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因为女神开始的保研路
2016年高考完之后,我向我的女神表白了。可是她一脸惋惜地看着我,千言万语化作一声叹息。我苦闷地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突然想起她曾经说过要找一个同校的伴侣。
现实是她去了南京大学,而我却在一个千里之外的双非。我在家里的地图上把这千里的距离用红笔标记出来,长长的线条在无声地嘲笑我拿什么爱她。
大一上学期的优秀学子报告会上,看着学长学姐们在台上自信地指点江山,不起眼的我在台下默默地想:
我们学校仅仅是一个双非而已,我的南大梦想就像一艘破船,毫无起色。
可是在一节专业基础课上,老师叫总坐在第一排的我回答问题。黑板上有几个符号,前几个我都回答出来了,可是最后一个我卡住了。我搜遍了整个大脑,却完全没有关于它的印象。
看着我涨红了的脸,老师笑吟吟地对我说,这个符号在清华的课本上有讲解,我们学校的课本没有提到过。更好的学校有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学习争取去那里深造。
“去更好的学校深造”这几个字在我的脑海中像烟花一样绽开了,我潦倒的心里第一次燃起了希望,虽然我本科不行但是我可以研究生去啊。我想体会更高的要求是什么,我想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
随着和辅导员老师进一步的沟通,知道了我们专业只有前三名的学生才可以保研,而且还没有去南大的学长学姐。
我把自己的绩点左算右算,自己目前的排名还在10名开外,保研的可能几乎为零。自己平时又不爱和别人沟通,南大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又像一个破了的气球。
和辅导员交流完的那天晚上,我坐在书桌前,心情从迷茫来到了焦虑:我要怎么做?
我拿出一张纸,分成四部分:
1
首先是成绩,我要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积极和老师沟通,问题不过夜。专业必修课是重点,全力以赴;专业选修课是辅助,巧妙合作,抓住要点。
2
其次是比赛,我开始自学数学建模并组队报名国赛,为了求解问题可以连续熬夜;各类学科竞赛我也踊跃报名。
3
再次是英语,每天早上在去食堂的路上听喜马拉雅上的英语节目来培养语感,大学英文课本学到可以背诵的程度。
4
最后是项目,联系学长学姐尽早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去旁听学院里老师的课程,熟悉老师的研究方向,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直接邮件联系老师。
那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是一个“贪婪”的人,对于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不断追求更好。
当然这一路坎坷崎岖,队友不作为把所有的任务都推给我,我一个人三天完成建模编程写作;实验室老师布置的论文很长,我整整读了一个星期;辛辛苦苦写的项目报告却连初审都没有过…
忙到昏天黑地的晚上,我微微合上眼,脑海中是女神如桃花般的笑靥,真好看呀,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当手只是触摸到虚空,我陡然睁开眼,翻身下床,继续奋斗。
NO.2 殚精竭虑的保研冲刺
终于到了2019年4月份,随着各大高校院系保研招生简章的陆续出现,我的保研冲刺也正式开始。
首先是择校。
因为我是双非所以采取海投战略。先后投递了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这6所高校的夏令营。
每个学校的夏令营系统是不一样的,不过总体要填写的情况类似,包括:学籍,专业排名,英语六级分数,荣誉获奖,项目科研经历,学术论文和兴趣爱好。
其次是准备材料。
因为夏令营一般都在7月份进行,而报名时间截止在6月份甚至5月份。所以专业排名这边是填写前五个学期的排名,需要和教务处联系给出成绩证明并签章才生效。
英语六级我是大二就考过了的,所以不需要担心没有成绩单的问题。荣誉获奖同样需要相关证明材料,我从大一开始就把每一张奖状都收集好,扫描件也存在电脑里,所以同样很方便。
因为考虑到简历的篇幅问题,所以科研项目经历需要足够简洁的文字来叙述。这边我花费的时间很多,从项目是什么,怎么做,意义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入手,不断梳理自己的思路,给出高度概括性的语言,减去一切不必要的细节。
学术论文给出检索的文字格式就行。
