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孩子生病吃药 药品说明书你真的读懂了吗?

孩子生病吃药 药品说明书你真的读懂了吗?

阅读量:3823510 2019-10-26


文:刘彬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药学部副主任
最近气温反复,不少孩子生病。给孩子喂药是常事,但却不容忽视。药品说明书家长真的读懂了吗?如何科学指导孩子服用常用药?
认准通用名 避免重复用药

家长们在给孩子喂药前,一定要详细阅读说明书,它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指导医生和患者选择、使用药品的重要参考,也是保障用药安全的重要依据。
药品一般有三种名称,即化学名、通用名和商品名。其中,通用名应特别注意,它指国际非专有名称,在全世界都可通用,体现了药品的主要成分。例如,不同品牌的感冒药中,成分重叠的很多,有的甚至只是商品名不同,所含成分完全一样,如果同时服用,很容易造成某些成分服用超出安全限额。
因此,给孩子用药时,不论商品名是什么,一定要认准通用名,它能帮助识别药品主要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定期清理过期药品 服用前检查是否变质

仔细查看药品的有效期,确保药品在保质期内也非常重要。例如:药品的生产日期为2017年04月,有效期为2年,表明该药品可用到2019年3月31日。
家长们注意定期清理家中的过期药品,避免误食。此外,即使在保质期内的药品,由于储存不当,或其他外因也有可能导致药品变质,产生异味、霉变、起泡、浑浊等,在服用前应要仔细检查。
用法用量要严格遵守 可咨询医师

药品说明书上会根据该药的剂型与特性,注明口服、注射、饭前或饭后等用药方式,这也需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
不同剂型的药物用法不一样,例如:泡腾片或泡腾颗粒,溶解后会产生大量气泡,若直接服用可能会引起窒息,因此,千万不能直接口服!必须将其溶解在水中,待气泡消失后再服用。
一般说明书上的剂量是常用剂量,但由于患者病情、体质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用量也就不同。孩子的用量则更需要医生根据专业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家长在购买非处方药或者使用医生开具的处方药时,必须仔细阅读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或者咨询医师和药师。
并且,在服药期间,家长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服药次数和用量,必须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示用药,避免小朋友病情反复或加重。
出现不良反应别慌张 立即停止服药  一提到药品的不良反应,家长们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各位家长,放轻松。药品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和继发感染等。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如果孩子在用药后出现与疾病无关的症状:如皮疹,发热,腹泻,呕吐等,请各位家长不要紧张,此时立即停止服药,观察不良反应是否减轻或者消失。如果没有,就请带上孩子和服用过的药物去医院,告知医生服用过的剂量,次数等具体相关信息,方便医生诊治。
提前告知孩子病史 注意药品的禁忌症

在带孩子就诊时,家长们一定要将其病史、禁忌症或者对哪些食物药物过敏告知医生,方便医生在开药时,能够避免使用可能引起患儿过敏的药物。
部分药品存在相关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此时家长们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注意哪些病症或群体不能用此类药物。
药品保存不当 可能会影响药效

药物的储存,一定是不少家长的烦恼。药品的成分、性质、制作工艺、稳定性等因素,使药品有不同的储存方式。例如:活菌需要冷藏(2~8℃)保存,酒精、碘酊等挥发性药物,需要在密闭避光阴凉的环境保存,如果将其放在阳光下暴晒,容易使有效成分挥发或降解。
家长们可能会问,是否一点温度变化,就会导致药物变质失效呢?答案是否定的。有些需要冷藏的药物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温差不会造成药物的失效。例如:未开启的胰岛素应保存在2~8℃的冰箱里,但胰岛素开封后,可以在室温阴凉处存放,最好不超过25℃,而且最好在4周内用完。

本公众号未署名文图作者请与本报联系,以奉稿费。

戳原文,订健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