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百年育才带你解读军校——陆军装甲兵学院

百年育才带你解读军校——陆军装甲兵学院

阅读量:3755879 2019-10-24


点击「百年育才」可快速关注高考报考就找百年育才

01
学校简介
陆军装甲兵学院辖院有三个校区本部、蚌埠校区和士官学校,院本部地处北京卢沟桥畔,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军事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蚌埠校区和士官学校,分别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和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施齐全,实战化氛围浓厚。院本部为原装甲兵工程学院,前身是1953年在哈尔滨成立的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工程系;蚌埠校区为原装甲兵学院,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坦克学校;士官学校为原装甲兵技术学院,前身是1951年组建的第三战车编练基地。是国内重点工科院校和全军综合性大学之一,军工六校之一。学院隶属于总装备部,是全国重点工科院校和“十一五”期间全军重点建设院校,是“十一五”期间全军首批教学优秀单位。
02
培养目标
学院是陆军兵种类高等教育院校,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博士、硕士和本科3个层次的学员,轮训全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师、旅、团长和各级技术军官,培训双向选择生和外军留学生。学校主要为全军培养装甲兵排长、坦克排长、陆军步兵排长和具有军事指挥员素质的各类工程技术军官,同时培养地方和军队双向选择的专门人才。面向陆军、海军、空军和武警部队,培养装甲兵军官、士官,是全军装甲兵人才培养基地、装甲兵战法训法与装甲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基地、陆军合成部队战斗力保障力建设咨询与服务基地、装甲兵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创新传承基地、陆军院校对外合作交流窗口。2014年7月22日,首次对中外媒体记者开放。
03
学术研究
学院构建起“多学科交叉融合,覆盖陆军主战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的综合性学科体系。现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1个联合建设的部队研究生工作站;在6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在10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在2个军事领域和8个工程领域分别具有军事硕士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10个、军队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

04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3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2人、“求是奖”获得者6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军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6人、国家和军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人、军队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8人,以及全国、全军优秀教师4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29人。
05
办学条件
学院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建有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全军重点实验室,另有其它各类实验室、专业教室379个,场地(馆)41个。
多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指技合训”“合训分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生长干部学员军政基础集中强化训练、毕业学员联合考核等重大人才培养试点任务,在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方面始终走在全军前列;圆满完成北京奥运安保、国庆60周年防爆安检及抗战胜利日阅兵大合唱等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政治任务;承担陆军数字化部队建设、“高新工程”装备培训、集团军信息系统装备综合集成建设培训,为陆军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先后承办了全军“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军事训练成果展示、陆军轻型高机动部队装备展示、民营企业高科技成果展览暨军民融合高层论坛、再制造国际论坛等重大活动,在军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十八大以来,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军队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0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30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二等奖69项、三等奖186项,获专利授权623项。

06
优势领域
学院拥有以工学和军事学为主体、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形成了覆盖装甲兵作战指挥、侦察情报、兵种战术,以及陆军主战装备机械、控制、信息、武器等全技术系统和装备论证、研制、试验、使用、维修到再制造全寿命过程的学科专业布局。
截至2017年6月,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5个一级学科和1个二级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9个博士点,在6个一级学科、3个二级学科和9个专业学位硕士领域取得硕士学位授权、有50个硕士点,可在工学、管理学、军事学和理学4个学科门类授予学位和培养研究生;此外,学院拥有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
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军用材料工程、仿真工程、指挥自动化工程、军用控制工程等
北京市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二级学科授权点:导航~制导与控制
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军事装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硕士二级学科授权点:数学、军队指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专业学位硕士领域:材料工程、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兵器工程、军事硕士

07
本科专业


08
录取分数


09
专业介绍
学员在校四年学习期间,完成高等教育和首次任职培训,塑造理想信念、学习创新、科学思维、指挥管理、身体心理5方面核心素质,达到思想品德、军事基础、人文素养、科技素养4个通识教育基础目标要求,形成政治工作能力、作战指挥能力、装备运用能力、组训任教能力、领导管理能力、身心适应能力6种岗位任职能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军政兼通、指技兼优的装甲兵初级指挥人才、陆军合成部队骨干军官。
 
