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一些感悟,随手一记

一些感悟,随手一记

阅读量:3768356 2019-10-25


01真假卷卷发高烧,爸爸带去医院检查。等报告的时间里,卷爸带着卷卷去买包子吃。
然后卷爸拍了一张这个照片:

朋友看了照片说:卷卷真乖,喂爸爸吃包子!
接下来再看一下事情过程的视频:

此时我脑海里萦绕着蔡依林的歌声:老鼠老虎,傻傻分不清楚……
眼见可能不一定为实,了解事情的全部,你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02表达在育己的父母群里,分享了一个关于表达的话题。
语言和艺术,都是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而孩子的表达,通常是最放飞自我的。而当表达受到阻滞的时候,就懒得表达了。
在我小时候,有一个词常常盘旋在生活中:顶嘴。
是的,到了后来,觉得不说比说好,就懒得说了。每次想要说自己意见的时候,脑海就盘旋着这样的画面:
此图感谢Gavin倾力提供(亮点请自行寻找)
于是乎,
现在的我惯于书写,而非说话。
因为用写出来的话,有犹豫的时间,可以决定让对方知道或不知道。
切身感受之后,就要学会保护孩子原始的表达欲望,从生活里每一件事都可以做到。

这是暖暖的画作,是他内心的表达
03训练樊登读书里介绍了一本书,叫《刻意练习》。它指出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刻意练习。只有通过刻意练习,才能不断的突破自己的极限,才能成就非凡。
蔡依林即是深谙此理的聪明人。她总说自己是“地才”,需要不断努力。她也一直在实践:唱歌不好就进修声乐、跳舞不行就日日苦练。就算在成为华语乐坛天后级别的人物后,从她手滑发错的微博上,大家看到的,居然是她一个英文系毕业的人还在努力的学专业英语。她总是在不断努力的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这次发的感想不知为何总想到蔡依林,感谢这个从青春时代开始非常喜欢的歌手给我带来的力量。

在我十来年的工作生涯中,曾经被一个公司的总监说很有天赋,而又被另一个公司的总监判定说你不适合做文案。不同的人对我有截然不同的判断定义。
我能成为现在这样的我,也有着自己的刻意练习。也许做得并不够那么优秀,但是我也寻求在进步。
最初出来工作的时候,没有人带入门,对于那些很行规的广告思路和套路,总是很难摸到精髓。所以我也在不断的收集各种类型好的广告案例,多看多记,让自己能有更多借鉴。
几年前新媒体时代来临的时候,当时总监觉得公司里的资深文案不适合写微信那样类型的文章,认为我写的更贴合需求。而事实上,在工作中还没有需要使用新媒体前,我就关注了很多很多公众号,看别人怎么写,看别人的行文逻辑,收集流行语、关注各个领域热点。因为接触多了,在看文章时,一看前几句或前两段就立即能分辨出这是一篇软文。其实这就是我的刻意练习。
最终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别人觉得你写这个类型的文章有天赋。其实自己才知道,经过积累和训练你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
书里举出了很多天才的例子,富兰克林、莫扎特、帕格尼尼等等,他们天才表现的背后,也同样是刻意练习的结果。这正像那句鸡汤名句说的,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幸运。就算是天赋异禀的天才也需要努力,更何况是平凡如我。

就像武志红心理课的slog那样,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成为自己很难,像蔡依林那样活出自己的精彩,只需要努力。
04完成这里总是更新很慢。但我会坚持下去。
樊登在读书会里说,最糟糕的完整,也远胜于未完成的完美细节。我常常就败在磨砺细节,追求细节的完美,导致整件事情没有完成或者时间跨度非常的长。坚持是最难的事情,但也是最容易的一件事,有时候可能只需要随手一做。但追求完美的时候,可能就不允许自己随手一做。作为秤子的我,今后可能要在这个两种选择中做好取舍的练习。
昨天听了听罗胖聊斯蒂芬·威廉·霍金,他的第一任妻子,在照顾霍金的空余时间里,将那些碎片时间利用起来,读下了一个博士学位。
不想打鸡血,只想拿来做个榜样。因为现在的我,拥有更多的是碎片时间。这些时间应该拿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间确实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牺牲一点点的细节完美,就能做更多的事情。
也许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会对自己的境况更满意,或者能看到让自己更开心的自己。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