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台湾版青春之歌——读鹿桥《未央歌》有感

台湾版青春之歌——读鹿桥《未央歌》有感

阅读量:3758470 2019-10-24



   如果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大的大陆青年是读着《青春之歌》成长起来的话,那么同时期的台湾青年也有一部自己的青春之歌,那就是鹿桥的《未央歌》。
   古朴的装帧和墨绿的封面都让人不由得心生爱意,但却因为爱得切便不忍心草草翻过,搁置了很久,终于找了一个身心俱闲的时机读了。
  老实说,这不是一本可以让人很好亲近的书,浓浓的文艺腔,加上大段大段富含哲理意味的人生讨论,再加上700多页的繁体字,哪一条都可以让人很有理由拒绝它。但是,她的文字背后却另有一种魔力,鹿桥说那是一种情调,让你为之着迷,为之手不释卷,心绪久久徘徊不散。
  与其说《未央歌》描绘的是一段生活,不如说她描绘的是一份理想,一份浸透了爱、美、进取与乐观的理想。
  当看过了中国当代小说中对恶的淋漓尽致的展示之后,你会爱上《未央歌》,爱上她描写的人儿们对彼此真诚的理解和善意,当那骄傲的范宽湖饱受误解却不愿为自己辩解一字甚至最终默默离开联大时,当伍宝笙用那一份迫不及待的信去安慰她预感到会受到伤害的大余时,你会含着泪爱上《未央歌》的宽和,爱上她看人世时充满仁爱的目光,爱上她对你心灵温柔的抚恤。
  
   《未央歌》里真正打动我的还有那难得的爱与乐观。《未央歌》里的爱绝不是那小儿女卿卿我我的爱,那里流淌着的是一份大爱。小说接近结尾时,那歌中的风云人物渐渐散落各方,一个联大全盛时期的丽影渐渐只能留在回忆中,而履善大师的一句话却扫却了伤感又昂扬出了《未央歌》的味道。
    "这个看来竟像个起头,不像个结束。不见这些学生渐渐都毕业,分散到社会上去了吗?他们今日爱校,明日爱人,今日事尽心为校风,明日协力为国誉。我们只消静观就是了。"    
   蔺燕梅、童孝贤、伍宝笙、余孟勤……当这些书中的倩影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你又不能不想到陈寅恪、赵元任、梁思成、金岳霖、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钱穆、钱钟书、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林徽因、卞之琳、穆旦、冯至、李……等等这些中国近现代史上响亮亮的名字,他们都曾经在西南联大,在那歌中无限美好的昆明相聚。
                       
这段话让我感触颇深:
   “他们一闭上眼,想起迢迢千里的路程,兴奋多变的时代,富壮向荣的年岁,便骄傲得如同冬天太阳光下的流浪汉;在那一霎那,他们忘了衣单,忘了无家,也忘了饥肠,确实快乐得和王子一样。”   多么羡慕那个岁月里那些骄傲的王子们。我常常会想到底是什么赐予了他们如此纯粹,如此激情四射、如此理想浪漫的精神世界。依旧是汗颜,汗颜我无从感受那份高贵的骄傲,感受鹿桥所言的那份“我们乐观得忘了愁苦,健康得忘了创伤”的精神境界。总在自己的小忧伤中浅吟低唱?或是连浅吟低唱的本领都全无了,这个世界的我们渐渐只会写朋友圈,渐渐只会顺手点赞,只会在一个短视频到另一个短视频中流连寻找,在QQ、微信显示的我有几百个好友中迷失。
   静下来的时候,再随便找一段《未央歌》里的文字去品味吧,那里也许有一份幽微的青春的爱恋、一份昂扬的奋进的激情、一份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辨析,又或许有云南明媚的阳光、迷人的植被、精灵古怪的生灵和跃动着情绪的四季风景。
   去读《未央歌》,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拾文翰墨
图片来源 | 网络
排版编辑 | 马婷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