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科学爸爸推荐 | 《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套装,有了这套DK实验书,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手工课啦!

科学爸爸推荐 | 《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套装,有了这套DK实验书,家长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手工课啦!

阅读量:3822862 2019-10-26




 
? 好 书 推 荐 ?
很多小朋友喜爱《小猪佩奇》,甚至连家长也会爱上这家粉红色的小猪们,因为它不止是部动画片,而且还能引起很多家长对教育的反思。

《小猪佩奇:手工作业》这一集,羚羊夫人给小朋友们布置了作业,回家以后制作一座城堡,小朋友可以利用家里的各种废旧物品来制作城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佩奇回到告诉了爸爸和妈妈,听说要制作手工作业,妈妈不得不请假,因为她要帮佩奇制作手工作业。

最后城堡很快做好了,只是这个城堡都是家长做的,佩奇和其他小朋友只是在观看爸爸妈妈做手工。

《小猪佩奇:手工作业》戳中很多家长的痛点,孩子动手能力很可能是被父母耽误了!现在的很多家长都并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甚至认为是浪费课后的时间。于是,从幼儿园到小学,老师布置的一系列手工“家庭作业”,都变成了“家长作业”!
经常有年轻的妈妈抱怨,自己的孩子都四五岁了,动手能力还是很差。一位妈妈就这样说:
我家的孩子今年5岁了,上中班,动手能力好差,老师上礼拜五教了折小船和小白兔!其他小朋友都会了,一个班上就他不会,回家教了2天,手把手地教,他就是不会弄,是不是我教得太晚了?

说实话,孩子实践动手能力差很多时候是家长造成的。家长们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他出事,或怕孩子损坏东西,许多事不让孩子自己动作去做,而由成人包办,结果孩子失去了一次次动手的机会。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实践证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更强的孩子,智力发展更快,也更能应对未来的挑战。
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呢?
我们都知道工程师是解决问题的高手,他们有本事用各种数学和科学知识来解决各类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也十分值得孩子学习。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天生是有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孩子可以说是天生的工程师,只要加以适当引导,他们都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小能手。每个成年人可以想一想,当你小的时候,你在溪水中搭过塔或者水坝吗?你用泥巴或者沙子垒过城堡吗?你用纸杯和绳子做过电话吗?如果有,那么你就已经在运用基本的工程师思维解决问题了。
当孩子开始与周围世界接触的时候,他们会不断地去理解身边各种材料的特点。
他们会为自己制造的纸板结构足够坚固,能够承受其它的玩具而兴奋。他们用普通的木块或塑料、甚至沙土去搭建他们眼中的城堡与皇宫,并在不断改进中找到实验发掘的快乐。

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对于工程能力本质的理解实际要大于成人。只要稍加鼓励,孩子就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与成长中拥有更为丰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其实,每个孩子小时候可以锻炼使用工程师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可惜孩子在家庭里很难获得学习的机会,学校里也没有设立这门课程。特别是中国孩子,从小父母都包办了一切,自己也没有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机会。
但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STEAM教育已经正式进入美国、加拿大、英国、新加坡等地的教育体系,在中国,STEAM教育也被纳入国家战略发展政策。而工程学是STEAM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处处离不开工程学,不论居家、穿着,还是电话、椅子,以及平时看到的、用到的每样东西都与工程学有关。
工程学如此重要,但是国内关于儿童工程学科普的书籍少之又少。未小读最近的新书《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工程师在做什么》完美解决了孩子的工程学科普问题。

作者:【英】卡罗尔?沃德曼
出版社:未读?未小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未小读2019年10月
 
《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工程师在做什么》是一本让孩子全面了解工程学知识的实验科普书,让孩子化身小小工程师,从小就能感受工程学的无穷乐趣,并且学会用工程师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
全书分为材料、结构、机械、交通工具、能源5大主题,通过32个在家就能玩、简单易操作的趣味小实验,让孩子在实践过程中全面了解关于工程学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认识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工程师,从而培养孩子的工程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什么推荐它?
 
1、知识直观不枯燥 用实验教会孩子工程师思维
什么样的科普书最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呢?当然是有趣、好玩的!
动手做实验可以满足好奇孩子的好动天性,最能吸引他们的目光。书中的实验从我们生活中的具体需求和问题出发,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天然就会吸引孩子的目光。通过实验,作者不仅系统地展现了一项工程实施的流程(即,需求→设计→实践→修正→竣工),而且潜移默化地教会孩子用工程师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

比如,建造摩天大楼,就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地面的建筑越来越多,都快没地儿盖房子了,怎么办?工程师会仰起脑袋往上瞧,建造超高层建筑。
那么如何设计摩天大楼呢?一要保证建筑材料重量轻,二要保证楼体足够坚实。
比如,为什么飞机飞行在半空中不会掉下来?作者和孩子一样提出问题,却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简单地讲述气压的原理,然后通过翅膀的起飞练习实验和孩子一起验证原理、发现答案。

