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hKTicBibhzhvrOf7YqrrKAU5KxeMDMQaqtjWzZhlTxyFY2GX4vjr1gcQ/640?wx_fmt=png)
学近代史,追忆初心(三)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hKTicBibhzhvrOf7YqrrKAU5KxeMDMQaqtjWzZhlTxyFY2GX4vjr1gcQ/640?wx_fmt=png)
上回小编已经对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进行了分析,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接下来中国进入了处于1895-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兴起和失败时期,这一时期著名的历史事件包括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今天小编与大家共同学习这些事件,敬请期待!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3ibVx1y4k4SGKc5BjltcT6s1oAdfpkYXIEwtK1OqgWSC72T7denKvFw/640?wx_fmt=png)
壹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kUaOURS6kE9mVuRLNo8Xk8aXnS2aF07fzy2Bdiaaj48GrLQCdWM8WBQ/640?wx_fmt=png)
戊戌变法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5D2ia4icYPyefNuJ6ViaY2Blcp876d5VnNTHiaCkU099Hgjd8Ppv0qkT7Q/640?wx_fmt=png)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甲午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民族意识。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维新思想逐渐产生,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的组织发动下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失败之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维新派的政治团体逐渐形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ibEyBJZmdAVfNV36fUMBOd65DiaibzT5hCic8WBGKzVyaHiacR3BgZnIV8A/640?wx_fmt=jpeg)
图1 公车上书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fK4D0xD8nPnnPzU7psk9WOOb3nlI6VfKRI7romNO78DnItGI5p0PjQ/640?wx_fmt=jpeg)
图2 梁启超 康有为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而直接原因在于守旧派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实施变法存在冒进措施、变法手段单一等方面。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影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中的废八股、变科举,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道德支柱以及理论依据的四书五经的否定。奠定了民主和科学作为中国近代教育的新内容,为以后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制度上的一次革命。相关规定完全打破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逐步确立了中国近代学堂的教学体制、内容和管理方法,促使中国教育向近代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引导了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特别是民主、科学、平等的教育观的确立,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重大变革时期。
戊戌六君子作为封建专制的掘墓人,是近代社会构建的主导力量。他们成为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引路人,走在时代的前列。戊戌变法在当时虽然失败了,但在戊戌变法时期形成的西学观、教育观、国家观以及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主导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构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uK9S3O9Yv4cTeaRVvXPCO1lffiaVaundibcia0ucVaCfkoWapSgO6oUIg/640?wx_fmt=png)
贰
义和团运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5D2ia4icYPyefNuJ6ViaY2Blcp876d5VnNTHiaCkU099Hgjd8Ppv0qkT7Q/640?wx_fmt=png)
清朝末年,清政府越发的腐败无能,国力不断衰弱,西方列强们瞅准时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甲午战争的爆发,战后威海卫、胶州湾等地被迫租借给西方侵略者,令山东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便在沉默中灭亡,备受欺凌的山东人民不堪重荷,组织了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7Qic9NDR5iaZD62ia09T2457DSfIzeTnmiaWtVHttP5G655liaUIRAO5gbw/640?wx_fmt=png)
图3 山东的义和拳民众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oXaD9cSCBbTwnTXHGCwr8flbt5LM3iaFcJ2LvMFoqOaZC0bZBRmjPdQ/640?wx_fmt=png)
图4 义和团民众被清军抓捕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由农民阶级自发组织的爱国运动,其前期目的是反清复明,后期目的转变为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的开始时间为公元1898年,结束时间为公元1901年,整场运动共持续了近两年时间,其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898年至1899年春夏,这一阶段义和团运动开始兴起,其标志事件是直隶大名府的两名天主教神被大刀会员杀死,1898年,在赵三多等人的领导下,数百人在山东冠县宣告起义。第二阶段自1899年夏至慈禧西逃发布剿团命令,这一阶段义和团运动逐步走向高潮。清政府最高统治者慈禧错误认为西方列强不支持她废除光绪帝,此后慈禧开始支持义和团运动,希望借助义和团势力来对抗西方列强们的侵略。第三阶段自慈禧下令剿团至公元1901年秋,这一阶段义和团运动惨烈失败。随着中央颁布了剿团命令,八国联军和清政府正式联手镇压义和团,义和团运动迅速分化并走向消亡。
