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虾稻连作”被他搞出新名堂......

“虾稻连作”被他搞出新名堂......

阅读量:3802688 2019-10-26




小龙虾养殖人数快速增加
小龙虾的收购价格有所回落
怎么办?
藕池镇的他开动脑筋
搞起了创新

1
从“养虾”到“养蟹”
数年前,藕池镇合新村致富带头人李红兵所在的合作社流转了10户贫困户的土地进行“虾稻连作”。今年来,小龙虾的销售情况不是很理想,怎样才能进一步提升收入水平?李红兵经常琢磨这个问题。
在一次外出考察中,他发现螃蟹养殖很有前景,而合新村生态环境优良、水资源丰富、温度适宜,具备养殖螃蟹的良好条件,几经商议后,李红兵决定将螃蟹特色养殖产业引入合新村,利用已经挖好的虾田进行试养殖。

1
试养螃蟹喜获成功
没想到,试养初期螃蟹就出现了死亡情况,李红兵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到养螃蟹比养龙虾的水质要求更高,为改善水质,他加大了水草种植,水质好了,螃蟹个头长得更大了,李红兵喜上眉梢。但他发现新的问题:每次去田里查看,螃蟹的数量还是与预期不符。
又没有死蟹,螃蟹的数量怎么还是减少了呢?针对这个问题,李红兵开始每天分三个时间段在田里巡查,终于发现了原因:田边用于围龙虾的围网围不住螃蟹,总有螃蟹“越狱”了。对此李红兵加高了围网的高度,将螃蟹们老老实实困在网内。

后期试养加高围网高度
初期试养时的低矮围

通过李红兵的细心养殖,今年5月份试养了3万多元的蟹苗,在10月份丰收时收回了所有成本。


对这个收成李红兵非常满意:第一次试养在出现死蟹和外逃蟹的情况下,还能收回成本,这让他对螃蟹养殖充满信心。明年他将扩大螃蟹的养殖规模,从龙虾螃蟹混养转为螃蟹精养,这将大幅度提升田的每亩收入,也将进一步带动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的贫困户增收。
(通讯员:黄奕)
大家都在看
 扩散!南平大桥通车啦......
 南平镇发现两座明代古墓!
 快来看看,高“颜值”的她!
 紧急关头!他们跳进水里......
 央视40分钟大片,向世界推介了公安…
 从《成都》到《公安》一首歌的距离…
 堪比央视大片,新版《性灵公安》强势来袭
公安新闻网官方微信
公众号ID:ganews-tv
投稿邮箱:1812499141@qq.com
新闻热线:0716-5226878
编辑:杨琪     责编:何祖清       策划:陈坤
喜欢本文,请点这里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