机翼之所以能让飞机翱翔于天空中,借助的正是将我们“定”在地面的气压。设计出合理的翼形,也就能造出借助气压抬升的机翼(或者说翅膀)来了。
在飞行的过程中,飞机的翼形让空气气流能够更迅速地从它的顶端流过。空气流动得越快,产生的气压就会越小。也就是说,与从机翼下方较慢流过的空气相比,从机翼顶端流过的空气会产生更小的压力。压力上的大小差异,自然会促使机翼朝着低压区移动,飞机因此得以抬升。
这个答案不是作者告诉小朋友的,而是他们在实验之中自己发现的,这种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正是工程师思维是应用。
 
2、 知识有趣但不肤浅  注重系统性和严谨性
有许多实验玩具套装,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尝试各种各样的小实验。孩子亲手实验后,开心地手舞足蹈,但其中的原理解释部分往往不够清晰系统,更像为实验而备的说明书,没能趁着孩子的兴趣被提起时引发他们更深入的思考。
DK公司强调知识严谨实用,更是以高质量的百科全书风靡全球。《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工程师在做什么?》也同样如此,书要有趣,但决不流于表面,知识的系统性与严谨性丝毫不打折扣,深受国外家长和孩子喜爱。

DK是科普童书行业的标杆
作者卡罗尔·沃德曼,也是英国著名的STEAM专家,曾在剑桥大学获得工程学学位。她经常出现在电视上,并因她的教育工作获得许多奖项。已出版《帮助你的孩子学习数学》和《儿童教育练习册》等书。《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工程师在做什么?》更是少有的专门讲述工程学的STEAM科普专著,与以往那些追求大而全、众人编撰的科普书不同,孩子可以深入而不是浮光掠影地学习。
《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工程师在做什么?》按照材料、结构、机械、交通工具、能源5大主题内容,系统地为孩子搭建起工程学的认知体系。而且通过实验引导孩子学会工程师思维,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培养孩子的知识迁移能力,而不是为了实验而实验。

此外,在每个主题下,基础工程学知识、重要的工程师、有趣的实验一个不少:
 
这类版块介绍基础工程学知识
 

这类版块介绍各领域为人类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重要工程师。


化学工程师梅·杰布森、载人飞机发明者等9位伟大的工程师的励志故事,激励孩子成长。

这类版块介绍有趣小实验的详细步骤,图片清晰,步骤详尽,一看就懂。
趣味实验后引导孩子举一反三、思考更多的实验方式、发现更多工程学知识:

这本书强调以实验活动来解决生活中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强调举一反三、发散思维。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创造性地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而不是只停留在有趣、好玩的层面上。
STEAM教育是一种跨学科学习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实践能力,这正是STEAM教育的题中之意。
3、简单易操作才是硬道理
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书中的材料都是家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勺子、碗、橡皮筋、牙签、软糖,而且完全没有难度也不需要额外准备材料包。
越是简单的实验材料越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更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解决问题,找到实验背后的原理,而不是被复杂、不易准备的实验材料阻碍了动手能力。

各种各样的小实验网上有很多,但用最简单的材料来解释抽象原理可是非常需要“功力”的。
作者就是要让孩子从生活中入手,用家里常见的物品发现实验的乐趣,这样不仅方便了家长,还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工程师一样留意探究生活中的小细节,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发掘更多奇思妙想的小实验。

除了取材方便,书中的步骤也非常清晰明了,操作简单,完全不担心过于繁复而混乱,让孩子望而却步。
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尝试着动手尝试,无论是在客厅、厨房还是公园里。这本书不需要“一读到底”,随时随地,做孩子的实验小助手,一同分享发现知识的快乐,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亲子互动项目。
▼▼▼

市面上关于STEAM教育的书虽然很多,但是关于儿童工程学科普书能做到既专业、权威又能兼顾趣味、实操的书少之又少,《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工程师在做什么》正是这样一本实验科普书。

一本DK的品质、重量大家都清楚,基本上都是百来块一本。这本DK科学定价才88元!DK精装大开本,全彩内页,让孩子化身小小工程师,从小就能学会用工程师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
封面采用激光全息冷烫箔,工艺酷炫,在自然光下颜色闪耀,最能吸引孩子的目光。

用彩虹的颜色来精心印刷,色彩亮丽柔和,带给孩子和假期一样的快乐体验。
怎样才能像工程师那样动脑筋、做事情?这本《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工程师在做什么?》统统都会教给孩子,它会带领孩子走进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发现工程学的魅力,像工程师一样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接下来介绍第二本书《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科学家在做什么?》
这本书的原版作者史蒂夫·莫尔德是英国的一位“科普网红”,毕业于牛津大学物理学专业、曾经在bbc当过科普节目主持人的他,很擅长用几分钟的时间、以超简单的材料和步骤进行简单的小实验,借以解释原本非常复杂的科学原理。他还有自己的youtube频道,订阅量多达18万人。

