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IATA电子登机牌中国工作组系列报道(完):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IATA电子登机牌中国工作组系列报道(完):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阅读量:3754215 2019-10-24


“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陆止于此、海始于斯)”,这段出自卡蒙斯史诗巨作《卢济塔尼亚人之歌》的诗句,雕刻在罗卡角悬崖边一座面向大西洋的石碑上,记录着六百年前,人类对地球及宇宙边界,最形象生动的意识描述。时至今日,人们向前探索的脚步仍未停歇,各行各业都满怀激情的展望与描绘着行业的未来蓝图。新旧观念的颠覆,新旧模式的切换,波澜壮阔的革新之路,更多时候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切入点,徐徐展现。机场旅客服务领域的优化亦是如此,传统操作的逐渐落幕,新流程、新模式的全面启用,或许就将始于这一张小小登机牌的电子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政策开放,旅客乘机模式也随之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旅客在到达机场之前,使用手机值机并获取二维码电子登机牌,便可轻松开启旅程。在民航局“无纸化”便捷乘机工作的指导下,上述简易的乘机方式,日渐获得旅客广泛的认可,也逐渐成为航空公司及机场旅客服务的常态。值机作为旅客航空出行的第一个操作环节,可视为全流程的触发点,以电子登机牌为依托,将其信息实现电子化,可有效打通整个流程,从而整体提升旅客航空出行服务的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此,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以下简称:IATA)于2018年6月成立了IATA电子登机牌推广实施中国工作组(以下简称:IATA EBP工作组),以期协同会员航空公司共同加速这一行业进程。
经过前期航空公司、机场以及联检和相关保障单位的协同配合,截至2019年9月,全国230余家颁证机场已全部具备二维码电子登机牌乘机保障能力。13家IATA EBP工作组成员航空公司在千万级机场的场外值机率,已超过50%!与此同时,全行业内新模式、新流程、新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层出不穷,“预选座位”、“自动值机”、“一证通关”、“刷脸乘机”等新鲜尝试,在不断优化业务流程的同时,也刷新着旅客对航空出行的认知。展望未来,IATA EBP工作组将继续响应民航局“无纸化”工作的引导,积极配合行业发展趋势,协同各方从以下两个方向,进一步开展有益的业务创新与尝试。业务规模扩展——全面场外值机
将值机环节移出机场,不仅能够优化旅客的航空出行体验,使其对行程更具掌控性;同时可以统一航空公司值机环节的处理方式与渠道,从而大幅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效率;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旅客选择场外值机,航空公司将逐步减少人工值机柜台的使用数量,从而极大地释放机场宝贵的物理空间资源。此举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机场的现场运行压力,提升机场旅客处理量,同时,释放出的资源可用于机场其他旅客服务环节的保障与提升,或转为商业用途,增加机场的非航收入。
由此可见,场外值机能够为行业及旅客带来众多收益。但截至目前,全球尚未有任何一家机场,能够协同驻场航空公司将值机操作完全移出机场,从而最大化的释放“全面场外值机”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近期,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以及深圳宝安机场,已分别向IATAEBP工作组表示,希望与航司通力合作,探讨将值机环节全部移出机场的可行性。工作组也将积极配合机场及航司的实施步骤,共同打造全球首家“全面场外值机”机场。以“全面场外值机”为起点,进一步改变现有机场旅客服务整体流程,重新定义机场业务范围和功能,引发未来旅客航空出行模式,以及机场发展模式的全新变革。信息载体演变——全流程人脸识别
目前旅客选择国内航班出行,所需乘机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以身份证件为载体的有效身份信息,以及以纸质登机牌为载体的航班信息。上述两部分信息均在进行电子化推进,且信息的载体也在演变过程之中。现阶段行业主流模式为多凭证结合,即身份证件+二维码电子登机牌。通过“无纸化”的推进,纸质登机牌这一传统的信息载体,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与此同时,单一凭证模式也在探索之中:例如上海虹桥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等实施的一证通关,仅使用身份证件便可承载全部身份及航班信息,用于乘机操作;北京首都机场、云南机场集团等针对eID的探索,仅使用二维码电子登机牌便可承载全部身份及航班信息,用于后续乘机操作。
与此同时,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日趋成熟,众多机场与航司也已纷纷开展新技术的业务尝试。未来在旅客到达机场之前,便可通过给定渠道进行生物信息的采集,并进一步将其电子化身份信息、航班信息及生物信息相关联,全程使用唯一生物识别方式(例如:人脸)作为全部信息的载体,用于后续全部航空出行操作,从而真正意义上释放旅客双手,实现生物识别乘机,最大程度提升旅客的航空出行体验。上述有益的尝试,都在不断地为行业提供着宝贵的业务优化经验。IATAEBP工作组将积极协同成员航司,配合机场及相关单位的业务实施计划,并从成本收益角度梳理商业案例,在全球行业进行分享。小结
自2008年确立Fast Travel项目(旅客便捷出行),IATA便不遗余力的在全行业范围内,积极推广自助值机服务。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聚焦并深耕着值机这个小小的具体领域。习以为常的值机操作看似简单,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却异常深远。作为旅客航空出行的切入点,只有将值机环节全部移出机场、进行自动化处理、同时使用更加先进的信息载体承接,才能触发整体流程的优化,真正意义上将时间与空间还给旅客,赋予旅客更加灵活自主的行程体验;才能使后续全流程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操作成为可能;才能切实提升航司的运行效率、降低成本,同时释放机场宝贵的物理资源……通过值机操作的优化,为整个旅客航空流程赋能,从而为航司、为机场、为旅客带来实在的收益,希望我们的执着,能够引发更多的行业认可与共鸣,各方共克时艰、砥砺前行,积极探索与尝试,为全球航空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方案!延伸阅读
IATA电子登机牌中国工作组系列报道(一):风,起于青萍之末IATA电子登机牌中国工作组系列报道(二):国航上半年无纸化工作总结IATA电子登机牌中国工作组系列报道(三):深航上半年无纸化工作总结IATA电子登机牌中国工作组系列报道(四):山航2019上半年无纸化工作总结IATA电子登机牌中国工作组系列报道(五):厦航2019年无纸化工作阶段性总结IATA电子登机牌中国工作组系列报道(六):川航2019年上半年无纸化工作总结IATA电子登机牌中国工作组系列报道(七):中航信2019年上半年“无纸化”工作总结“全面场外值机” 机场旅客服务模式新变革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