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特,美国亲密的盟友,几乎每一位上任的美国总统都宣称,美国和沙特有着“非凡的友谊”

与克林顿谈笑风生

与小布什携手共舞

为奥巴马挂上勋章

让特朗普弯腰受礼
多少年来沙特与美国都结成牢固的同盟,没有哪位美国总统会忽视或轻慢沙特
……
但真是这样吗?美沙这个同盟,真那么牢固吗?
稍加探究就会发现,美沙这段非凡友谊,实则是真正的表面兄弟,塑料情谊

世界恐怖头子,奥萨玛.本拉登,来自沙特

911恐怖事件中,一共有19名劫机犯,其中有15个,来自沙特

成千上万的ISIS成员,来自沙特
沙特,看起来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但实际上,他是全世界孕育反美恐怖分子的温床
这样的友谊,能叫“非凡”吗?
沙特又何以一边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友,一边又是输出最多反美恐怖分子的温床呢?
故事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起……

1914年爆发的一战,机械化部队的参战,让石油作为战略资源的地位日益凸显
战争中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就因为没有石油,工业生产能力大受限制,最终成为导制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战后英美两国更重视对于石油资源的探寻和开采,大批勘探人员进入阿拉伯半岛,因为听闻那里,有“油苗”渗出

沙特1号油井
探勘队的工作颇有成效,他们拿回一份又一份的土壤样本,坚信这里蕴藏着丰富石油
而在同一时间,阿拉伯半岛爆发战争
1900年的阿拉伯并没真正的国家,只有大大小小的酋长国,和一个个的大家族
阿卜杜勒·阿齐兹率领骆驼部队,先后灭了“纳季德”和“希贾兹”这两个酋长国,打下了大部分国土

随后,1927年5月20日
沙特与英国签署《吉达条约》,这份条约正式让沙特摆脱英国殖民
到了1932年,阿齐兹完成了统一大业,沙特阿拉伯正式宣布统一

沙特建国国王,阿卜杜勒阿齐兹,西方也叫他“伊本沙特”
当年建国的时候,沙特真的很穷
沙特统一后,越来越多的欧美石油公司来找沙特谈合作,他们都想获得沙特油田的开采权
但最初,国王面对一大笔一大笔送上门来的钱,是拒绝的
他告诉手下的臣子,太多的钱,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麻烦

此时56岁的阿齐兹国王头脑清楚,不受金钱诱惑,同时更清楚,西方人的钱,不是白拿的,一拿就受制于人
他宣布盖住以前旧势力下允许开采的油井
在我的国家,在新沙特,不准采油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因为1930年开始的大萧条,已经严重影响世界经济
当时沙特最重要的一项国家收入,是旅游收入,更精确的讲,是朝拜收入
过去每年来圣城“麦加”和“麦地那”的朝拜者至少有10万人,贡献了大量的经济
而大萧条后,圣城香客从原先的10万,锐减到2万,这给了新建立的沙特经济以重大打击

圣城麦加大清真寺内的朝拜人潮(1900年)
如果没钱,这个新建立的国家就会马上陷入混乱和分裂, 万般无奈下,国王阿齐兹才同意西方顾问的建议,开始搞石油,将开采权卖给西方
但国王很明白的说了,我只卖给美国人,不卖给英国人……
因为英国人在阿拉伯的殖民统治,让当地人很不信任英国人,国王对美国石油顾问说
你们国家离我们很远很远
面对沙特的选择,英国人可够酸的,多篇报道直接说,沙特不过就是一片大沙漠,如果国王死了,会立刻陷入混乱

达曼7号油井
1938年1月,美国石油资本向沙特提供了价值17万美元的黄金,这笔黄金作为沙特的启动资金
3月,达曼7号油井喷出大量石油,黑金滚滚而来,沙特再也不用靠“朝圣收入”来充盈国库了
很快一家叫做“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石油”的公司成立了

当年美沙合资成立的石油开采公司
这家合资公司一上马,就雇佣了1000美国人,5000阿拉伯人,并且分享利润
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二战的爆发让作为援助国和参战国的美国,面临了巨大的石油短缺问题
战争年代的石油,比什么都重要,美阿关系于是进一步得到加强

二战的钢铁洪流,没有石油就都是废铁
1943年,美国提议,加利福尼亚阿拉伯石油公司正式改名,改叫“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简称“阿美石油”
阿美石油的开采权年限,更延长到66年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到了1945年,罗斯福去参加了雅尔塔会议,在和斯大林,丘吉尔一起讨论了战后世界格局后,罗斯福启程回国
途中,他忽然邀请了沙特国王阿齐兹来见上一面
这也是美国总统第一次和沙特国王见面
接受了邀请的阿齐兹,登上美国军舰“昆西号”