当然这些材料的准备并非一帆风顺,会出现成绩证明签章需要找不同单位,科研项目经历的叙述很难一步到位,对应的学校系统崩溃等一系列问题。
这个时候我是采取了集中精力逐个解决的战略,成绩单一次性打印多份,请老师一起盖章签字;时刻关注论坛上的招生简章,尽量在系统关闭的前五天完成所有材料的上传;需要寄送材料的一律用顺丰加急件寄送。
最后是准备面试。
基于论坛上有很多面经,所以我把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帖子都挑出来重点学习一遍。
自我介绍我写了两种风格,一种活泼,一种严肃。并且我还给出了英文版本,一直练习到哪怕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我也可以靠肌肉记忆把自我介绍表述出来。
面试问题我分为了两个类型,一个是专业课问题,一个是生活学习问题。因为当时还面临着期末考试,所以专业课问题的准备我就贯穿在复习中,没有特地去花时间安排。生活学习问题上我写了word的提纲。
对于一些比较绕的问题,比如说:“你合作的最好和最坏的一次经历”,我当时准备的答案是:
最好的是一起做比赛的时光,思维碰撞间产生灵感的火花;
最坏的是因为我运动神经不发达,所以运动会的时候团体项目我没有和队友拿到很好的名次。
在准备这些其实没有答案的问题时,我就打定主意要走真挚理性并重的路线,我的大学生活像一部记录片一样把亮点清晰地展现出来。
虽然我报了很多夏令营,但是我心里也没底,交流群里的好多同学都是985, 211的,我怕因为学历就把我拒之门外。
这时候我的心情成了隐隐的担忧。每天我都在疯狂地刷新自己的邮箱,期望可以收到入营通知的邮件。
有一天晚上,我梦见自己收到了南大的邮件,我立即和女神说“我要来你们学校参加夏令营了,如果方便的话可以和你见一面吗”她微微一笑“当然可以,我请你在我们学校食堂吃饭”。
看到女神的回复,我高兴地大喊一声,正要再说些什么,却被室友给推醒了。原来是梦啊,还吵到室友休息了。我半是失落半是羞愧。
就在六月中旬左右,各大夏令营都出结果了,我报的六个夏令营我只中了一个,就是南大。我真的要去南大了!
朝朝暮暮,日思夜想,终于有了一次机会。
女神发了一条朋友圈,她们班要去外地实习,时间正好和我去参加夏令营的时间重合了。苦笑之余,我拿出专业课的书本,开始静静复习。
NO.3 少年无畏的追梦路
火车轰鸣中,我到了六朝古都南京。找到酒店住下,我又把第二天的笔试面试流程都复习了一遍,然后早早休息。
南大工程管理学院的控制工程专业是先笔试后面试。
笔试
笔试给出了一篇英文的IEEE文献,题目是六大题。先翻译摘要,再结合现代控制理论知识答题。
李亚普若夫稳定的定理是什么;
SISO\MIMO系统是什么;
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的框架图,两种反馈的优缺点;
对人工智能,强化学习,深度学习的理解(需要示意图算例说明);
论文结果和意义。
这套卷子出的分外灵活,既考察了专业知识点,又考察了英文文献阅读学习能力。而且限时为两个小时,可以说是非常紧凑了,不过抓住重点快速阅读是可以实现的。
面试
南大的面试时间比较短,一个人20分钟以内。先给出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会根据简历问问题,再有抽专业课问题进行回答,最后还有英文提问。
我抽到的专业课问题是微机原理中的串行和并行通信的特点和优缺点,比较简单,抓住重点就行。
从南大教学楼出来,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林间栖泉般的平静。因为在没有考试之前把所有的情况都预演了一遍,然后不管笔试和面试,我都把我认为的重点得分点给表述出来,因此觉得也没什么遗憾了。
当然因为赶行程,我也没有去南大食堂尝一尝女神在朋友圈里曾经提到过的美食,坐在回校的火车上,我看到女神的新一条朋友圈,照片里她眸光清浅,有一种温温的娇,我默默点了个赞。
NO.4 跨越千里来看你
南大是9月28号凌晨录取的,27号的时候我已经收到了老师和我确认录取的邮件,所以28号很快就正式完成了我的保研历程。
看着推免系统上闪闪发光的南京大学这四个字,这一刻我的梦想实现了。
打电话给父母,父母说儿子厉害啊。打电话给女神,电话拨通,她说祝贺….电话这头我第一次感到由衷的舒心和愉快。
最后,从迷茫到焦虑到担忧,再到一切尘埃落定的从容,我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了更好的我。
想要站在女神身边这个想法激励我一直一直地向前,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也从未表白过自己的心意,可是我们总算在一个校园里了,未来很美好,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