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妍论健康】得了房颤怎么办?

【妍论健康】得了房颤怎么办?

阅读量:3773589 2019-10-25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1%-2%,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我国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以上。

大多数房颤患者会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容易眩晕、昏厥晕倒等症状。
得了房颤应该怎么办?
目前房颤治疗主要包括:节律控制、卒中预防。

这两个方法是房颤治疗的两个重要方向,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治疗,卒中预防与节律控制两者需要兼顾。
1.节律控制  
? 射频消融治疗
这种手术在国内外开展已有10余年,是一种成熟的治疗技术,对于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应该作为首选方案,一般来说,发现得越早、左房越小、合并其他病越少的患者手术效果越好。

阵发性房颤消融手术成功率可以达到70~80%,多数病人一次手术可以达到治愈;但对持续性房颤和慢性房颤而言,成功率就要低得多。
? 药物治疗
包括转复窦性心律的药物和控制房颤发作时快速心室率的药物。

转复窦性心律的药物多需长期服用以维持窦性心律,但这类药物多副作用明显甚或增加死亡率,且维持窦性心律的成功率不足50%,多表现为使用初期有效,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药物效用降低或失效。
控制心室率药物虽然可以改善症状但并不改善长期预后。
2.卒中预防  
? 预防血栓栓塞的抗凝药物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为华法林。但此药物用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又受很多食物、药物因素的相互影响,用量不足不能起到预防血栓并发症的作用,用量过大则有出血的风险,因此需要定期到医院抽血化验凝血指标,服用起来比较麻烦。

目前已经有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在临床上开始使用,这些新型抗凝药避免了以上的不足,服用起来为患者省去了好多麻烦。
但不足的是,目前这些新型抗凝药物尚未进入医保,费用相对华法林要贵很多。并且有些情况,如瓣膜病的房颤,可能不适宜服用新型抗凝药。
? 微创介入治疗
研究表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比普通人高五倍,而在非瓣膜性房颤中,90%以上血栓的形成与左心耳有关。

以往治疗的重点是恢复窦性心律和维持窦性心律,以及应用药物抗凝治疗。目前国内应用的抗凝血药物主要是华法林,由于安全范围窄,需要反复监测凝血指标,且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近年来,微创疗法的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全球预防心房颤动病人卒中的治疗新趋势,己有多个国际临床研究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手术时在房颤者大根部血管穿刺并插入导管,进入心脏后精确定位,在左心耳入口处释放一个外表覆有膜的草莓形封培器,封堵住左心耳,从而消除了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隐患,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
生活小贴士
END
健康人生由自己把控,关注“心脏介入专家李妍”为自己,为家人学点医~(^_?)☆
觉得有用的话,记得转发分享给别人哦!
▼往期精彩回顾▼
?【妍论健康】得了心衰,应该这样爱护自己~
?【妍论健康】隔日断食是否可以抗衰老护心脏??【妍论健康】辅酶Q10到底该不该吃?
李妍
空军军医大学
唐都医院心脏内科主任
教授、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左主干病变、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分叉病变等,心脏起搏治疗,外周锁骨下动脉及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原创文章转载需告知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