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C919飞机105架试飞的图片,所以就顺理成章写了这2篇。
从技术来说,中国这款C919其实原创并不算多,大部分细节都可以在空客和波音飞机上找到,不过参照的飞机型号就比较多,不是简单看着波音737和空客A320,而是扩展到了空客A350和波音787,这两款世界顶级大型客机。
从民航机来说,波音737飞机算是最成功的一款中程干线客机,但是经验教训也最多,成功之处在于,双发喷气布局重量更轻,阻力更小,比起同时代更瘦的DC9和MD80系列具有更小的阻力,出勤率更高,可靠性更好,但是没有永远不败的擂主,自从1988年空客A320出现后,波音737的好日子开始慢慢不太那么好了。

这就是波音737-200,第一代737,设计最大特点是瘦长发动机外加短短的起落架,当时是最优设计,20年后变成巨大无比的坑
737设计起始于1965年,这个时候飞机设计考虑的是瘦长的JT8D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波音飞机起落架设计也按照瘦小发动机设计,起落架固定了,机身尺寸也变动不了,最终50多年就这么一直过来了!
谁能知道10多年过去,大涵道比新型涡扇发动机CFM56横空出世,大家都更换更省油发动机,最终发现,悲剧了,飞机起落架长度不够,进气道离地高度太低,不符合民航规章,最终在想办法省钱挖空心思设计的宗旨下,他们叫发动机公司设计了一款拍扁的发动机短舱,一直沿用至今。

这是波音737-300,第二代737,发动机变粗了也变短了,但是起落架尺寸没法改,最终发动机舱下表面拍扁了
谁知道,更悲剧的事情还在后头,国际航空发动机发展一直是肥,更肥,粗更粗,最终波音737起落架悲剧一再上演,737二代,三代NG,四代MAX,事不过三,果然在MAX上,粗大发动机带来了失速问题,直接扑街!
另外一个就是货舱,空客A320卖得好的一个原因是,货舱很大,可以塞2个标准集装箱,装货卸货快,而波音737就悲剧了人工堆积行李很烦躁,而且货舱空间大给很多航空公司带来了额外的货运收益,大家不要以为飞机下面都塞旅客的行李,其实还可以拉货运公司的货物!
波音737的起落架问题,货舱问题,变成了全世界民航设计师的地雷阵,所以中国C919就采用了比A320更高的起落架,能经受住比A320更大直径的发动机,改进技术寿命也会更长一些。

这就是第四代737:737MAX,发动机直径继续加粗,上表面超出机翼表面了,大迎角飞行时候带来了严重的失误问题,最终解决失速问题,加上了极其脑残的MCAS系统,导致自动俯冲
货舱问题,从设计来看,A320成为了国际标准,中国C919就顺理成章的更近,但是在客舱设计上,C919提供了更宽的客舱,为此飞机机身横截面多增加了X根长桁,从性能来说,增加了飞机阻力,但是从旅客舒适性来说,这是巨大的利好。
总体来看,C919基本是看着A320设计的,我们看了几十年,研究了几十年,总体问题并不太大,自己别出心裁的东西不多,所以风险相对较小,唯一麻烦在于供应商众多,质量控制是一个巨大的麻烦,这也是中国民用航空制造业的第一次,所以值得提起高度警惕。

C919技术跨度并不算太大,C929才是真正的超级大冒险,所以中国民航飞机研制任重道远,需要千万小心和认真!
PS:工作几十年,见过的飞机资料也不少,最多的还是民机,空客A320 ,A330,A340,波音737,波音757,波音767,波音747,波音787,从体系效率来说,波音更厉害。
从质量控制来说空客更变态,但是更慵懒,管理技术学习波音比较好,当然这是过去的老波音,不是现在百孔千疮,动不动就开除资深专家节省成本的这个新波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