沙特国王与罗斯福,一个拄拐杖,一个坐轮椅
颇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人在船上一见如故,他们年龄相仿,同样身居高位却怀有一颗平民的心
更类似的是,这两人的身体都不好,罗斯福是坐轮椅的,而阿齐兹国王,拄着拐杖
会谈十分愉快,沙特政府保证对美国的石油供应“绝对畅通”
美国则承诺,将保护沙特的油田和国土安全,避免像伊朗或者苏联这样的国家来侵犯沙特

老国王,坐上了罗斯福送的轮椅
最后罗斯福将自己的轮议送给了国王,收到礼物的国王宣布,这是我收到的,“最宝贵的财富”
遗憾的是,两个月后罗斯福就去世了,但他为美沙关系,开了一个好头,更大下一个坚实基础
两国自此进入了一段亲密的“蜜月期”

美国与沙特,石油与美元,绑在了一起
美沙两国结成牢固同盟,各取所需,大量的美元涌入极大的丰富了沙特上流社会的生活
同时在美国文化的帮助,或者说侵蚀下,沙特的的“一部分”逐渐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社区
在这个美国范儿十足的社区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们吹着空调,喝着可乐,看着好莱坞的露天电影

美元的大量涌入,让沙特快速世俗化,过上了西方式的现代生活
图片上是在沙特富裕社区内,沙特人在用最新式的加油机加油,后面的小楼在当年可谓华丽
然而我提到了,“一部分”,只有沙特的部分上流阶层才能享受这些美国东西,同时在沙特大部分的国土上,大多数人都严格遵行着伊斯兰习俗
这种美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冲击,造成了沙特宗教保守派的强烈反弹

在沙特正式建国的多年以前,两个男人在阿拉伯的大沙漠上结盟
一个男人是虔诚的宗教神职,默罕默德.瓦哈比
一个男人是沙特王室的族长,默罕默德.本绍德
这两个男人,两派势力的结盟,最终促成了多年后,沙特阿拉伯的建立
但这个“瓦哈比”是极端宗教主义者,其子嗣和派系也同样是极端宗教主义者
他更是现在恐怖组织ISIS敬拜的对象
瓦哈比,宣扬最为严格的《古兰经》教义,更要求净化信仰,绝对执行一神论,驱除任何不同宗教和信仰
并且主张对其他异端宗教和异教徒开展圣战,以伊斯兰之名征服世界
这也就是后来大家所称的,“瓦哈比主义”

瓦哈比主义有一个特征,就是处置异教徒
我信伊斯兰教,你是基督徒,那你当然是异教徒,我就要把你处死,这当然不奇怪
更严格的是,瓦哈比主义者,或者叫瓦哈比分子
他可以判断谁是好的穆斯林,谁是是坏的穆斯林,是不纯净的穆斯林
一旦他认为你是不纯净的穆斯林,他就可以宣布你是“异教徒”,然后对你这个“异教徒”施行包括死刑在内的多种处罚

其实在和美国的合作中,瓦哈比主义者也是获利方,因为沙特能建国,就是瓦哈比势力,和沙特王室这两派的结盟
而“瓦哈比派”在获得巨额的石油收入后,做的可就不是吹着空调,看着电影,享受资产阶级生活了
瓦哈比派有钱后,开始资助伊斯兰中心、清真寺,和伊斯兰学校的建造
这些中心,寺庙,学校,全都严格的执行“瓦哈比主义”
即灌输所有伊斯兰信徒,要具有绝对的“排他性”,其他宗教或者不纯净的伊斯兰教,全是异教,必须予以消灭
巨大财富投入,让瓦哈比派的极端思想,到处传播
最终,瓦哈比派的枪口,转向了沙特国王和王室

麦加大清真寺(1979)
1979年11月,一群瓦哈比极端分子,进入圣城麦加的大清真寺,在清真寺内藏着他们的武器
按照穆斯林传统,在死者过世后,要在清真寺里为其进行葬礼,之后进行土葬。
出于对死者的尊重,没人会对棺材进行检查
大量的枪支弹药就被藏在棺材里,运进了大清真寺
瓦哈比分子从棺材里拿出枪支后,先杀死多名值班守卫,随后将大清真寺里的所有朝圣者都扣为人质
跟着,又有四五百名追随者涌入清真寺,支持他们

沙特大型建筑公司,本拉登集团
当时“本拉登集团”是一家沙特的大型建筑公司,负责造房子和修缮建筑
当时他们正在负责翻修大清真寺,一看发生这么大的事,集团的工作人员,第一个打电话通知沙特警方
是的,这个“本拉登集团”,就是后来策划和发动911的本拉登,他家开的