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最初,他们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屡遭清政府的镇压。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义和团运动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仍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方面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保存了中国数千年来的悠久的文化,使我们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得以在这个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掠夺领土的时代中存在下来,遏制了一场可能爆发的帝国主义战争;另一方面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滥觞。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uK9S3O9Yv4cTeaRVvXPCO1lffiaVaundibcia0ucVaCfkoWapSgO6oUIg/640?wx_fmt=png)
叁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起因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5D2ia4icYPyefNuJ6ViaY2Blcp876d5VnNTHiaCkU099Hgjd8Ppv0qkT7Q/640?wx_fmt=png)
自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后,大清帝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强便开始对大清帝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899年秋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让西方列强开始恐慌,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
1900年5月,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严厉的镇压措施”,便策划直接出兵平乱。5月28日,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八国在各国驻华公使会议上正式决定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以“保护使馆”的名义,调兵入北京,清政府被迫同意。
至此,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拉开帷幕。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B7kMhaYWEgIaY8fmbhlBPe7yRIPYRN7SDCYPQwYFahwAl9N6UfMcyw/640?wx_fmt=png)
图5 列强各国势力范围图
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重要过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5D2ia4icYPyefNuJ6ViaY2Blcp876d5VnNTHiaCkU099Hgjd8Ppv0qkT7Q/640?wx_fmt=png)
(一)大沽口之役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敲响了第四次大沽口之战的钟声。六月上旬各国军舰二十多艘集结大沽口外,联军向大沽口炮台守将、天津镇总兵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限令他在十七日二时之前交出炮台。罗荣光慷慨陈词:“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侵略军在沙俄海军将领海尔德士布莱特的领导下发起进攻,经过六小时激战,击毙击伤侵略者255名,击沉击伤军舰6艘。由于清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守台将士虽浴血奋战,因兵力相差悬殊,弹尽援绝,近千名将士牺牲。大沽炮台也随之陷落,罗荣光在率部下冲杀中英勇殉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WLn8x1zsfTb7icH4j6Dye6FApxia4hOVI78bwQkOUfzAPbibHg9xquqMg/640?wx_fmt=png)
图6 大沽口炮台守军与侵略军激战
(二)清政府“宣战”
大沽口失陷后,俄、英、德、美援军数千人,闯入天津海河西岸紫竹林租界,对天津城及其外围发动猛攻,义和团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1900年8月中旬,联军2万余人由天津进犯北京,1900年8月13日,联军进至北京城下,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英军率先由广渠门破城窜入。1900年8月14日,北京失陷。1900年8月15日晨,西太后和光绪皇仓惶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实行了分区占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司令部,统治北京城。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劫掠、屠杀无辜、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犯下了骇人听闻的罪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72LGAJKtmibrYKwXHrHrsBicuby0pdSiaQoTpH2S5bpHdycnoicoIyJEcQ/640?wx_fmt=png)
图7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城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UzbGn8HQL9NCLJiaeecdcXSK92s9U8MATP3QacTtMqWeES6D9KvHKsA/640?wx_fmt=png)
图8 慈禧太后仓惶出逃
1901年9月7日,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和文华殿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帝国主义签订了《辛丑条约》十二款及其十九个附件。《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iaqPreN5Me3xWE4N4YJb2kqZXjv4wMPPRWheeXuyT9XPiaw8ytT58gicQ/640?wx_fmt=png)
图9 八国联军洗劫皇室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MHSibmQZMLLqBlOKEVZbsFicw8MHa0oBFJwuDJasMib9fX8dxu1NzK01Q/640?wx_fmt=png)
