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这样阅读,你家小孩也可以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这样阅读,你家小孩也可以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量:3750984 2019-10-24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2019年诺贝尔奖获奖得主名单自2019年10月7日起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陆续公布。
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彼得·汉德克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彼得·汉德克)
提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不是觉得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高不可攀,难以望其项背。事实上只要你家小孩足够热爱阅读、热爱写作,未来也是有机会成为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的。 最近网上流行一种快速便捷的阅读方式——量子波动速读。据说用这种阅读方式几分钟可以阅读十几万字,通过快速翻动书本就能立马理解书中的内容。简直像是有魔法似的,不可思议,本是十分荒唐的事情,但加上“量子”二字竟然冠冕堂皇地披上了一件科学的外衣。于是乎就真的有人信了!? (图自新华社)
须知人的记性可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不把一本书完整的阅读下来,连短期记忆都无法形成,更何况长期记忆是在短期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巩固才能形成。人的记忆形成与量子是没有任何联系的,只与大脑的神经元回路有关。 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阅读这个事是个漫长的活,需要在上面花时间花精力,急是急不来的。我们来看看诺贝尔奖得主是怎么培养阅读习惯的吧。 200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勒·克莱齐奥出生在1940年二战时期的法国尼斯,童年记忆中他接触不到什么新书,幸好祖父母家里有着丰富的藏书,他可以通过阅读祖父母的藏书来摆脱战争时期内心的不安。书架上什么书的封面好看他就挑哪本来看,那时的他阅读书籍完全靠兴趣驱动。 (勒·克莱齐奥)
小时候,他的父亲有时会从家中的词典里故意挑选一些很深奥的问题,考考年幼的孩子。有一次,他的父亲拿出一本19世纪的词典,给儿子讲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克莱齐奥听后很兴奋,他嚷嚷着自己也要做一台蒸汽机出来。于是,他找到一个储存水的容器,做了一些实验。虽然这个实验没有成功,但那段和父亲一起探寻阅读奥妙的经历却让他永久难忘。 十岁那年,他的父亲从尼日利亚归来,带回很多旅行书,包括马可波罗的游记等。勒·克莱齐奥看得津津有味。他的父亲不仅不限制勒·克莱齐奥看任何书籍,还会陪他一起读雨果、普罗斯佩?梅里美的作品。 1950年,战后的法国依旧较为封闭,市面上也鲜有新书。多亏母亲的一个“小动作”,让勒·克莱齐奥慢慢对语言、文学产生兴趣。那时,每天上午,他的母亲都会挎着一个巨大的蓝色篮子去买蔬菜和面包,每天她都会带回一本书。这些书是从当地图书馆借的,他的母亲借书很随意,既有18世纪古典书,也有现实主义的巴尔扎克、杰克伦敦的书。 “我十二三岁那会儿,每天都要读一本书。年轻的时候,大约读了三四千本。”他说。当时,他在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让?保罗?萨特的一部小说里,读到了自己的影子。小说里有一个人,天天坐在图书馆看书,按照字母顺序,从A一直读到Z。正由于他的母亲挑书的随机性,让克莱齐奥养成了不同的阅读口味。“不仅对知识感兴趣,我对其他国家的语言、其他国度、绘画都很感兴趣。” (勒·克莱齐奥)
1963年,23岁的勒·克莱齐奥终于在法国出版了《诉讼笔录》。这部带有浓郁奇幻色彩的处女作,最后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而在此之前,勒·克莱齐奥的母亲收集了他的全部作品。谈及母亲,他的眼眶有些湿润。他回忆说,他母亲去世时,他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母亲居然将他儿时写的作品全部装订成册,一直保存下来。“母亲是我第一个读者,第一位出版人,第一位粉丝。” 由勒·克莱齐奥一路走来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父母在他的阅读写作之路上的成长是功不可没的。阅读习惯需要长期的培养,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个细嚼慢咽的过程。书中有那么多奇妙的故事、深邃的哲理,静下心来去品,去享受阅读的快乐才是正途。 在阅读这件事上欲速则不达,家长们请多一点耐心,给孩子一个慢慢阅读,茁壮成长的空间吧!
福利时间
扫描海报免费领取118本亲子共读绘本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