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城市焦虑?这场沉浸式展览你必须体验!

城市焦虑?这场沉浸式展览你必须体验!

阅读量:3820745 2019-10-26


展览地点:上海自然博物馆B1临展厅
展览时间:10月18日—11月10日(开馆时间:9:00—17:15)
指导单位: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组委会
主办单位: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上海市静安区科学技术协会
合作支持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世博会博物馆、世界自然基金会、Floating Sound Lab浮音实验室等
*展览免费,入馆需自行购买门票
晚上8点的城市夜晚,
你会听到什么声音?
汽车的轰鸣声?
广场舞的音乐声?
键盘的飞速敲打声?
地铁的报站声?
孩子的哭闹声?
......

深秋的夜晚有一种声音已经悄然逝去......
夏日在草丛间欢唱的鸣虫们,完成了它们的繁衍任务,逐渐从这个世界销声匿迹。
也许整个夏天过去,你也并没有注意过它们。
现在你还有一个机会,能够了解它们,聆听它们!
“夜听虫吟”——2019我的自然百宝箱展览已经开幕啦!
尝试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去感受另一个世界的声音吧!
— 斗蟋先生的晚8点 —
3D沉浸式声音剧场


在这个沉浸式声音剧场里,你将化身一只普通的小虫,进入蟋蟀、螽斯和蝉的世界,20几种叫声在耳边渐次齐鸣。
这些声音来自全国各地,上海、云南、武汉、南昌、黄山、南京、无锡、宁波、杭州、香港......不同地区的小虫子们以另一种方式聚集在了这个小小的房间里。
这些声音采用了当今世界前沿的3D空间音频技术,40只音响让城市夜晚的鸣虫世界重现在剧场中,仅通过声音,你就能感受到细雨从头顶落下,蟋蟀从你的左边跳到了右边。

当然,你是绝对碰不到这些音响的,太贵我们藏起来了!
3D声音剧场原型Floating Sound Lab(怡声传媒)
— 上海鸣虫肖像 —
定妆后的证件照

每年夏秋季节,即使身处城市之中,人们也能很容易听到很多鸣虫的叫声,但却鲜少能亲眼目睹它们的真容。因为它们经常在夜晚活动,身体又多具有保护色。
在这个区域,你不仅能看到十种上海地区常见鸣虫的“证件照”,还能观察它们被放大100倍之后的样子。

本区域摄影作者:袁稷(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创新工作室);标本作者:余之舟(之舟应玉工作室)
这可不比明星的定妆照来得简单~
首先,对于肖像照上的每一只虫子,标本制作师需要花费3-4个小时剔除身体里的软组织、抚平触角上的毛,清洁翅膀上的灰尘等等。接下来的4-5天里,再重复不断地去修正它的姿势,直到定型定色。
第二步,使用全景深亿万像素藏品采集技术,获取它们的“肖像照”,每一张拍摄都经历几百次快门,共历时13天。
常见鸣虫的口器、触角、刚毛及听器等超微结构第一次以巨幅摄影的形式出现在展览中,让人感受以宏大画面展现微小特征时的震撼!

— 我的自然故事 —
找找那一刻的感动

本次展览也离不开“自然联络员”、“公民科学家”们的帮助。他们同样是展览策划的重要成员。不仅上传了2000余条鸣虫录音,还向我们分享在项目中的美好故事。
我们从上千条项目反馈中,挑选出一些最真实、最可爱、最有趣的瞬间记录
“我和妈妈在海边散步,看到石缝里有很多小螃蟹。妈妈害怕地逃走了,我抓了几只玩了一会儿就把它们放了。”
“春天来了,桃花开了,我和弟弟也帮忙翻地,告诉地下的动物都出来迎接春天吧!”
......
这些是否也会勾起你的回忆呢?等你来一起留言互动!
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鸣虫小印章,印一个带回家吧~


— 听有虫 —
鸣虫声谱在线数据库

最后,还是要来介绍一下“听有虫”小程序。
今年的“我的自然百宝箱”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昆虫研究团队,共同开展了人工智能在“鸣虫声音识别”方面的首次尝试,让我们共同来建造中国的“鸣虫声谱库”吧!



本文为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tougao@sstm.org.cn。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