图10 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团民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原因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5D2ia4icYPyefNuJ6ViaY2Blcp876d5VnNTHiaCkU099Hgjd8Ppv0qkT7Q/640?wx_fmt=png)
清军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的失败,有极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原因。
(一)朝廷腐败,和战分歧
面对八国联军的武装入侵,清廷后、帝依然勾心斗角,和战分歧,加上东南各省督抚直接同帝国主义签约“互保”,以致朝廷内部分裂,中央同地方分裂。这样,最高统治集团没有统一对内对外政策和统一的政令军令,未形成全国协同一致、团结御侮的政治局面,玩弄“以团制夷”、“假夷灭团”的阴谋,时而煽惑义和团进行狭隘的民族排外行动,时而又出卖义和团,以奴才嘴脸乞求帝国主义的宽恕。
(二)财政拮据,饷械短绌
清政府财政拮据,“部库支绌”,只得命令各省紧急筹款和赶运粮食接济京师,令东南各省机器局星夜赶造军械,以应急需。但各省却以“经费奇缺”等为由,向朝廷叫苦;东南各省督抚为了迫使清廷停战求和,竟以“库储如洗”、“局存军火无多”为词,拖延和拒绝接济北方清军,致使参战清军饷械短绌。无疑,财力物力严重不足,也是清军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军事落后,指导无方
清军在直隶地区有十二万人,加上四万勤王之师,共有十六万人,还有数万义和团配合作战。而联军总兵力最多时虽有十二万余人,但实际参战兵力仅有三四万人,每次大的作战行动,一般不超过两万人。在天津和北京等处作战时,清军在兵力上都占有两倍以上的优势,其所以屡战屡败,从军事方面看,主要原因包括最高军事当局昏庸混乱、作战方法保守落后、纪律松弛,赏罚不明等。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的结果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5D2ia4icYPyefNuJ6ViaY2Blcp876d5VnNTHiaCkU099Hgjd8Ppv0qkT7Q/640?wx_fmt=png)
《辛丑条约》(又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亦称,是中国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因条约签订日为阳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1.赔款。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其中这一条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
5.对德、日"谢罪"。清政府分派亲王、大臣赴德、日两国表示"惋惜之意",在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之处建立石牌坊。
6.惩治附合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百多人。
7.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成为清政府与列强交涉的专门机构。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形势急转而下,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郊为试管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国人居住,这是租借的开始。租借点甚至出现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样的极具侮辱性的言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CR4ut32WILHwtjdd6F2WOzRyyiakPYicYjccVI5MicdKlKzWkN16KlWKg/640?wx_fmt=jpeg)
图11 某租借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言论
《辛丑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反应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肆
知识小测验
1. (单选)
将康有为的下列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组织保国会
②创办《万国公报》
③第一次上书光绪帝
④发起公车上书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2.(单选)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对义和团,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腑……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是( )
A、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
B、镇压、剿灭义和团
C、暂时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支持义和团的反侵略战争
3.(多选)
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0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多选)
关于《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答案将于下期公布。
注:(文章摘自《中国共产党党史》、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期答案:B、ABCD、C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8l16Gy8B6C49TIku5fibDL91okUnPUVgibhLK31qWUhsxyzVQRJYMofg/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SOV7TfHeIGV68u7gmNlvgBbadGhkaIJJS2NtnKLrjVHgb3sYpbgKYA/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jadv5RrYSzyqpm2tHWkQKWuFwrugApY31rxv9Jn7GaliabTCaZYPibA0SBvzksBCkWAz6wIuRCLic7NvyOBHsgjBw/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jadv5RrYSzwuugTjcrjNlPC9b8sE6AxgSOV7TfHeIGV68u7gmNlvgBbadGhkaIJJS2NtnKLrjVHgb3sYpbgKYA/640?wx_fmt=png)
扫码关注我们
文章作者:刘俊文
图文编辑:许雯婷
编 审:王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