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套献给14岁少年的读物,对青少年和成年人都有启发和思索。
最近看了一本小书《关于“工作的幸福”这件事儿》,作者(镰田洋),热情洋溢地叙述了他与迪士尼的故事。
(这是此系列的第一篇)
一个平凡青年的平凡生活,却在结婚的蜜月旅行中,被迪士尼点燃了在迪士尼工作这一梦想的火把。得知迪士尼乐园将在日本开园(1983年),心中的火把一触即发。正如招聘广告中,和米老鼠一起的配文“您不想做一份有梦想的工作吗?”。他想从事能给人带去幸福的工作,有梦想的工作。在根本不知道能否得到这份工作的前提下,向当时工作的公司递交了辞呈。从此,人生中最大的挑战开始了,3年的艰苦生活也开始了。
他开始为进入迪士尼工作做一切准备。首先去学校学习英文。接着,经过分析,“鲁莽”地美国迪士尼总公司CEO卡德·沃克写信,淋淋尽致地表达自己对迪士尼的热情和渴望,明确表示“我要创造世界上最美的乐园,在那里,没人会丢垃圾”(写信过程中,先自学英文书信写法,后找老师修改)。在等待可能性并不大的回信中,他收到了日本迪士尼招聘的回复:没有被录取。在随后意外的转折中,美国那边的负责人来日本,正有意与他取得联系,他却因照顾岳母住院,阴差阳错的错过。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先找份工作,在房地产公司做销售。(虽说是不得不,但作者的“姑且”却超过了多数工作中的人,接下来的文章会说到)。
在履历反复被迪士尼拒绝之后,他察觉自己越来越气馁,于是在妻子支持下,做出去美国迪士尼面谈的决定。作者写到:人这种生物,放弃时真是会给自己找理由。报了昂贵的旅行团,却在每天的路线选择中都选了迪士尼乐园,却不敢跟乐园中的演员搭话。最后一天,当他在乐园中漫步,苦于烟头没地方扔,因为地面一点垃圾都没有,他终于问了一位年长的保洁演员烟头该扔哪里,得到回复是扔地上就行。作者带着诧异扔到了地上,看到保洁演员动作漂亮流畅快速地把烟头扫进簸箕,情不自禁地取出书信,说明来意。通过指引,终于得到和负责人表达愿望的机会,对方也被他浓厚的热情打动,承诺会联系日本迪士尼工作人员。读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这次肯定被录取了?带着兴奋回国后,却又在应聘中被拒,因为优先考虑具备专业知识人士。在第三次招聘中,哪怕写了《东京迪士尼乐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也还是落选。
作者写到:“越是热情高涨的时候,越需要冷静,我也是在自己成为面试官之后,才明白了这一点。”这个时候,他就靠与好友以及父亲交谈,来排解抑郁了。父亲告诉他:这些经历绝不是白费,自有它的意义,也许段时间内看不出来,但总有一天会派上用场。连着4次没选上之后,在第5次招聘中,又情不自禁地填写履历书。然而这次,不再是之前10几位的面试官投票,仅仅是一位面试官的面谈,竟然成功了。(原因后面文章会写到)。作者写到,挑战总比不挑战好,就算最后以失败告终。没去挑战才让人后悔。从28岁到31岁,5次应聘,这位青年终于在1982年进入日本迪士尼乐园,担任第一任夜半保洁的区域主管。
作者有的只是看似不理智的执着和热情吗?不是的,通过后面文章介绍,你会发现,他的品质配得上做“梦想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