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阅世 每日更新
欢迎关注头条号/网易号:江南蓑翁
导语:东南互保运动是清末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为首的地方大员在各自辖区内奉行保境安民政策,以清廷发布的向八国宣战的诏书为伪诏为由,拒绝协助朝廷对抗八国。这一事件是清末“庚子之变”中的要事之一,东南互保运动反映出了清末中央政府与地方督抚之间的微妙关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4N9fKfHQCgVZw0FOOk0VJb46kxqCJUibcfEO8H56iayTRvr75CqMUCzbMZyAgKjETFlc6LGx3uHsKkODNjwCbEg/640?wx_fmt=jpeg)
八国联军侵华
1.东南互保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在义和团运动发生后,中国各地仇洋灭洋的排外思想开始兴起,南北各地砸教堂、杀害外国传教士和基督教徒、破坏铁路、电线杆等带有西方色彩的现代事物。而此时清朝中央政府仍由慈禧太后掌握着实权,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年轻的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剥夺了权力,幽禁在中南海的瀛台,对此西方列强颇有微词,他们非常欣赏光绪帝向西方学习变法的态度,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又掩护了一批维新派首脑逃到海外,西方列强对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夺权一事本身就不是很支持,再加上慈禧太后长期幽禁光绪帝,西方有部分人要求慈禧太后还政于光绪帝。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4N9fKfHQCgVZw0FOOk0VJb46kxqCJUibRNt9CiagKG2VlxbjAeoozicmxAOGUGHGkVJD4ib348wmibbvM6ibcbBe8iaQ/640?wx_fmt=jpeg)
庚子拳乱
慈禧则对西方人帮助康有为、梁启超逃到海外一事耿耿于怀,在戊戌变法后,慈禧已经对光绪帝失望至极,内心便萌生将光绪帝废掉,另立宗室子弟为帝,但这个想法一提出来便遭到朝中重臣李鸿章、张之洞的反对,西方列强也对慈禧废帝一事表示反对,慈禧对西方列强干预清皇室的家事非常不满,此时兴起的义和团运动则给了慈禧报复洋人的机会,她在朝中守旧派大臣,如刚毅、赵舒翘等人的支持下,不顾主和派大臣的反对,于1900年6月向西方八国宣战,企图利用义和团消灭洋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4N9fKfHQCgVZw0FOOk0VJb46kxqCJUibZEdzjl4JsdPZYzMGCKSP7iaqgia684ZKseRJCdZlPJ8xPO3asgByOzjA/640?wx_fmt=jpeg)
慈禧太后
2.东南各省的自保运动在慈禧向西方八国宣战之后,以刘坤一、张之洞为首的地方大员早已看出义和团装神弄鬼,乃乌合之众,远非西方列强的对手,并不能依靠他们挑战西方列强的地位。他们深刻认识到以中国衰弱的国力与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的八个国家同时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因此他们对清廷发布的上谕表示出首鼠两端的态度。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4N9fKfHQCgVZw0FOOk0VJb46kxqCJUibk39U06pdWDX4tAAL5YnLCGs8a0Q4eTiaoK9uwGHLOrQ510Yn9Tza26g/640?wx_fmt=jpeg)
东南互保
在1900年6月15日,清廷发布让李鸿章北上进京的谕旨,但李鸿章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清廷,7月23日,清廷再次发布上谕:“叠次电谕李鸿章兼程来京,迄今并无启程确切电奏,该督受恩深重,尤非诸大臣可比,岂能坐视大局艰危于不顾耶?著接奉此旨后,无论水陆,即刻启程,并将启程日期速行电奏。”可见李鸿章对于北上抵京帮助朝廷对抗洋人有多么敷衍了。与此同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名上书朝廷,主张镇压义和团,避免与八国联军交战,以防止各地发生动乱。张之洞和刘坤一还向当时朝中的实权派重臣荣禄表达出在各省保护洋商和教士的意见。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4N9fKfHQCgVZw0FOOk0VJb46kxqCJUibWh3nuJCM0iaLrp7l2MBDsahz5wd1w8dAicxeiaJYHRupxtaAkI6knuxIQ/640?wx_fmt=jpeg)
