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Diabetes:上海药物所发现靶向线粒体功能调节治疗糖尿病新策略

Diabetes:上海药物所发现靶向线粒体功能调节治疗糖尿病新策略

阅读量:3797756 2019-10-26


 提示:欢迎点击上方「PaperRss」↑关注我们!
线粒体解偶联剂,2,4-二硝基苯酚(2,4-dinitrophenol,DNP)于上世纪30年代用于临床治疗肥胖症,却因DNP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伴随体温升高、高乳酸血症甚至死亡等严重副作用而被撤市。DNP的问世证明线粒体解偶联剂在糖脂代谢综合症的积极作用,但研发安全有效的线粒体解偶联剂应用于代谢综合症的治疗是药物研发领域面临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发现新颖机制的线粒体调节剂,应用于代谢综合征的改善与治疗【1-6】。李佳研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汤杰/杨帆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联合丙酮酸氧化代谢活性的线粒体解偶联剂不仅可以改善糖尿病小鼠上的高血糖症,还可以免除小鼠因线粒体解偶联作用所致体温异常升高、乳酸释放过多甚至死亡等副作用。研究团队通过建立线粒体解偶联活性、乳酸释放以及丙酮酸脱氢酶活性(Pyruvate dehydrogenase,PDH)评价体系,发现兼具线粒体解偶联活性和增强PDH活性的双功能小分子化合物6j,糖尿病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葡萄糖耐受能力、胰岛素抵抗以及肝脏脂质异位累积显著改善,且未发现由于解偶联活性导致的体温升高和血浆中乳酸过多等副作用。该研究工作为发现安全有效的线粒体解偶联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被同期评述文章誉为 “一石二鸟”降糖策略。


该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Diabetes,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药物所李佳研究员和李静雅研究员以及华东师范大学杨帆教授共同指导,药物所在站博士后蒋昊文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上海市科委基金、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的资助。特别感谢耶鲁大学杨晓勇教授、美国密歇根大学林建谍教授和芮良优教授、上海药物所黄敏研究员对该项研究的指导和帮助。
  全文链接: https://doi.org/10.2337/db19-0589

