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不为人知的诺贝尔
诺贝尔这一名字在世界上几乎是家喻户晓,这不仅因为诺贝尔在化学化工发展史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为了促进科学的发展而设置了世界瞩目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奖科学家得到的不仅仅是奖金,更重要的是荣誉,是为全人类的科学财富作出贡献的自豪。诺贝尔科学奖的精神光芒四射,诺贝尔是怎样一个人?他在化学化工发展中作出了什么贡献?这可能是许多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的。那么请跟随小编来进一步了解一下。
没有学历的诺贝尔
一提到学历,许多同学可能猜想像诺贝尔这样的大发明家,必定有很高的学历。其实不然。阿尔弗里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勤奋的家庭。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机械师、发明家。由于经营不佳,在瑞典屡受挫折,就在小诺贝尔出世的前一年,一场火灾烧毁了他家的全部家当,生活完全陷入穷困潦倒的境地,靠借债度日。为躲避债主上门,伊曼纽尔只好单身离家出走,先到芬兰,后到俄国谋生。
诺贝尔的两个哥哥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也站在街头巷尾卖过火柴,以便赚几个钱帮助维持家庭生计。诺贝尔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体弱多病,全靠母亲的精心照料,才活了下来。由于健康不佳,他的童年没有象别的孩童那样调皮、活泼和欢快,当别的孩童们在一起玩耍时,他只能充当一个旁观者。童年生活的这一遭遇使得他的性格比较孤僻、内向。到了8岁他才上学,只读了一年。这是他受过的唯一的学校教育。
不屈不挠进行发明创造
不屈不挠进行发明创造多年跟随父亲研究炸药、鱼雷,使他的兴趣很快从机械方面转到应用化学。早在1855年曾担任他化学教师的津宁教授告诉过他:化学家发现了一种无色油状液体硝化甘油,它具有猛烈的爆炸性能,由于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炸,故不易控制,无法应用。诺贝尔和他父亲都深信硝化甘油具有发展前景,因而他们分别在俄国和瑞典研究它。
研究的道路是不平坦的。1864年9月3日,试验中发生了硝化甘油的爆炸,他们的实验室被炸成一片废墟,诺贝尔的五位助手,包括他的幼弟埃米尔都被当场夺去了生命。诺贝尔因当时不在实验室而幸免于难。他父亲也因这一沉重打击,悲伤过度,得中风而半身不遂。这次爆炸事放还使住在周围的居民对他们的试验更加恐惧,纷纷要求政府当局封闭这一实验室,有人甚至直接告诫诺贝尔,不准他在市内做试验。究竟该怎么办?
诺贝尔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他以不屈不挠的勇气把试验设备搬到郊外马拉湖中一艘平底船上,继续研究。经过百多次的试验,他终于发现运用雷酸汞可引爆硝化甘油。雷酸汞对震动非常敏感,受到冲击或摩擦能立即引起爆炸。发明了装有雷酸汞的雷管终于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难题。这一发明可以说是爆炸科学中一次重大突破。
没有谁是生来的天才,正是通过刻苦、持久的自学,他们才逐步成长为科学家、发明家。小编希望同学们也有“诺贝尔”精神,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刻苦努力!
图/网络
文/网络
排版/王祥玉
审核/张乐瑶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