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宣传展示】云南非遗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绽放异彩

【宣传展示】云南非遗在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绽放异彩

阅读量:3793098 2019-10-25


宣 传 展 示
       10月17日至22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简称第七届国际非遗节)在成都举办,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多彩文化 创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非遗节在1个主会场和28个主题分会场开展了国际展览、国际论坛、国际竞技、国际展演和互动体验等各类活动540余场。同时,本届非遗节将突出文旅融合,推动建设成“非遗+文旅”新场景。

开幕式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每一届非遗节,委派云南省非遗中心组队参加活动,云南非遗团80人人数超越往届,分别参加本届活动开幕式、论坛、展演、展览、竞技、观摩学习等活动。
非遗节交流学习平台
       非遗节是云南与各地非遗交流学习很好平台,云南省观摩学习团由省非遗中心带队,昆明市、昭通市、红河州、普洱市等州市组成,参加了开幕式、论坛,并交流学习崇州非遗项目、郫县豆瓣博物馆、蜀绣博物馆等成都市的非遗项目,云南非遗观摩团一致认为此次活动为今后的做好非遗工作得到很好的启示。

云南观摩团考察郫县豆瓣制作技艺博物馆

观摩团考察蜀绣博物馆
云南传统饮食精彩体验助力扶贫,
展现非遗凝聚力
       在非遗节——美食之都乡村美食节中,特邀云南国家级非遗项目宣威火腿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及省级非遗项目永胜水酥饼制作技艺,云南传承人以特有的技艺吸引大众的味觉,开幕三天火腿及水酥饼销售一空,水酥饼传承人周玉华只有现买材料现场制作,吸引观众前来体验制作水酥饼。云南参加传统饮食展示的三个项目地区都属于云南扶贫地区,受组委会的发起三个项目的传承人对四川扶贫对象进行捐赠,展现我省传承人无私的胸怀和非遗凝聚力。

传承人教观众制作水酥饼
彝族(花腰)歌舞精彩展演得到观众的喜爱
       每一届非遗节云南都应组委会邀请,参加主会场分会场的民族民间歌舞展演,此次受邀的是云南省彝族(花腰)歌舞展演。18位花腰歌舞队员完成成都5场巡演,受到成都市民的“宠爱”。展现我省民族民间歌舞独特的魅力。

彝族(花腰)歌舞在分会场展演

彝族(花腰)歌舞精彩展演得到观众的喜爱
十五个少数民族的16种乐器
在非遗节竞技赛场精彩亮相
       作为本届非遗节重要活动之一的“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汇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40个民族89件民族乐器,囊括吹奏、拉弦、弹拨、打击四大门类。此次乐器竞技赛我省32名传承人,年龄最小24岁,最大71岁,涵盖拉祜族、傣族、傈僳族、普米族、怒族、傣族、布朗族、基诺族、佤族、拉祜族、德昂族、景颇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十五个少数民族的16种乐器参加比赛。
       比赛还未开始,我省部分传承人就引来媒体争先采访报道。有的传承人不会汉语交流,也有的从未离开过家乡,他们就用手中乐器演奏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四天通过现场表演、核心部件制作和体验,让民族乐器与专家、观众交流对话,展现民乐之魅。我省20多位传承人还选送到成都宽窄巷子、来福士广场、春熙路等地与成都市民热情互动,让更多人了解云南的民族乐器,很多人首次认识到基诺族——奇科、景颇族——吐良、白族——龙头三弦、纳西族——速古笃、傈僳族——期奔、怒族——达比亚、傣族——叮三赛等乐器,有的民族乐器的名称相同,但在制作、演奏、音色上却有不同,如:我省佤族的独弦琴与广西京族的独弦琴有相同的名字都是独弦。

传承人给专家介绍白族龙头三弦制作过程

传承人参观民族乐器

传承人吹奏景颇族乐器吐良

传承人教参观者演奏基诺族乐器奇科

传承人教观众吹奏普米族乐器口弦

传承人演奏傣族乐器叮三赛

传承人演奏傣族乐器葫芦丝

传承人演奏拉祜族乐器葫芦笙

传承人展示基诺族乐器奇科制作技艺

传承人展示民族乐器

传承人制作布朗族蜂桶鼓

传承人制作纳西族乐器胡琴

拉祜族传承人制作葫芦

傈僳族乐器期奔制作比赛

佤族传承人和参赛传承人交流本民族乐器

彝族月琴传承人制作比赛

最年轻的传承人为评委介绍
傣族乐器叮三赛制作技艺

中国文化网络国家公共文化
云百姓大舞台采访叮琴民间艺人

全体参赛传承人合影

云南参赛传承人合影
       四天比赛结束,我省在乐器核心制作技艺竞技、民族乐器展演竞技中,传承人冯怀利、杨瑞、迪妹夺、李扎袜、胡永春、金喊新、车英、周德忠获 “太阳神鸟传承新星奖”;张胜春、李长秀、罗智保、丁麻胖、李维生获得“太阳神鸟传承艺星奖”;和占环、尼早分别获得“太阳神鸟传承匠心奖”;张丽、车英、张杰宁、李扎迫、赵家福、波益四、开四哈、张仑、魏子成、王里亮、罗杨生、李海述、和利伟获得“太阳神鸟传承之星奖”;李兆元、岩相太、依保获得“太阳神鸟演技之星奖”。此外怒族-达比亚、基诺族-奇科、傈僳族-期奔、白族-龙头三弦、拉祜族-葫芦笙还分别获得本次活动网络投票“我最喜爱的乐器”前三十名的优异成绩。“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活动生动展现民族乐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魅力,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
       云南非遗借助成都非遗盛会,与众多传统文化汇聚于此,与天府文化有机交融,一件件民族乐器演绎着多彩的传统文化,一场场民族民间歌舞展演所蕴含的民族独特魅力。成都非遗节给传承人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来呈现各地非遗的魅力,这让大家增添了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地做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坚守者。通过此类盛会也为云南文旅融合提供更多启示。
(撰文: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邹萍 马银丽)
(图片: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  吴昭红)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