而引进制作的中文版入选了2019年环球科学年度科普童书榜榜单,是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部专家高源老师极力推荐的科学实验书。它和工程书的编排及架构是相同的,只不过具体的知识点和实验上有不同,我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
1、首先说书的架构
这本书是整体分了6个学科板块:大自然、人体、化学、地球、物理和太空。
跟工程那本一样,每一章的开篇先讲基础性的概念。比如“化学”这一章,开篇先把跟化学相关的最基础的概念先给孩子过一遍,有了基本了解才好进行后面的实验和进一步探索。

每个实验同样都是都以跨页大图的形式进行步骤介绍,一是能清晰展现每一步的详细过程,二是通过对步骤简化能让页面尽可能安排更多补充知识。像对花朵进行解剖的这一页实验,最终拆解开的花朵形象几乎占据了这个跨页的一半,目的就是希望能让拆解后的花朵各部分能更清晰地展现出来,放大细节,让孩子辨认清楚原来普通一朵花里也有很完整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功能等知识点。

每一章介绍一位在该领域有特殊贡献或特别知名的科学家,选取的都是该科学家在其领域内最为人熟知的贡献。譬如大自然这部分,就提到了以自然选择学说闻名世界的达尔文。达尔文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演化论,而演化论就是在他著名的环球科考之旅中逐步成形的。围绕演化论,这里就把达尔文提出演化论的前因、演化论具体讲的是什么、以及关于演化的一些基本知识一并呈现,让孩子对达尔文这位科学家以及他的理论同时有了立体而形象的了解。

2、再说说设计的小实验
这本书的作者在实验设计方面,有大量的与孩子讲解科学知识的经验,所以实验设计的很有新意。书中的实验从一起提出问题、动手操作再到思考结果的过程中都充满了趣味,这本书里有38个实验,我举几个实验展示一下。
比如这个“咕噜咕噜泡泡瓶”实验,用的材料很简单,泡腾片、水和油。这个实验的特别之处在于,一般讲到水油不兼容的实验时,往往只着重讲它们不会互相融合、存在明显的分层;而这书里的实验恰好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泡腾片溶解后产生的气体作为推动力,推动水穿越油层、往瓶口喷去。也正因“水油不容”,所以油不会阻挡水的去向,水便会被气体一直带往瓶口,形成了我们会看到的喷泉效果。同样的水油实验,《科学家》只是多添加了一枚泡腾片便搅动出许多有趣的花样来

比如这个自制“龙卷风”实验,它的材料比泡泡瓶更简单、操作更简便。书里没有刻意解释龙卷风的形成,而是用了很巧妙的类比——在瓶子中装满水、使劲按一个方向摇晃,然后静置,便会得到一个自制龙卷风。为了效果更明显,还提示加入洗洁精产生泡沫,从瓶外看这样的“龙卷风”更逼真了。孩子通过实验,其实相当于过了一把造物主的瘾,亲手还原了龙卷风的形成过程。

书里同样有举一反三的小版块,孩子通过亲手做实验,能更好地了解“科学家日常都在做什么”。
比如“模拟陨石坑”里的举一反三,就是鼓励孩子多尝试用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外太空里的陨石有可能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的朝向、力度,都有可能留下不一样的陨石坑。通过尝试不同角度,可以让孩子了解科学家思考问题时并不只考虑一个角度,有时换了某个变量,所得到的观察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解剖花朵这个实验,举一反三里就提到是不是每种花朵的结构都一样呢?答案显然不是的。通过鼓励孩子对不同的花朵进行解剖,才有可能让孩子真正理解什么是生物的多样性——就跟我们人一样,虽然大家都是人,但是体形、相貌各不相同,既存在共性,也存在特性。

好啦,喜欢的话
可以扫描进入店铺下单哦
团购品种:《DK职业探秘百科系列》套装

适合人群:5~12岁
售价:团购价: 团购价¥99,原价¥176
参团方法:长按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微店直接下单并付款成功。

快递:付款后48小时包邮寄出(青海新疆宁夏西藏四地不发货 ,其他地方包邮)
退换条款:所有订单一经发出,无质量问题无法退换货,敬请谅解,如无法接受请勿拍。如有质量问题,请直接联系微店客服,确认是质量问题后会补寄。请注意,客服仅接受售后商品质量问题咨询及物流信息咨询。
经销商要求:收到快递后请当场验收,如遇包裹外观有明显破损请当场退回,并及时联系经销商客服。如签收后提出快递问题导致破损的,无法退换货,敬请见谅,如介意请勿拍。
售后服务:18616595025  (周一至周五 9:30-18:00)
发票:如需发票,请在购买时的订单里标注发票抬头。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