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少年近视2400度,散光250度!广州市教育局出台防控青少年近视方案!

少年近视2400度,散光250度!广州市教育局出台防控青少年近视方案!

阅读量:3754803 2019-10-24



最近,广东东莞一15岁孩子到医院配眼镜,医生一检查,发现他的眼睛超高度近视,都达到2400度了!


即便超大号的字体,
也要凑到15厘米以内才能看清。
15岁的小钧,最近视力下降得非常厉害,甚至晚上都看不清东西。

医生检查发现,小钧右眼近视2400度,还有250度散光,左眼是2300度近视。
而且小钧的眼球结构严重变形,正常人的眼球,前后长度是24mm,每增长1mm,近视就增加250—300度,而小钧的眼球长度已经达到31.5mm了。

小钧的眼底照片显示,他的眼球已经好像吹胀的气球一样,医生说视网膜随时有穿孔或脱落的危险。

那么,这两千多度的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呢?妈妈说小钧有先天性近视,但由于害羞,一直不愿意戴眼镜,于是近视度数每年递增,再加上近来沉迷手机游戏,近视度数更是暴涨。
农忙时节,父母也无暇督促他配戴眼镜,工作也很忙,结果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目前,医生在小钧的眼球后部手术加了晶片,防止近视继续加深,等他成年后,才能再进行近视矫正手术。
依据目前医疗手段,近视只能被“矫正”,而非“治愈”!常听说的近视的治疗方法有局部药物、光学眼镜、角膜塑形镜、手术治疗等,基本原理均为改变光线折射路径或者延缓眼轴增长,控制近视进展,但根本不能逆转已经发生的近视眼结构改变。
近视的危害都有哪些

1.视物不清眼睛容易干涩和疲劳,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质量。中高度近视,会导致眼球突出,眼睑松弛,影响容貌。
2.近视直接影响患者的升学、参军和找工作。在高校招生中,90%以上的学生因视力问题在高考专业选择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地限制;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3.并发症危害,约有15%的近视患者有一或两种甚至多种并发症;据专家估算每170位高度近视患者中有1人将因此致盲,成为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4.影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据专家研究表明72.3%的近视患者是无力体型,体重胸围指数偏低,可见近视眼等眼疾已对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构成了直接危害。
5.遗传危害,近视的遗传性是非常的大,尤其是中高度近视,遗传几率在80%以上。近视最主要的危害是致盲!中高度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容易引发玻璃体混浊、视网膜出血和脱离而致盲。
广州市教育局发布防控措施
正在近日,广州市公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从体育锻炼、学业负担、用眼卫生等多方面出台措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9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以上,近视高发区每年降低1%。
到2030年,实现全市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8%以上。
《方案》具体要求:
初中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
《方案》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面,针对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
要求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安排作息时间,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加强作业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寄宿制学校学生晚上学习时间,小学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2小时,高中阶段不应超过2.5小时,且应合理安排课间休息。
学校考试的次数也有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
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每天安排3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方案》要求中小学强化体育锻炼。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校内体育活动。
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原则上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大课间。课间休息时间,学校要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
鼓励学校每天布置适量的体育家庭作业;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确保节假日学生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体育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赛事活动。
同时,严格按照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实验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2020年,学校教室照明要100%达标。课室卫生符合有关标准,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学生课桌椅配套合格率达80%以上。
方案还要求,家长应让孩子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1小时以上,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保障睡眠和营养。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生中9小时、高中生8小时。提供均衡饮食,引导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严禁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入课堂 
电子产品应如何使用?
《方案》要求学校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倡议家长和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

学校应制定电子产品和教辅软件使用管理细则,指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学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则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学生探究式学习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控制在每天30分钟内。
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学校每天上下午各安排1次眼保健操,做操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手部清洁卫生。
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
教师发现学生视力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家长反馈。
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清晰可辨,大小适当。
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将学生视力健康状况纳入学生健康档案,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学生每年1次健康体检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对边缘视力、轻、中和重度视力不良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提醒教育,及时告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儿童青少年近视
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各区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措施的落实。
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等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
严禁市、区人民政府片面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按国家有关规定,由市教育局、卫生健康委共同制定广州市防控近视工作评估制度,在核实各区2019年近视情况基础上,2020年起,每年对各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进监测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对未实现年度学生防近工作目标的区和学校进行通报;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区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中国已成为“近视”大国,70%学生都近视。为了学生的近视健康问题,相关部门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并且许多地区也出台了相关防控近视政策,保护青少年视力,我们一起来努力。

来源 | 本文由中学生报编辑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