  (A) DCA和DNP联用提高DNP在正常小鼠上的生存率;
  (B-C) DCA和DNP联用降低DNP引起的乳酸脱氢酶和乳酸的释放;
  (D) DCA和DNP联用降低DNP导致的体温升高;
  (E) DCA和DNP联用进一步提高高血糖小鼠的葡萄糖清除能力;
  (F) 双功能小分子化合物发现体系
  (G-H) 糖尿病db/db小鼠多次给予6j后降低空腹血糖、提高葡萄糖耐受能力以及改善胰岛素敏感性。DCA:二氯乙酸,PDH激活剂;STZ:链脲佐菌素。
【延伸阅读】
1.A High-throughput Assay for Modulators of 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Identifies a Novel Compound with Beneficial Effects on db/db Mice. Diabetes. 2010, 59:256-265.
2.A Novel Chemical Uncoupler Ameliorates Obesity and Related Phenotypes in Mice with Diet-induced Obese by Modulating Energy Expenditure and Food Intake. Diabetologia .2013, 56(10):2297-2307.
3.Novel Small-Molecule PGC-1α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With Beneficial Effects on Diabetic db/db Mice. Diabetes.2013, 62:1297-1307.
4.Azoxystrobin, a Mitochondrial Complex III Qo site Inhibitor Exerts Beneficial Metabolic Effects in Vivo and in Vitro. BBA - General Subjects. 2014, 1840:2212-2221.
5.2-(3-Benzoylthioureido)-4,5,6,7-Tetrahydrobenzo[b]Thiophene-3-Carboxylic Acid Ameliorates Metabolic Disorders in High-fat Diet-fed Mice. Acta Pharmacol Sin. 2015, 36(4):483-496.
6.Berberine promotes the recruitment and activation of brown adipose tissue in mice and humans. Cell Death & Disease, 2019,10:468.
来源:国科大,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往期文章精彩推荐:(直接点击浏览)
Progress|植物与动物
1 植物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的重大突破:“中科发5号”及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选育成功及大面积示范应用
NAR|中科院梁承志研究组开发水稻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
The EMBO Journal|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丁兆军教授团队揭示生长素信号调控根尖干细胞稳态的新机制
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陈凯杰教授团队在《Science》杂志发表重要科研成果
Nature:南京大学史壮志团队在碳氢硼化领域进展
Autophagy| 稻瘟病菌也会“镇压叛乱”:张正光课题组揭示稻瘟病菌控制致病力新机制
Cell:中国科学家揭示肝癌发生机制,为个性化诊治及预后提供新策略
浙大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有杂草竟然正在COS水稻
Nature| 生命学院柴继杰课题组揭示一类全新的植物肽类激素被受体识别的分子机制
Nature plants:基因组编辑技术克服土豆育种自交不亲和难题
NAR|中科院梁承志研究组开发水稻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
Nat Commun黎家课题组在植物调控花粉发育的研究领域
Nat Commun|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宏伟课题组和俞立课题组合作报道微丝骨架调控自噬溶酶体再生的新机制
PLoS Biology|肖晖课题组发现DC调节CD8+ T细胞应答新机制
Genome Biology|研究发现poly(A)尾中鸟嘌呤含量调控翻译的新机制
《科学》发表上海院士团队成果:基因编辑技术进军材料领域,构建智能响应水凝胶体系
《Science》今晨发表同济刘志飞教授团队南海研究新突破,发现粘土矿物控制有机质的长期保存
Nat Genet|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抗纹枯病基因,为作物抗纹枯病提供标靶
Cell Reports:日本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小麦特性,让麦穗遇雨不易发芽
PNAS: 南京农大研究发现:来点光照,水稻对稻瘟病菌免疫力就能提高
深圳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Nature发文,揭示植物如何感受盐胁迫
JEB| 植物所发现泛素修饰调控植物类黄酮合成的分子机制
Nature Plants|日本研究人员首次成功编辑了植物线粒体DNA
2 动物
Cell:邵峰实验室利用沙门氏菌效应蛋白揭示V-ATPase-ATG16L1介导异源自噬的分子机制
Nature:“先导编辑”技术突破“基因魔剪”局限:提高突变修正率
iScience|陈春来课题组揭示CRISPR-Cas12a蛋白复合体切割双链DNA的动态调控机制
Nature:“先导编辑”技术突破“基因魔剪”局限:提高突变修正率
Nature Cell Biology|科学家揭示RNA甲基化调控实体瘤膀胱癌发生机制
Nat Communi|研究揭示干细胞维持年轻态的表观遗传机制
北京化工大学《Science》:磁铁不再是坚硬的固体,也可以是流动的液体!
Nature Medicine发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团队多囊卵巢综合征最新研究成果
Plant Cell:李传友研究组在茉莉酸信号转录调控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川农预防兽医学博士生在《PNAS》发文解析大肠杆菌激酶蛋白活性调控机制
Nature| 为中山大学点赞,开发新技术,大规模杀蚊子成为了现实
Science:利用基因共同进化揭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郑大一附院与清华合作科研成果在《Science》上发表
Nat. Communi| 中科院广州生物院首次在猪上实现多位点单碱基编辑
Plant Cell :版纳植物园发现DELLA-ICE1-ABI5转录复合物 调控植物ABA激素信号转导及种子萌发机制
Plant and Soil:华南植物园揭示氮磷交互作用对陆地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机理
《发育》蜗牛上基因编辑证明Lsdia1基因调控蜗牛壳右卷
Nature:俄罗斯计划耗资17亿美元开发30种基因编辑动植物品种
Plant Physiol: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糖基化和磷酸化修饰介导小麦开花的新机制
miRNAs调控R基因参与植物抗病反应综述文章(ANNU REV PLANT BIOL)
《自然·遗传学》研究人员发现与西红柿味道有关基因,有望培育更好吃的西红柿
Nature: 维生素C参与产生一种全新的DNA修饰
Plant Physiol:植物所科研人员揭示糖基化和磷酸化修饰介导小麦开花的新机制
Science:白洋研究组与John Innes Centre合作揭示拟南芥三萜化合物对植物根系微生物组的调控规律
Cell:微生物所高福团队破解基孔肯雅病毒入侵机制
重磅|世界顶级学术杂志《Nature》推出中南大学特刊
Cell: 科学家揭示环形RNA在天然免疫中的重要功能
Nature:调控植物生长的“秘密通道”
Nature:忘了影响因子吧,还是颠覆因子更有用
Cell Reports: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关节炎“特效药”,竟是个“返老还童”蛋白
Cell:十年一剑!施一公团队发文报道最高分辨率剪接体结构
中国学者2月28日同时发表6篇Nature
中国、华人学者CNS发表生科论文统计:施一公52篇最多,颜宁第6!
Science: 不再只有ATCG!科学家新扩充了生命的遗传密码:ZPSB
Nature:大团队渐进发展,小团队颠覆式创新
Science公布:全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
颠覆教科书的工作:《Science》揭示DNA复制叉的“T”形结构
Science:“垃圾DNA”不“垃圾”
Nat Commun.:用CRISPR精确遗传控制害虫
PNAS论文引争议,中日学者撰文质疑
Nature重磅:吃点“糖”,肿瘤就停止生长了
无模板CRISPR-CAS9基因编辑!|David Liu 最新《Nature》

本公众号:PaperRSS (欢迎关注)


温馨提示:
    为方便PaperRSS粉丝们(目前人数 3W+)科研、就业等话题交流。PaperRSS微信公众平台特建立了全国博士就业交流群。群成员主要为美国、欧洲、日本、清华北大、中科院名校、地方大学硕博在读生以及企业经理,HR;涉及各学科领域方向。欢迎各位加小编微信号(IGDB2010)申请加入。PaperRSS为你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科研、就业交流圈,PaperRSS与你一起扬帆起航。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姓名-单位-研究方向;此外,若高校或科研单位、企业(含博士后)想在此平台发布博士、博士后招聘、推送实验室最新科研成果等信息,可以后台联系小编,微信号同上。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