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烟台自贸区建设篇:在这里,遇见未来

烟台自贸区建设篇:在这里,遇见未来

阅读量:3784085 2019-10-25


  自贸区烟台片区,是烟台的自贸区,也是开发区的自贸区。
  借势自贸区建设的东风,一系列“看不见”的规划和看得见的变化,正在开发区这片土地上酝酿、发生。
  旨在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后沙广场与扬帆广场正由规划变为现实,致力于更好服务企业的八角湾中央创新区、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国际贸易中心等多个平台雏形已现。这些新变化与新规划,正以昂扬的“身姿”向我们昭示出自贸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生活环境不断变好
  细心的开发区人应该发现,位于金沙滩岸边的东巡宫正在悄然变身,成为“后沙广场”。走进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铺装施工和地上构筑物的基础施工,预计春节前完成全部硬化施工,明年4月对市民开放。
  记者了解到,由全球顶尖设计单位AECOM公司进行景观设计的后沙广场,分为观景挑台、望角廊桥和活动场地三个功能区。其中,旺角廊桥将成为广场最大亮点。“广场廊架共4组,总长158米、宽12米、高5至8米,由三角模块组成。”开发区规划分局副局长张越介绍,观景挑台将挑出海面约20米,平台长65米、宽4.8米,挑台顶端可容纳多人停留观景。建成后,将是临海远眺、欣赏八角湾美丽风光的绝佳之地。
  从东巡宫到后沙广场,不是简单的名称变化,更有内涵上的深度考量,“之所以命名为‘后沙’广场,是因为改革开放前,开发区东区被烟台人叫作‘后沙旺’,是一片盐碱地,土地贫瘠、荒芜,如今经过三十五年的发展,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为一座现代化新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自贸区烟台片区管委主任牟树青表示,用广场将后沙这个名字永远的留下来,就是要留下城市印记,让开发区人记住历史、不忘初心。
  沿海向西,与“后沙广场”遥相呼应的是正在建设的扬帆广场。广场由东向西将打造“海风剧场”、“万帆之丘”、“动感地带”、“海螺天地”四个主要功能区。目前正在进行地下管线的铺设和树坑的防盐防腐处理,预计明年10月底将竣工投用。
  既要记住历史,更要扬帆起航。在开发区建区35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两个广场的建设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加紧建设创新高地
  自贸区建设,创新是重要引擎。眼下开发区正加紧建设创新高地———八角湾中央创新区。该区片位于开发区中心位置,规划面积14.2平方公里,紧临“三港一站”,距蓬莱国际机场10公里、环渤海高铁大季家站5.8公里,荣乌高速、206国道穿境而过,北邻烟台港西港区。规划中央商务区、科教基地、双创园区、人才社区、城市综合服务等功能板块,致力于建设与制造业基础高度融合的国际化人才集聚洼地、创新型产业孵化基地和新旧动能转换先导基地。目前,已有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生院项目、烟台大学开发区科教园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胶东半岛创新中心等六大科教项目相继签约落户。
  海洋资源是自贸区烟台片区的特色与亮点,围绕高质量经略海洋,发力海洋经济,开发区全力推进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建设。创新区位于开发区潮水区片,旨在打造以蓝色种业为特色、以海洋科创为引擎、以现代海洋产业为方向的国家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构建四大功能板块
  记者获悉,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将主要构建四大功能板块:
  海洋科创板块,包含以中国海洋大学蓝色种业研究院为引领的蓝色种业创新中心,以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为龙头的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后续引进的重大科创平台。
  产业支撑板块,承接承载符合园区定位和发展方向的海洋高端制造、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态环保、涉海高端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
  文旅展示板块,建设服务于整个园区的会务服务、成果展示、品牌推广、交易服务、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设施,以及“国际蓝色种业论坛”“中国蓝色种业大会”永久会址场所等。
  配套服务板块,融合生态、智慧、低碳、蓝碳等先进理念,为在园区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综合服务的国际社区、人才公寓、教育医疗、生活配套、特色渔市,以及游客接待服务设施等。
  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总部基地也是开发区深耕“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该基地原为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所属省海监总队、省渔业互保协会业务用房,开发区盘活“三闲”资源,投入2000多万元对其进行了全面改造,10月底投用后将承载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孵化办公、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海洋经济创新中心、八角湾海洋经济创新区规划展厅等功能,打造成为全市海洋“双招双引”服务新平台、海洋科创新基地和经略海洋成果展示新中心。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是自贸区烟台片区承担的试点任务。眼下,国际贸易中心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年底将陆续投用。目前,贸易中心已有18家企业签约,准备入驻。国际贸易中心将依托自贸区烟台片区推进总部基地建设,发挥烟台港西港区、中韩产业园等区域优势,积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扩大贸易规模,逐步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标准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新优势,推进贸易强区建设。
  接下来,贸易中心将分阶段推进“1+3+3+S”专业化培育促进机制,推动外贸产业集群向专业化、高效化、集聚化、高技术、高品质、高附加值凝聚,力争外贸高质量发展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