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以前,马云说,“未来十到十五年,传统制造业的痛苦将远超今天的想象”,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技术的企业,将全部步入失败领域”。如今,智能制造已成为了全球工业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抓手和重要趋势,在国家政策支持下,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加持,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
在上期【产业故事】中,华夏幸福助力舒城产业新城的智能制造企业创下了诸多奇迹。今天,让我们深度了解,在华夏幸福打造下,舒城产业新城将如何主动出击,撬动生产方式变革,使传统制造产业“老树发新芽”。

向“智造”要活力
Q&A
智能制造是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发展的趋势,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如何看待当下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机遇?

首先,我国正处于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时间窗口,产业发展面临绝佳机遇。智能制造热潮持续升温,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大机遇。
其次,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效果良好,大规模推进指日可待。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初步形成,关键领域实现突破,试点示范成效明显,开放合作不断拓展。在国家层面实施了305个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近30%。
最后,智能制造场景技术多元化,市场分割性强,企业有较好投资切入点。智能制造的形式和手段多种多样,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差别很大,即使同一行业中相似的企业,也有可能从不同的环节开始,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市场分割性强,投资机会众多。
相比一般的制造业,智能制造的特殊性在哪?
智能制造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结合新的制造工艺和材料,贯穿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各个环节,是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综合集成与创新,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优化自决策和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与特征。
相比一般制造业,智能制造是加入众多现代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的产物,科技含量高,上下游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大,企业利润高。普通制造业向智能化的转型是国之大计,也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服务添助臂
舒城打造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的优势是什么?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制造业发达地区。这些企业在选址上,对高效的交通、丰富的创新资源、完备的产业链配套和人力资源等都有着更高要求。
合肥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从核心零部件制造到系统集成应用的产业体系,拥有中科大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合工大等研发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以及巨一、欣奕华、科大智能等龙头企业。部分重大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已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形成智能制造研发、设计咨询、核心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安装调试、投资运营等全产业链的完备体系。
就舒城产业新城而言,紧邻合肥,地理位置优越。其可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同时主动承接合肥中心城区的产业外溢,与合肥现有的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形成“互补链”。
同时,政策优惠,当地政府重视。当地政府针对制造行业升级十分重视,全面拓展经济开发,可借助优惠的招商政策和全面的企业服务,吸引龙头企业落户。
此外,目标明确,产业基础扎实。舒城目前已有包括中鑫、宏泰、华昌在内的7家模具研制生产企业在建,舒城产业新城可结合本地与合肥主导产业需求,引入相关企业,丰富模具制造产业链。此外,中山百富、模具城、联科表面处理园等可以为企业落户提供配套服务。
更重要的是,经验丰富,产业服务完善。华夏幸福专业的前、后端产业团队为开工投产提供一揽子服务;已建成使用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开工投产。

舒城产业新城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主要聚焦哪几个环节?
前期发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组装集成,中期发展关键零部件生产,未来发展系统软件、装备研发,打造完整的智能制造产业链集群,构建智能制造生态圈闭环。
在此基础上,华夏幸福如何通过产业服务、产学研创新驱动等方法,为舒城制造业企业锦上添花?
作为中国领先的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合作区域打造先进产业集群。
公司建立了“孵化器-加速器-专业园区-产业新城”的产业培植链条,通过孵化器、校企合作平台、研发机构等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速成果转化,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成果落地产业新城。

合肥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全国知名的高等院校,舒城产业新城紧邻合肥,方便与高校紧密联系,未来也将建立定向研究合作平台,帮助合肥的高校(中科大、合工大)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在产业服务方面,对涉及项目落地和生产运营的土地、环保、规划、消费、税务等审批事项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企业在招工、建设、融资、创业场所和启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全方位服务。
对于苏州阿斯米特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来说,受舒城产业新城产业环境吸引而来,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正满足其发展需要,成为其落户的主要因素。

打造“智造之城”
华夏幸福计划如何助力舒城实现“舒城智造”走出安徽,走向全国?
未来,华夏幸福将为舒城坚持龙头引领、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策略,同时,紧抓产业发展等位承接机会,力争使舒城成为沿海沿江产业内迁和国际产业分工中的重要枢纽。
在华夏幸福的积极推动下,随着远信重工、坎蒂尼精工等一批装备项目陆续签约落地投产,舒城产业新城的产业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

▲华夏幸福为坎蒂尼精工项目安排的过渡厂房
华夏幸福将坚定不移的围绕打造产业链配套完善、上下游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目标,不懈努力,不断提升舒城产业新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夯实舒城依托长三角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实力,推动“舒城智造”走出安徽,走向全国。
往 期 回 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