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4+7”药品带量采购扩面对国内医药行业的影响

“4+7”药品带量采购扩面对国内医药行业的影响

阅读量:3797703 2019-10-26


提示点击上方蓝字订阅↑为企业成长贡献力量~
作者:和君咨询师 阚骜然
9月24日,国家医保局主导的新一轮药品带量采购扩面正式开标。当晚,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结果显示25个“4+7”试点药品扩围采购全部成功,拟中选结果公示一周后正式发布。这次药品的带量采购扩面开标作为助推未来“一票制”的猛药,无疑会对未来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价格竞争倒逼国内药企加速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这次药品带量采购扩面开标的最大特点就是各药企间的竞争激烈,药品中选价格下降明显。本次联盟采购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9%。从药品品类上看,不仅常规药品如氨氯地平片的报价低到4分钱一片,在重磅抗癌药上,价格战仍在继续,以吉非替尼为例,同样的规格阿斯利康报价为547元,而齐鲁制药则降至257元。
 
联盟采购的落地,标志着中国医药行业进入新常态,行业格局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跨国药企尤其是有着巨大成本优势的印度企业加入战局,使国内药企未来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仿制药的利润空间必然受到进一步压缩。在此次采购扩面开标中,部分药企提出的中标价只略高于成本,即使中标,盈利空间也相当有限。而在国家下决定降低药价的政策背景下,激烈的价格战将倒逼国内药企加速形成和扩大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价格竞争无疑会加速医药行业的整合。由于过去几年医药行业的火热,部分中小药企往往只需掌握一两款有价值的药品技术,瞄准一个阶段的市场需求,便可生存盈利。这造就了一段时间内国内药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使整个市场充满活力。但由于中小药企的实力有限,医药行业内部良莠不济的情况也在加剧,同时,受阶段性市场需求吸引而对某一款药物一拥而上的仿制,在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研发资源的低效和浪费。中国医药行业起步晚,根基浅,要想落实“健康中国2030”里的医药强国规划,只能力出一处,提高行业集中度,加速行业分工,将部分对于专利和原材料控制力低的中小药企逼出市场,整合下具有规模效应成本优势的行业巨头,去同跨国企业进行竞争。
 
另一方面要迎难而上加大研发,尽快让企业从营销驱动转向研发驱动。此次采购扩面的非唯一中标规则下,让原研药企重新赢得机会。考虑到国内患者的基数和随着可及性提高而获得的扩容市场,即使过去放弃中国市场的原研企业也修改了自身战略,如辉瑞、诺华这样的跨国原研药巨头已经分别成立普强、山德士,战略性重启在国内的普药运作。这无疑也是注射给国内有性有志走原研药发展道路的企业的一针强心剂。让企业在价格战中生存积累力量,再通过研发形成技术优势,跳出价格肉搏的战场,产业升级,真正走向医药产业的深水利润区。
 

点击“阅读原文”可与我们互动奥~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