? 机械工程
本专业紧贴部队装甲装备使用工作实际,以装甲车辆等地面机动平台推进系统的构造、原理、分析、运用为基础,具备专业方向明确、基础理论扎实等优势,突出军用车辆理论与总体技术、军用车辆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地面机动平台机电一体化、陆军装备投送及机动部署等关键技术。主要学习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液压传动、机电控制技术、装备机电一体化技术、装甲车辆系统分析、装甲车辆行驶原理等课程,使学员系统深入掌握机械基础理论和装甲装备底盘构造、性能、工作原理等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装甲装备的技术运用与维修训练的组织与指挥,具有解决复杂机械工程技术问题的分析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完成初级指挥军官的基本训练,具备坦克排、连级作战指挥、组织训练、装备运用等岗位任职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紧贴陆军建设需求,以军用车辆电力变换与电气控制为基础,具备武器系统全电控制、装甲车辆电传动、特种车辆运动控制等优势,突出陆战平台全电化核心技术。主要学习电力变换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传动控制技术、装甲车辆电气系统、装甲车辆综合电子系统等课程,使学员掌握军用车辆电气电子系统的原理、运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军用车辆电气电子系统的运用、管理和维修等方面的基本技能。通过部队实习、认知实践以及装甲车辆驾驶、射击、通信等装备应用学习与训练,掌握车辆使用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装备运用和管理能力,为成长为全面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
本专业紧贴陆军主战装甲装备发展,以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技术为基础,具备鲜明的装备特色,突出火力指挥与控制关键技术。主要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嵌入式控制系统、火力指挥与控制技术、火炮控制技术、坦克射击与火力运用、装甲兵分队指挥、综合战术演习等课程,使学员掌握军用控制工程、陆上无人作战等领域的技术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装甲装备火控与指控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典型装备的战技特点以及火炮射击、火力指挥、组训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素质,具备适应新军事变革的综合集成与创新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指挥信息系统工程
本专业紧贴实战、紧贴训练、紧贴装备、紧贴指挥,以指挥信息系统理论为基础,具备指挥信息系统操作、基于信息系统的装备体系运用和作战指挥等方面的优势,突出侦察情报、指挥控制、通信网络、信息对抗、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主要学习指挥信息系统软件、指挥信息系统装备、指挥信息系统运用、基于信息系统的作战指挥训练与评估、指挥信息系统作战试验、基于信息系统的合成营作战指挥、作战辅助决策理论及应用等课程,使学员掌握合成营分队指挥信息系统专业基础、装备及其作战运用,具备较强的信息化作战理念和素养,具有初步运用指挥信息系统组织指挥装甲分队作战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本专业紧贴部队和装备管理实际,以管理科学、领导科学与装备全寿命管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具备部队管理、装备管理和信息管理优势,突出管理决策优化理论、方法及其实践。主要学习管理优化技术、领导科学、项目管理、装备保障信息化、装甲兵分队管理、装备管理与实践等课程,使学员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管理决策技术、领导科学与艺术、装备全寿命管理理论与方法、装备保障信息化技术等部队所需的相关管理基本素养和技能,具备运用现代管理思想、理论、方法与技术对部队与装备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与决策的能力,以及部队任职所需的作战指挥、组织协调、部队管理、装备管理与运用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仿真工程
本专业紧贴部队模拟训练需求,以系统仿真理论为基础,具备理论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复合型优势,突出建模与仿真、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技术。主要学习仿真系统原理、仿真器技术及应用、作战仿真、作战仿真试验、兵棋推演、智能仿真、装甲兵分队模拟训练等课程,使学员掌握作战仿真模型原理与开发、作战仿真系统设计与构建、模拟训练组训与实施等方法、技术,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作战指挥
本专业紧贴装甲兵初级指挥人才培养需求,以装甲兵作战理论和专业技术为基础,以着眼培塑装甲兵作战指挥理论与实践创新能力为特色。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军事信息技术、指挥信息系统和装甲车辆射击、驾驶、通信指挥及分队战术、参谋业务基础、作战指挥理论、作战指挥决策、作战指挥训练、指挥信息系统运用等课程。完成装甲兵初级指挥军官的基本训练,系统掌握装甲兵初级指挥军官岗位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形成集“作战指挥、装备运用、组织训练、管理教育、基层政治工作能力”于一体,以作战指挥能力为核心的岗位任职能力。造就具有厚实的装甲兵信息化作战指挥理论素养、过硬的装甲兵作战指挥实践能力的陆军合成部队初级指挥人才。
 