极端宗教势力突然对圣地发动攻击,他们对伴随石油财富一起来的邪恶西方文化,感到震惊
瓦哈比分子控制了清真寺后,开始用大喇叭痛斥沙特王室违背伊斯兰信仰,他们说沙特的统治家族是酒鬼,赌徒
他们让沙特,偏离了纯净的伊斯兰信仰
呼吁所有伊斯兰信徒,应该立刻把国王推翻,把王室处死
随后瓦哈比分子开始构建防御工事,与赶到的沙特军警发生交火,交火中,沙特100名安保人员伤亡惨重

沙特眼看着靠自己力量很难迅速平息事端,于是找到美国,而美国又联系了当时部署在附近的法国特种部队
法国特种部队GIGN,乘坐直升机来到圣城麦加,在了解情况后,他们制定了一份进攻计划
为了避免清真寺内再次发生血腥屠杀。法国特种部队决定使用导致呕吐和暂时失明的失能气体,使武装分子丧失战斗能力

GIGN特种部队,戴着防毒面具攻击
随后沙特安全部队和一支特种部队就穿越大清真寺,对里面的恐怖分子发动扫荡。
此时,“本拉登集团”也出来帮特种部队了,他们提供了大清真寺的精确图纸,分享设计和布局

伊朗政教合一领袖,霍梅尼
与此同时在沙特的隔壁,伊朗国内,刚发动伊斯兰革命,成功夺取政权,采取政教合一治国的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看热闹不嫌事大
霍梅尼造谣说,是美国围攻了麦加大清真寺
霍梅尼的话,掀起了整个穆斯林世界 -从菲律宾,土耳其,孟加拉国,到阿联酋和巴基斯坦,极为广泛的反美示威活动。

到了晚上,占领清真寺的瓦哈比分子,继续要求沙特当局,立刻切断对美国的石油出口,并且驱逐沙特国内,所有的外国专家,不管你是什么专家,只要是外国专家,不信仰伊斯兰的专家,都必须驱逐
一天后,法国特种部队率领一批沙特军人,开始按计划投掷“失能气体”,但由于清真寺内,房间与房间之间的门都开着,“毒气”没起到什么效果,但却将瓦哈比叛军赶到了较为空旷的地方
双方在大清真寺内,又一次展开激烈交火,互有伤亡,但死伤最多的还是人质

投降的瓦哈比分子,最后都被处死
如此的攻防一直持续了整整14天,117名武装分子在围困中而死亡,87人在战斗期间死亡,27人在医院死亡。
沙特安全部队则有127人死亡,451人受伤

当年的沙特国王哈立德(左)
按道理来说,沙特王室遭到如此“反叛”,应该立刻肃清国内的“瓦哈比分子”,这群极端分子居然敢把枪,指到国王头上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瓦哈比叛乱后,其派系的权力,不减反增,沙特国王居然公开赋予了“瓦哈比们”,更大的权力
究其原因,是来自于外部威胁

逊尼派(左)与什叶派(右)
逊尼派代表国,沙特
什叶派代表国,伊朗
两国水火不容
同样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什叶派伊斯兰掌权,
什叶派在伊朗掌权,对于逊尼派的沙特,是一个巨大威胁
所以此时,沙特国王别无选择,他的头号敌人是伊朗什叶派,而非国内同为逊尼派的,但却是极端保守者的瓦哈比分子
深陷恐慌的逊尼派王室,必须在此时扶植逊尼派的瓦哈比分子,更大权力,唯有他们,才能抗衡伊朗

在“瓦哈比”的控制下,沙特宗教“纯洁性”空前加强
瓦哈比分子获得更大权力后,在沙特全国推行了最严厉的伊斯兰教法
他们规定,女性必须全身穿着黑色服装,女性不能在电视上露脸,所有学校禁止播放任何带有娱乐性质的音乐

同样也是在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开启了长达9年的“苏阿战争”
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是个无神论国家,他出兵占领一个穆斯林国家,这引起了瓦哈比主义者的极大愤慨
沙特当局,更是号召这些国内的瓦哈比主义者,去找那些入侵阿富汗的异教徒“算账”
沙特当局的号召,很多人听到了
而这其中,就有后来的世界恐怖主义头子,奥萨玛.本拉登

本拉登,是个虔诚的“伊斯兰教逊尼宗瓦哈比派”信徒
本拉登生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他是个富二代,父亲创立本拉登集团,还有55个子女
本拉登排在第17个

