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互联网诞生50周年,而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已走到第6个年头。10月23号,为期三天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落下帷幕。与往届大会相比,今年的大会少了互联网大佬们“饭局”的含沙射影。各位大咖纷纷将目光锁定了人工智能——这个打开未来科技产业版图的钥匙。以后人工智能会成为乌镇互联网饭局中的主菜。
在如今的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手握芯片、算法等核心底层技术,旷世、寒武纪等国内AI独角兽在医疗、制造、金融、安防等细分领域攻城略地。原来在数字经济时代翻云覆雨的互联网大佬则手持数据和生态两根大棒,正在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拥泵主力。

大咖论道AI
李彦宏:智能经济将成为拉动全球经济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

李彦宏认为AI将给经济带来三大影响,分别是:智能终端远不止于手机,各类智能设备会无处不在,人机交互将更加自然;AI芯片、云服务、深度学习框架、通用AI算法等将成为新的基础设施;各行业将快速智能化,AI经济会催生出更多的新业态。
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推进和落实,李彦宏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就是要关注安全和效率。第二,是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三,是充分利用开源和开放平台。
而针对AI威胁人类论,李彦宏则表示,“AI不仅不会毁灭人类,还会让人类‘永生’,因为人类所有的行为、思想、情感等都会被存储下来,并被技术还原,甚至还能跨越时空与后世对话。”
丁磊:做AI要舍得投入
“现在对教育、医疗、制造业和农业等硬核领域敢做投入的公司,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丁磊认为,“中国将全面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上游技术、全球化和信息消费升级将是未来发展最好的领域,而AI等技术型的公司则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与各行各业进行大跨度的融合。”
杨元庆:数据智能正在驱动产业变革
“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由数据智能驱动产业变革的智能化时代,传统金融、教育、交通等行业正在发生颠覆性改变。”
作为互联网公司,杨元庆认为AI对于联想而言既是机遇也是责任,“除了发展互联网外,‘智能+’也将为传统产业提供赋能。”
傅盛:AI是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对于当前的猎豹而言,AI是它弯道超车的机会,在傅盛看来,“面对AI,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AI也是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当然,AI不是简单数学模型或算法、数据的比拼,它是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的变革,“谁能在当前复杂的环境下掌握知识体系和组织体系,谁就更具市场竞争力。”
Y Combinator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陆奇:数据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产能
在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和数字化的进程会更快,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更大,开放合作的重要性会更高。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用感知获得数据,从数据中抽取知识,用知识来解决任务创造价值。
人工智能体系因此将越来越基于传感器和传动器,这样物理世界和人类社会将被全面的数字化。任何行业都将数字化转型,信息工业自身将被重构,从芯片,系统软件,到应用。近期重点在商业化的落地,我们需要更深地下沉到每一个垂直行业,把场景做全,并建立起行业平台。人工智能的长期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核心技术,不断探索建立新一代的跨行业的横向平台。
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是数据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产能,正如软件开发是上一时代的核心产能。但是历史上,开源软件和开源社区,通过开放合作为信息工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今天以数据和机器学习为核心的时代,我们需要共同努力探索,建立新一代像开源软件一样的机制,不但能保护好数据隐私和数据的价值,同时能提供更强的合作机制。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大家一起在政策、基础建设、科研、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上作更多的探索和努力。
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是孤立的
“以深度学习为核心基础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具备很强的通用性,呈现出标准化、自动化和模块化特征,进入工业大生产阶段。”
在10月22日举办的5G论坛中,王海峰谈到5G为AI带来的新机遇:“AI和5G是相互赋能的关系,AI会让5G变得更加智能,更有用武之地,而5G更快速度、更大带宽的特点,也将让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他认为,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是孤立的,需要基于大数据,需要庞大的模型和很大的计算量,5G可以使云到边缘、到端的连接更近、更紧密,AI将更顺畅、更广泛的落地,AI与5G“双剑合璧”可以优化现有应用、催生更多可能性,推进智能化进程,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新起之秀关注底层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会评选的15项代表性领先科技成果中,除了华为、阿里、腾讯、百度等本土互联网巨头,思元270(寒武纪)、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旷视科技)都是人工智能领域不可忽视的科技企业新起之秀。
思元270(寒武纪)
思元270芯片于今年6月推出,它采用全新寒武纪MLUV02架构,可支持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以及传统机器学习等高度多样化的人工智能应用。

据介绍,寒武纪思元270芯片处理非稀疏深度学习模型理论峰值性能提升至上一代MLU100的4倍,理论峰值达到每秒128万亿次人工智能基本运算(INT8),支持多种运算精度,包括INT4、INT8、INT16、INT32等,同时兼容INT4和INT16运算,其中INT4理论峰值达每秒256万亿次,INT16理论峰值达每秒64万亿次。
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旷视科技)

Brain++是由旷视自主研发的端到端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具备大规模算法研发能力。其核心的深度学习框架具备独特的训练和推理一体化技术架构,同时集成了行业领先的自动机器学习(AutoML)技术,可实现算法训练和模型部署的高效流程化,和深度神经网络模型设计自动化,在减少人员参与而不牺牲训练质量的条件下,大幅提高算法生产效率。
针对框架、算力和数据三个核心要素,旷视Brain++在总体架构上分为三部分,包括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深度学习云计算平台MegCompute、以及数据管理平台MegData。
文字丨科Way
美编丨小小粉刷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