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转自本人微博,原创内容,转载请声明
![]()
老学姐又来写干货了……
“是不是闲得慌?”——“还真不是!”已然深夜,不知一篇写完,又会长几颗痘痘?……
从没想过再写考研经验相关内容,但是一进入9月,大家又开始慌了,私信又开始炸了。学弟学妹们谈到最多的就是“百科该如何复习?”我寻思着写一篇文章,能少回复一些重复的提问也是挺好的。
好了,不废话,下面我将以备考北语MTI为例,谈谈如何复习《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不管你读到这篇的时候点头频率有多高,都不建议照搬,请思考后选用。
名词解释我知道你们都想问“参考书”,如果是考北语,我觉得任何一本都可以,翻看一遍之后自己总结最重要。如果实在不知道看哪本,就去翻我置顶微博。
一个伟大的人曾经说过:“真题就是一张网,你要做的就是把网织密了!”

怕大家有密集恐惧症所以选了张稀疏的网~你们可要织密了啊~~
许多人对《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一科的词条题有很大的误解,认为“什么都会考”,所以这类人往往“不知道从哪下手”。自己先把自己吓住了对不对?
拿北语来说吧,看过我分享的MTI历年真题回忆版(感谢琪琪、柠檬苏打)(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1BmUVu 密码:61wf)的同学都知道,北语百科词条一直爱考时政热词、新词。16年考了习近平、联合国气候大会、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17年考了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特朗普、英国脱欧等等。北语还爱考一两个文化专有项,比如16年的司马迁,17年的二十四节气。此外,还会有几个科技新焦点或者新进展相关名词,比如16年的新能源车、可吸入颗粒物、减排……
我当年(16年)备考的时候拿了一张A4白纸,把10年至15年的名词解释真题整整齐齐(我自己觉得)竖排写下来。

掌握方法,自己动手。
然后,我用不同颜色荧光笔去圈出这些词条所属领域,如果是时事热点,我甚至会在旁边写上事件发生的月份。你也这样试试,用电子档也行,殊途同归。相信你不会再觉得考试范围“那么大”。
动动脑子,否则打印再多资料也是白搭!
用上述方法明确了大致范围, 摘取重点复习的词条,一个一个去查。我当时是整理在一个小本本上面,其他科目复习累了,就拿出来翻一翻读一读,记住关键词,串一串就行。别死记硬背,光政治还不够你背? 有学弟看过我考研笔记,问我如何押中了当年要考的那么多词条?其实答案很简单,网织得很密。

北语16年百科名词解释真题
北语考时事,16年热词“一带一路”衍生物——丝绸之路肯定要复习到;热词“特别提款权”衍生物——货币篮子、储备货币……
北语考文化,世界名都“巴黎”是我复习的诸多城市之一,历史人物“司马迁”是我小本本上面的一个名词,“汉朝”是衍生名词~
北语考科技,“新能源车”、“节能减排”等等肯定都在复习之列……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又开始担心复习不到位?不要老是给自己这种心理暗示。真的没有多少。而且一些非常日常的词条只需要再读读看看就够,毕竟,写个两三行就行。记住了,一个名词2分!2分!
当然,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复习词条。要知道,复习到最后阶段,拉开分差的正是百科、基础英语。而百科这一科复习好了拿分很容易,复习不到位丢分很……很可惜。
北语名词解释是“划词”题。就是说大概题目会出4-6段文字,每段文字中会有几个名词划线,按顺序编号,15个名词。你要做的就是在答题纸上按顺序解释这15个名词。

要求解释划线的名词。
这一点很重要,为什么呢?这就意味着你在复习的时候,不是单独去背诵各个名词的百度百科内容,而是了解人物背景起因经过结果……鲍勃·迪伦和诺贝尔文学奖肯定会一起考,你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要求自己对描述整件事时会提及的名词都要能说上来两三句。谁知道出题人会在哪个名词下面划线呢?据说当年很多同学看到习大大被划线,内心都是崩溃的……