在还没受到瓦哈比教派影响前,本拉登还练柔道
本拉登从小就长大高大英俊,学习刻苦,大学时接触了瓦哈比主义者,深受影响
本来他是要去父亲的集团里,担任总工程师的,但他的父亲过早去世,留下了大笔财富给子女们
据传,本拉登分到了其中的,至少1亿美元

初到阿富汗参加“圣战”的本拉登
一个青年,一个有钱的青年,一个信奉瓦哈比主义,坚信圣战的青年,此时毅然前往了阿富汗
那里,异教徒正在占领伊斯兰的土地
到了阿富汗的本拉登,用自己的钱和信仰,创建了“基地组织”
“基地”组织在阿富汗拥有逾10个大本营,专门训练成员使用武器、通讯设备和动员组织。

从1980年代开始,接受过训练人员接近5万,组织里的成员会利用传真、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协调其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
一般对外发放新闻讯息,也使用互联网或录影片段形式,传播大量的极端主义思想

阿富汗战争最终以苏联失败告终,阿富汗战争的失败,直接导制最后苏联解体
对此,本拉登深信
“苏联的解体……归因于真主阿拉的意志和阿富汗的圣战者”
苏阿战争结束后没多久,一个新的敌人进入了本拉登的视线
那个敌人,就是美国,就是那个持续让沙特伊斯兰信仰堕落的美国

1990年,美国卷入海湾战争,在伊拉克的萨达姆占领科威特后,兵锋就指向了沙特
美国为了保护沙特,同时也为了消灭萨达姆,派出50万大军进入沙特,驻军沙特多个军事基地内
大量美国人的涌入,就等于大量的异教徒涌入,这严重激怒了瓦哈比主义者

“美沙一家亲”的局面,可不是瓦哈比分子想看见的,异教徒绝不允许进入阿拉伯领地
包括本拉登在内的“瓦哈比们”认为,任何外国人更不该被允许进入神圣的清真寺
为此本拉登自告奋勇,他告诉沙特王室成员,让他率领一批伊斯兰圣战士,去和萨达姆决一死战
本拉登的意见,被沙特当局,视为放屁
这让本拉登非常愤怒,他认为一个人所能做出的最无耻的是,就是把异教徒带到阿拉伯半岛来
当美国人真的来沙特驻军以后,本拉登随即发布一条“宗教追杀令”


追杀令里面写明,当你们(美国人)带着武器踏入阿拉伯领土时,“恐吓你们”,是一种道德义务
本拉登这里的“恐吓你们”,当然不是嘴上说的吓吓你们
而是实实在在的恐怖攻击,用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发生的恐怖攻击,来击溃美国异教徒的心理防线

1998年,基地组织策划对美国驻东非大使馆进行自杀汽车炸弹袭击,造成200多人死亡

2000年10月,基地组织再次实施了自杀炸弹袭击
2名恐怖分子突然驾驶1艘装满高能炸药的小艇全速冲向美军科尔号驱逐舰,最终撞在左舷中部的水线部位并发生剧烈的爆炸,造成17名美国人死亡

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策划了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双子塔被劫持的飞机撞击,双子塔倒塌,3000多名美国百姓死亡

沙特,创造了一个怪物
随后,本拉登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祖国,沙特

沙特王室也随即展开反击,在国内大肆清剿“基地组织”行动,同时他们也大幅加强了和美国的合作
美沙两国用高科技的系统方法,搜捕基地组织成员,基地组织在沙特境内的分支,被一个个拔除

但拔除分支容易,要清除“瓦哈比主义”这个意识形态,就很难了
当基地组织逐渐消亡,伊斯兰国崛起后,美国人赫然发现,在伊斯兰国的学校里,他们使用的教材,全都来自于沙特,而且和当时基地组织用来作宣传的教材,一模一样

由于历史原因,沙特得以建国正是因为合作了“伊斯兰教中的瓦哈比派”,所以“瓦哈比主义”在沙特有着根深蒂固的土壤
而这些土壤又滋生了恐怖主义的温床,不管是过去二十年的基地组织,而是现在的伊斯兰国,其背后支持者(资金,人员)全都和沙特有高度联系

石油美元,沙特赚大钱,钱也分给了瓦哈比分子
瓦哈比分子拿着石油美元,资助反美的恐怖势力
大批大批的恐怖分子,是从沙特输出的
而这一波一波的恐怖分子,又反过来吞噬美国和沙特
这是个别有意味的循环
那如何打破这种循环呢?
这就是个更有意思的问题了……当世界不再需要石油的时候吗?
还是美国可以替代沙特,向外大量输出石油呢……
沙特与美国的“表面情谊”和“深层对立”,谢谢朋友的阅读
微观系列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

转载合作,可联系微观小编
微信,lopint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