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1370个整治项目完成率逾九成,桂城实现家门前的蝶变|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⑤​

1370个整治项目完成率逾九成,桂城实现家门前的蝶变|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⑤​

阅读量:3802690 2019-10-26



凤鸣社区北区一个破旧杂乱的厂房
变身为北区村渔业文化馆

▲凤鸣社区北区破旧杂乱的厂房改造前

▲改造变身为渔业文化馆(上图来源三山新城)
原本缺乏基础配套设施,周边厂房、商铺外立面破旧的天富科技城被打造为集生产、研发、办公、应用、生活于一体的都市型产业园区……
今年,桂城街道“十年百万图环境整治工作”改造10个重点项目,多处迎来大变身。
自2017年南海启动“党建引领网格直联推动环境整治建设‘家·南海’——南海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简称“十年百万图行动”)以来,广大社区、经济社成了这场生态环境保卫战的前线冲锋队,而群众则是强大力量,一场全民参与的环境整治保卫战在桂城打响。
截至目前,桂城今年需整治的1370个项目已完成1285个,完成率达93%,其中街道10个项目已完成90%,村(社区)430个项目已完成98%,经济(联)社930个项目已完成91%,余下项目将在今年内完成整治。
主题整治项目与发展方向结合
今年,南海区继续启动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桂城街道积极响应,街道、社区、经济社三级共提出1370个环境整治项目,其中街道10个重点项目涉及村级工业园改造、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水环境提升、教育强镇、市政建设等方面,覆盖面广,资金投入大。
今年桂城街道在确定整治提升项目过程中,注意与全区、桂城近两年的高质量发展方向相结合,根据群众反映迫切的热点,重点关注村级工业园改造、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水环境提升等整治项目。

▲桂城叠南圣堂村。珠江时报实习生 廖明璨 摄
叠南圣堂农村小型污水装置项目是其中一个例子。
叠滘龙船漂移赛被称为中国龙舟赛“F1”,而叠南社区圣堂村河涌则是叠滘龙舟四赛道之一的L赛道,精彩的赛事每年都会吸引大批观众围观。

▲桂城叠南圣堂村。珠江时报实习生 廖明璨 摄
经多年整治,叠滘龙船赛道河涌水质已有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改善水质,力争尽早水清岸绿,桂城深入分析河涌状况,发现部分区域截污不完善,污水直排进河涌;另一方面因雨污未分流,下大雨时雨水、污水溢流进入河涌,导致治水效果不显著。
很快,这样的困局将被打破。桂城投入600万元(含5年运营),在叠南社区圣堂村设置了一个地埋式净水装置,该装置将处理村周边区域每日200吨生活污水。经过处理,排入河涌的污染物将大幅减少,有利于河涌生态恢复。

▲桂城叠南圣堂村中工作人员正在调试污水处理装置。珠江时报实习生 廖明璨 摄
“考虑到圣堂村周边无法直接接驳污水管网,我们因地制宜,在开阔地面设置地埋式净水装置,就近处理生活污水,从源头上截污。”桂城街道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梁少锋介绍,装置面积约240平方米,在装置上方地面上建设了一个供村民休憩的小公园,在处理污水之余不占用公共用地。这样的做法也获得了南海区有关部门的认可。“现在水质变好了,大家更加爱护环境。”圣堂村村民孔祥津说。
项目的顺利推进,与桂城街道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环境整治提升的良好氛围密不可分。一直以来,桂城街道通过党组织驻点直接联系群众,充分调动街道职能部门、社区、经济社,以及党组织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十年百万图行动。“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可以有效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建设进度和资源投入。”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立足党建平台开展环境整治
在桂城街道映月湖公园,三五成群的市民正在休闲散步,路旁有繁花绿树,一侧的湖水清澈透明,粉黛乱子草花在水中开得正艳,显得生意盎然。

▲映月湖公园。珠江时报实习生 廖明璨 摄
今年年初,桂城街道借着推进十年百万图行动的契机,投入约650万元开展治理“三部曲”:底质改良、水体原位净化及水生态系统重建、湖泊景观提升,让映月湖的水环境来了个“大变样”。
映月湖公园变美过程只是桂城街道生态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今年,桂城街道共有1370个地方像映月湖公园一样接受了“整容”。桂城街道通过每年在街道、社区、经济社和社会等广泛征集、评选并公布反映群众环境热点诉求的图片,用一年时间彻底整治,到次年同期,在同一地点、同一角度拍摄图片进行整治前后的对比,镜头定格,见证蝶变。

▲映月湖公园。珠江时报实习生 廖明璨 摄
“我们通过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共同推动环保问题的整改。”桂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展示整治成效、评价整治效果,推动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与去年相比,项目完成进度上也有很大提升。”相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目前已完成1285个项目,其中街道级10个项目已完成9个,社区级430个项目已完成423个,经济社级930个项目已完成853个。
接下来,桂城会继续立足于党建引领大平台,对桂城街道内环境整治项目实行强化管理,加强对街道整治项目的整治进度监管和整治后状态信息动态更新,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以高强度、高密度、全区域开展环境整治。
案例特写
映月湖公园:“水下森林”景美人悦
“映月湖公园环境真的改善了不少,大家评价都挺好的。”市民刘伯住在映月湖公园附近,每天下午5时左右,刘伯都会到公园散步。让刘伯惊喜的是,这段时间,映月湖的“颜值”又高了不少,不仅步行道两旁多了绿植,湖水更清澈了,鱼也多了。

▲映月湖构建了一个“水下森林”生态系统,水质明显改善,景色更加迷人。珠江时报实习生 廖明璨 摄
映月湖景色越来越美,这得益于桂城街道开展映月湖公园水体生态修复项目,构建了一个“水下森林”生态系统。
“映月湖以人工湖泊为主,存在水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弱等问题,湖内部生态系统比较单一,引入‘水下森林’建设有助于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桂城环保办工作人员介绍,水下绿化改造的第一步是通过微生物制剂进行底质改良,随后种植以矮生四季常绿苦草为主的沉水植物,构建60多亩(约43000平方米)的“水下森林”;第三步,配以微生物调控、人工复氧、水动力改善等辅助措施,适量投入多品类的水生植物、底栖动物、鱼类,以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

▲映月湖公园。珠江时报实习生 廖明璨 摄
经过半年的成长,一个巨大的“水下森林”在湖底悄然生成,如今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湖内的各种沉水植物蓬勃生长,水草摇曳、鱼翔浅底,水清草靓景美人悦的美丽画卷正缓缓铺开。
“公园变得很漂亮。”市民陈丽芬对映月湖公园变化赞叹不已,还拍了许多照片发朋友圈。
往期回顾
●已完成整治项目19794个,南海更靓了|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①● 已整治5000多个环境项目,狮山现更多靓丽风景线|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②●环境整治完成率达92.4%!丹灶“颜值”大升级,村民齐点赞|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③
●环境整治点任务已完成94%,大沥村容村貌换新颜|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④
点亮让更多人看到!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黄婷 通讯员 葛伯权
图:珠江时报实习生 廖明璨
编辑:雷彬 见习编辑:柳陈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