O(∩_∩)O哈哈~
名词解释和短语互译在一起!
《英语翻译基础》一科第一题是短语互译,我曾经和上百名要考北语的学妹(毫不夸张)说过,百科的复习完全可以当做调剂,名词解释完全可以和短语互译一起准备。很多学校,包括北语,短语互译也超级爱考时事热点。大家都是去看中国日报每周热词等等,为什么不在整理短语互译的时候顺便深入了解一下这一热点事件,这样不光复习了百科词条,甚至大小作文素材也有了……其实,如果你不把考研看得这么悲情,政治、短语互译、百科词条、作文的复习都是彼此相通,非常有趣的。

有道理?嗯,而且有效果。
考前请复习这段话!(考前来看,现阶段跳过。)
虽然大家复习了很多内容,考场上还是会有新状况。毕竟出题人是“善变”的。试卷上的名词只有两类——你复习了的+没复习的。
你复习了的名词:解释清楚即可,不要画蛇添足。一题两分,写多了不加分,写错了就……
没复习到的名词:请结合你这么多年读过的书“胡编乱邹”,总之,百科应试技巧就是做“Mr. know-it-all”,不要轻易放弃。
汉语改错(BLCU特色)很多同学不知道这部分考什么…… 将其当做初高中“修改病句”题来准备。倒也不是不可以……
其实,我个人理解,老师之所以考察这一题,其实是想看看大家汉语语言使用水平(非常重要)。题目给的语段也都是很“翻译腔”或者“不像人话”的汉语。这么一想,这题还是很因吹斯听的吧?
思果先生的《翻译研究》可以看看,对“规避翻译腔”有帮助。另外,先生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我最近才发现我做的并不是翻译研究,而是抵抗,抵抗英文的侵略。”

思果《翻译研究》
要是复习节奏紧张,我建议大家备考期间多读规范中文文章即可,顺便复习大作文了不是?哈哈。
考试的时候,这一题需要大家直接把修改好的段落标号序号写在答题纸上,所以大家可以在试卷上修改调整,然后誊抄。总的原则是:大胆改+把句子理顺了+说人话。
应用文写作无论你是用的夏晓明的书、百科知识参考书或是上网查资料搜集的范文,都应该自己动手总结一下应用文可能考到的类型:简历;个人工作/学习总结;活动策划书;求职信;商务谈判方案;商务谈判纪要;申请书;书信(倡议书+感谢信+贺信+请柬+邀请函+致辞);信息传播文书:产品说明书;广告;自荐信;通知;公告……
没有特别多技巧,我的复习方法是搜集范文+整理框架+填充框架。

转动你的小脑瓜,多思考~
比如,我手上有一篇求职信范文,我提取出来框架(格式+文脉),抽出一点时间自己试着填充一下内容(不写全篇,结合自身情况,琢磨琢磨考试时各部分大概写些什么)。其实我们很少写应用文,所以比较爱考的几类公文都得这样模拟1次,妥妥地~也就不至于考试的时候写不出来正经段子……
大作文如果你没看过多少书,作文很担心,就买本素材书~
总觉得推荐书会变成广告哈哈~ 我用过《作文素材:高考作文抢分红素材》,还不错,当时特别爱看。 全书提供200多条素材,分为热点事件、热门人物、冷门经典、名作佳篇、诗词语录五大类,翻译累了的时候翻翻~
MTI入学考试的作文题目和高考侧重不同,老师更想看到的不是辞藻堆砌、通篇引用……毕竟是招来学翻译的,他们更希望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批判性思维,有逻辑……嗯。看看最近几年的作文题也会发现,有点,不太好写。我的建议是——把题目往小了写。

思考。爱思考。学会思考。
尽量安排时间写个几篇,注意把握时间和作文长度。不要让考场上那一篇变成你高考后第一篇大作文,那样你写的文章会很难看,你会更难看……考试时要注意语言+逻辑+卷面。
iiiiiiiiii
此篇就是为了解决广大学弟学妹们《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复习三大难题:
对该科目复习没头绪、对自己不自信、对学姐(包括我)盲目崇拜……
大家都是一样的!!!
看到这篇的你要更努力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