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震林,1902年出生于湖南省攸县城关镇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11年谭震林入私塾学习,两年后,在书纸店当学徒,并广泛阅读了进步书籍,从而接受了革命思想。20年代初期,在攸县、茶陵组织发动两次工人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谭震林是江南抗日根据地的开拓者。1938年先后任新四军第二、三支队副司令员,1940年将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一、二支队合并组成江南抗日义勇军司令部,自任司令员兼政委,1941年任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委、苏南区党委书记,1942年调任新四军第二师政委兼淮南区党委书记。1944年,率部解放淮安、宝应以东广大地区。(下图中间是谭震林)
解放战争时期,谭震林在1947年任华中野战军第一副政委,指挥内线“兵团”取得胶东战役的胜利。1948年,同许世友指挥发起胶济线西段战役、潍县战役、兖州战役、济南战役。随后,同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组成总前委指挥淮海战役,亲率3个纵队胁迫国民党冯自安部起义,并与兄弟部队全歼黄伯韬兵团。1949年,谭震林出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时华东野战军改称解放军第三野战军,谭震林任三野第一副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谭震林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省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并主持华东局工作。1956年当选为党的八大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1973年至1977年间,谭震林先后当选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在十二大上,谭震林主动退居二线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中顾委副主任。1983年9月30日在北京病逝。
谭震林的第一任夫人是蒋秀仙,她是一名老红军、老党员,他们是在井冈山认识的,在战火中相爱结婚。遗憾的是两人才一起生活半年多,蒋秀仙便含冤被害。当时王明推行“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丈夫在前线,妻子却被诬为“第三党”而遭秘密杀害。
谭震林的第二任夫人是葛慧敏,原名田秉秀,1919年出生于蒙城县岳坊镇田桥村。她出身富商家庭,从小聪明伶俐,父母视若掌上明珠。8岁入黉宫小学读书,1927年考入怀远县淮西中学,1930年去上海同济医院学习护士。1932年淞沪抗战中,她积极投入战地救护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3年考入上海仁济高级专科学校。1936年,她还在上海仁济医院雷斯脱实验室学内科的时候,受当地地下党的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她决心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便毅然投笔从戎,奔赴西安,参加八路军办事处学兵队和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4月转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新四军战地服务团,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6月,与时任新四军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结婚,更名葛慧敏,随母姓。她在1994年逝世。他们一共生育有三男三女六个子女。
“二月逆流”后,谭震林被当作为“黑干将”,被送往桂林。这六个子女被一个一个地逐出了北京城。后来,这六个子女也都学有所成,都是从事科技方面工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长女谭泾远、儿子谭晓光。
长女谭泾远,六个孩子中的老大,她是1940年出生在安徽省泾县云岭,出生之后送到上海寄养,远离泾县,因此取名“泾远”。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生理与化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国防部五院,后在第七机械工业部一分院七·三所工作,1980年调至中国科协,1992年任综合计划局(后为计财部)局长,2000年退休。丈夫虞大江是父亲在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江华的儿子。
儿子谭晓光,1952年出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1989年——2002年在北京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从事气象应用软件开发。后来担任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技术首席,2006年在应用气象学报发表文章《数据仓库在预报决策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