刘坤一
6月21日,清廷又发布一道谕旨,明确表达了招抚拳民来抵御外侮的思想。南方督抚们在面对这样一条电谕,首先感到震惊,他们在紧急磋商后得出了应对之策,认为是暴民威胁了朝廷和朝廷里出了拳民,因此这个宣战诏书绝非皇帝的本意,属于伪诏。6月24日,盛宣怀在给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的电文中,提出了两个办法,一是将电诏扣下,二是置中央命令于不顾,搞“东南互保”。6月26日,清廷通过军机处寄发各省督抚电旨,一方面在电文中责怪南方督抚一味责怪朝廷,不知朝廷的苦衷;另一方面强调这场战争是天时,人事相通相逼的,是迫不得已之战。要求各省督抚“勿再观望,迅速筹兵筹饷,力保疆土。如有疏忽,惟各该督抚是问。”南方督抚面对这样一道谕旨,颇感为难,李鸿章则代表南方督抚向朝廷上了一道奏折,对朝廷要求北上勤王的要求表示“此乱诏也,粤不奉诏”。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四川总督奎俊、闽浙总督许应骙、福州将军善联、浙江巡抚刘树堂,陕西护理巡抚端方都纷纷予以积极响应,表示认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4N9fKfHQCgVZw0FOOk0VJb46kxqCJUibkUCPFKSyj2Lh6Aqnq43NNnT8Msc4rHuvjBKuE8UH6aTKHu8SAmucRQ/640?wx_fmt=jpeg)
张之洞
清廷对此也并没有追究参与此次事件的南方督抚。6月29日,慈禧通过各国驻华大使向各国政府表明:“此次中外开衅,其间事机纷凑,处处不顺,均非意料所及。”“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太促,深恐各国使馆保护不及,激成大祸;亦恐东直两省同时举事,两省教士教民便无遗类,且中国不自量力,亦何至与各国同时开衅?此意当为各国所深谅。”7月3日,清政府又请求俄、英、日三国君主设法从中调解,以挽回局势。在清军战败,慈禧携光绪帝西逃途中,于8月20日发布“罪己诏”,其中有一条说:“前据刘坤一、张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务,照常如约保护。今仍应照议施行,以昭大信。”事实上认可了他们的东南互保行为,张之洞、袁世凯、盛宣怀和刘坤一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都受赏加太子太保。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X4N9fKfHQCgVZw0FOOk0VJb46kxqCJUibkKdkaPX1uzMibCbmibv4tMD1ytdeZkial8ibsebIKvRVXFGibic2pQ7SsBvg/640?wx_fmt=jpeg)
盛宣怀
3.蓑翁说东南互保事件表明自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来,中央权力进一步下放到地方,地方督抚的权力开始急剧膨胀的趋势。地方督抚逐渐掌握了所管辖地区的财权、兵权,又借助外国势力对抗起清朝的中央政府,而中央政府却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制衡地方。
地方实力派的诞生又催生了晚清地方自治思潮的产生和发展。庚子前后,在义和团运动 的冲击和外国的武装侵略下,清朝中央政权处在风雨飘摇中;中央与地方在应对时产生政 策分歧,外国列强的政治引诱以及国内革新势力的积极活动,对东南社会尤其是地方督抚的“独立和自治思想有直接影响。在复杂的矛盾和局势下,清廷的“倒行逆施”又使地方自治潜流迸发生机,东南督抚和一批社会精英从“自治”中得到“启发” 和“灵感 ”,而“地方自治”也因此被衍化为“自保东南”、“中外互保”,东南互保运动以及“独立 ”“自治”思想由此而起 。
参考文献:
1.许屹山、王新:《晚清庚子年南方督抚的抗谕风潮始末》
2.董丛林:《东南互保相关事局论析》
3.彭淑庆、孟英莲:《晚清东南督抚的地方自治思想探究》
4.李鹏军、张俊:《东南互保新探》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本文由江南蓑翁团队创作,版权归江南蓑翁团队所有,如有抄袭等侵权行为,本账号保留诉诸法律权利。·合作与转载,请联系:26973830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