干些愚蠢的事,但他从不分心动摇,所以被金圣叹赞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我眼里,李逵就像是一个拥有强大的身,却被一个用儿童的心控制的人。因此当他控制不好或发情绪时,就显得很凶狠,但他干出的那些错事和耍的那些小聪明,又可以看出他的幼稚可爱。在他凶狠的外表之下,内心有一个顽皮的孩子。

本期编辑:源源妈妈
感谢您对“庞老师的家校沙龙”的关注和支持!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