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0月25日我院在C402举行了一场关于泰国汉语传播研究,兼谈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方法的讲座。该讲座由江宇豪博士主讲,钟舟海老师、李火秀老师、王晓明老师和我们17、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同学们到场聆听,同时我们还有幸邀请到了赣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部分老师和同学与我们一起交流学习。
主讲人简介:
江宇豪,男,江西理工大学国际汉语系教师,博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为国际汉语教学,汉语国际传播,二语习得,会话分析。
01
泰国与汉语
泰国,一个与汉语邂逅的国家。汉语走进泰国从处于“非法状态”到发展缓慢再到传播迅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是全球汉语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
02
泰国汉语的传播
明朝,华人开始大规模移民泰国。
拉玛一世时期,曼谷出现唐人街和华人商业区。
1908年,中华会馆在曼谷开办了第一所华文民校——华益学校。
1921年,华校的开办合法化。
1933年,泰国政府强化民族思想,汉语学习进入低谷。
1946年,再次出现移民热潮,这一时期成为汉语教育的黄金时期。
1947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各种因素,汉语发展停滞不前。
1975年,中泰两国建交,积极推动汉语教育的振兴,汉语逐渐成为泰国拓展国际经贸的重要途径之一,汉语人才需求逐步扩大。
1999年,泰国政府已把汉语列为大学入学考试的选择科目之一。
03
泰国汉语快速传播的经验
1.对中国高度信任,积极推广汉语并接纳中国文化。
2.站得高,看得远。积极着手汉语教学顶层设计。
3.积极推动汉语教学进入主流教育体系。
4.投入大量经费解决汉语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5.与中国紧密合作解决汉语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6.名校名人引领,助推汉语教学热潮。
04
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启示
1.加强顶层设计。
2.争取政府支持。
3.汉语传播与国际经贸发展。
4.中外合作。
5.国家汉办。
05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方法
根据吴应辉教授《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我们总结出以下方法:
1.宏观系统分析法。通过锁定汉语传播系统及目标,深入研讨,获取相关资料,再进行汉语传播的系统要素分析、环境分析、资源分析、以及系统运用体制分析,最后再进行大系统分析。
2.全球视野比较法。放眼全球,分析异同,互相借鉴,积极比较。
同学们在听了江宇豪老师的精彩演讲后,纷纷踊跃发言提问.............
交流与探讨
答疑解惑
如果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应从哪些方面去考虑?
江宇豪老师:首先要立足自己的状态,例如:资源、教学对象关注点、教学模式等。其次可以进行一些长期的跟踪,做一个个案研究。
汉语教学是否需要将华人与泰国人分开教学?
江宇豪老师:两者都可行。由于他们的水平差异和认同感的不同,若分开教学的话,华人学习相关内容的接受程度更高;若混合教学则需要综合考虑学生汉语水平的的高低。
在汉语教学当中,若由于语言差异较大,对汉语拼音等的掌握困难,是该教会为止还是点到为止?
江宇豪老师: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的老师认为应逢音必纠,强调字正腔圆;也有些老师认为学习语言是一种交流,只要不影响交流,稍微发音不准也是可以接受的。
心得体会
之前听说我们学校的孔子学院在巴基斯坦,就特别想去那边看看。今晚,又在江老师的讲座上学到了许多在泰国的汉语传播的历史和文化,并对这个幸福度很高的国家产生了新的看法,心里突然想着:能去这个国家看看就好了。谢谢江老师的讲座,让我有了更多的兴趣,想要走出去传播我们的汉语文化。
——汉语181 童琴
江博士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真的很儒雅!这次的讲座,向我们介绍了在泰国汉语传播的发展趋势,这对有出国意向的同学们有直接的受益,更了解便会更热爱。汉语传播,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展示大国形象的桥梁和纽带。很感谢江博士的精心讲解,让我们对这些前沿动态更了解,通过泰国这一个案分析,我了解到国际汉语教师需克服文化不适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不忘初心,感谢老师的指导与答疑!收获颇多!
——汉语171 林金金
END
编辑/排版:陈涛
指导:柳 紫 霞
审核:钟 舟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