? 通信工程
本专业紧贴陆军部队初级指挥军官岗位能力需求,以通信系统原理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突出装甲兵分队指挥和战术通信系统组织运用特色。主要学习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网络技术、战术通信系统、通信电子战、信息安全、移动通信、坦克分队战术、坦克信息通信,使学员掌握陆军重要战术通信手段的技术原理和典型通信装备的战术技术特点,具备战术通信系统网络规划、组织管理、军事运用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陆军战术通信系统指挥、管理、运用、训练组织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紧贴装甲兵分队指挥及装备管理等人才培养需求,以装备材料、装备防护、装备制造、装备维修等知识为基础,具有装备表面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机械产品再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全军装备表面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军队级装备教学和科研创新平台,突出先进材料与加工制造在武器装备中的运用与维修保障等关键技术问题,培养“厚基础、善实践、懂装备、重管理”的复合型指挥人才。主要学习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加工基础、装备材料失效分析及防护技术、装备材料学、先进制造技术、装备材料防护及加工控制综合训练等课程,使学员掌握陆军机械化部队主战装备的材料特性、防护技术、加工手段和维修方法等综合知识技能,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扎实的装备素养、较强的运用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紧贴光电侦察装备及光电观瞄装备发展,以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光电检测、激光原理为基础,突出光电信息技术特色,在装甲装备多光谱成像复合探测及其信息处理、光电对抗、观瞄仪器性能检测等研究领域拥有独特优势和领先技术。主要学习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探测技术与应用、光电信息与图像处理技术、光电对抗技术、装甲兵侦察技能训练、装甲兵侦察分队战术等课程,使学员掌握光电信息技术原理和典型光电侦察装备的战术技术特点,以及装甲兵光电侦察装备运用、组织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光电侦察装备作战运用、分队指挥和部队管理综合能力和素质,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无人系统工程
本专业紧贴陆军装备无人化、智能化发展,以无人装备原理与运用为基础,在地面无人作战系统作战理论、作战试验、装备运用、维修保障等方向具备较强优势,突出智能感知、自主控制、多机协同等无人系统关键技术。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应用、军事信息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感知技术、机器人控制、人工智能、装甲侦察系统构造与原理、装甲兵侦察技能训练、装甲兵侦察分队战术等课程,使学员掌握无人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机器人工程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技术问题的基本素质,掌握无人作战装备的构造原理、关键技术,具备初步的作战指挥、部队管理、装备运用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侦察情报
本专业紧贴陆军合成部队侦察情报岗位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以战场侦察与情报处理基础理论和侦察装备运用为基础,具备侦察技能和侦察分队指挥素质能力培养优势,突出军事情报基础理论、现代战场侦察技术、情报融合处理、侦察战术指挥等关键方向。主要学习光电技术及应用、雷达技术与应用、无人机系统导论、数字图像处理、定位导航系统与应用、侦察情报专业综合训练、装甲侦察分队战术、装甲侦察分队训练法、装甲侦察车射击与火力运用、装甲侦察车侦察情报、综合战术演练等课程,使学员掌握现代战场侦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陆军典型侦察装备运用,具备在侦察情报领域从事侦察装备运用、情报处理与分发、侦察分队指挥等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装甲车辆工程
本专业紧贴部队装甲装备维修与管理工作实际,以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理论为基础,具备专业知识面宽、专业基础扎实等优势,突出典型装甲车辆以及无人作战平台先进推进系统、系统使用、维修和管理保障等关键技术。主要学习装甲车辆推进系统构造与原理、装甲车辆系统分析、车用内燃机原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装备故障诊断、装甲装备抢救理论和装甲车辆试验学等课程,使学员掌握装甲车辆分系统原理和典型装甲装备的战术技术特点,了解装甲车辆新技术的发展与前沿,熟练装甲车辆使用、维修和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指挥、管理、运用、训练组织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武器系统与工程
本专业紧贴装甲装备武器系统运用与保障工程需求,以武器系统构造原理、导弹制导技术、武器测试技术为基础,具备武器系统保障指挥、综合运用、检测维修优势特色,突出武器系统新型发射、仿真评估、智能检测和毁伤防护等关键技术。主要学习弹道学、装甲车辆武器系统、武器分析技术、武器维修技术、武器检测与故障诊断、武器系统维修综合实践等课程,使学员熟悉装甲装备武器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和武器系统维修与保障基本技能,了解陆军装备武器系统新技术的发展与前沿,具有武器系统维修组织、训练与指挥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
 
? 装备再制造工程
本专业紧贴装备维修保障,以装备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基础,在装备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装备再制造技术及其应用基础、装备再制造质量控制技术、装备战场应急维修技术等方向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突出激光熔覆、电沉积、热喷涂、自修复等装备再制造关键技术。主要学习装备构造与原理、装备再制造工程基础、装备失效分析、装备再制造技术、装备应急维修技术、装备腐蚀控制技术、装备材料综合训练、机械加工基础与实践、装备材料加工及控制综合训练等理论与技术,使学员系统掌握装备失效分析、装备抢救抢修、装备再制造等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装备保障与再制造组织管理、技术运用的基本能力,为成长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需要的陆军初级指挥军官奠定坚实基础,满足陆军新型作战力量保障人才急需。
10
注意要点
1、毕业去向:由部队按照成绩分配,军委办公厅,机关单位,野战部队,偏远地区,连队,边防守卫都有可能。
2、本科男女比例1:0。
3、有上战场的可能。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请戳一下大拇指点赞告诉小编。
也别忘了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看到哦!!!

本文由百年育才整编,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获取更多高考报考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百年育才官方微信平台(ID:bainianyucai100)


点击阅读原文,咨询老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