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年轻的生命逝去,我们总会格外悲伤。就像说好要到来的春天,永远停在秋天的滞闷与压抑里。世界因此失去一种可能,母亲因此失去一个世界。
张红(化名)高密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优秀,在刚刚结束的阶段性考试中,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回到家中张红的爸爸妈妈看到成绩后,对张红进行说教,就在爸爸妈妈叨叨完以后,张红背着书包从楼上跳了下去,等爸妈下楼见到孩子的时候,张红已经死亡!

我们想纪念这个曾经鲜活的孩子,却不想止步于纪念。孩子主动放弃了生命,放弃好玩的游戏、可爱的朋友、梦想和家,究竟是因为什么。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习成绩很重要,遵守纪律也很重要,然而这些都不会比感受青春重要,不会比健全健康的人格重要,更不会比生命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有多少转折难懂的心事,平静的表面里又掩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谁又说得清呢?
青春期是生理与心理发生巨变的时期。他们正在长大而并没有成熟;他们渴望被认可,往往又对自己很失望;他们本应是快乐而充满激情的,而事实上他们常常感觉身受重负、苦不堪言。
百度搜索了一下,“中学生自杀”,显示有433万条搜索结果。据调查,每5位中学生中,就有1位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他们小小的身影纵身一跃,一朵祖国的鲜花就此凋零、一个家庭的希望之星就此陨落、一艘青春的小舟刚刚拉起风帆就被无情的折断,他们用生命打出惊叹号,警示着谁呢?
“生有何欢,死有何惧”,一个幼小鲜活的生命,发出如此消极颓废的宣言,又刺痛着谁的心呢?
他们愿意去拥抱“死神”,却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作为他们生存环境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学校和家庭,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如何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引入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是每位父母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健全的性格,让他们相信人的本质是无穷绽放,人的尊严体现在向着真善美无尽奔跑。要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幸运地找到自己的梦想,并通过努力,积累与这个梦想相匹配的能力。要让孩子理解,生命本身最为珍贵,只要活着就有改变的可能。
最后,给那些眼里大多数只看到孩子成绩、课堂纪律的爸爸妈妈提个醒,多角度去看待你的孩子,不要让缺点把优点埋没,不要觉得很多事离你很远,离你的孩子很远,相信李红(化名)的爸妈至今都不会相信他的孩子今天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们家长要告诉孩子,无论你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和挫折,请记住,你还有一条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