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
农历九月廿六
FIRST FROST
二十四节气
降
一朝秋暮露成霜
几份凝结几份阳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意味着即将进入冬天。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霜降养生小常识◆◆穿衣原则
1、多备几件,随增随减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脱勤着”,添衣与否应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决定,不宜添得过多,以自身感觉不冷为准。建议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随增随减。
2、穿化纤类衣物,避免静电。秋季风干物燥,容易发生静电。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受静电影响使病情加重或诱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发生。因此,在干燥季节,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必要时可用加湿器,对于老年人,应选择柔软、光滑的棉织或丝织内衣、内裤,尽量不穿化纤类衣物,以使静电的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防寒保暖的重点部位◆◆暖脚
暖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许多经络的路线都起源于脚,尤其是脚腕以下部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脚部都有对应的反射区,刺激或锻炼脚,就能通过经络给全身器官以积极有益的影响。每日热水泡脚20分钟可以有效疏通足部筋脉。霜降之后,天气明显转凉,女性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不要再穿船形鞋和薄袜,改穿能遮盖脚面的鞋或靴子,以使脚部保暖,才会对风邪有一定抵抗力。过度秋冻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暖肩
肩膀是容易被忽视的受凉部位。秋冬缩在温暖的被窝里,但是只要露着肩膀,就会觉得很冷,如果不理会它的话,第二天起来肩膀立马就会变得又疼又酸,这其实就是肩膀受凉受寒引起的。霜降时节要注意保持肩部暖和,不要穿露肩衣服。
暖腹
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露脐服装不要再穿了,无论室内温度多高,晚上睡觉也要盖好被子,不要露出腹部,否则受凉轻则腹泻腹痛,重则引起肠炎。
暖颈
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位置。很多人一换季就会咳嗽,嗓子发炎,其实主要根结在脖子。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肺部症状的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所以,霜降时节,一条温暖的围巾可以说是老少皆宜,人人适用。
暖膝
很多女孩子在秋冬季节仍然短裙露膝,其实这是对膝关节的一种伤害。由于关节周围的末梢神经对温度和气压变化特别敏感,因此受凉以后,会导致周围的血液循环变差,局部毛细血管和组织发生了变化,释放出一些炎性物质,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进而引发关节炎。因此年轻人要注意多运动,保持膝关节温度,不轻易露出膝关节。
◆◆节气习俗◆◆吃柿子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