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查看更多
谈起体育运动,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搞体育有什么用,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运动只是为了身体健康,其他没什么用”“孩子比的是成绩,运动对学习没有用”“孩子又不想成为运动员,做那么多运动没用”“孩子功课太多,有时间还是要休息会儿”
在我们的教育中,跟“成绩”、“功课”,甚至跟“休息”相比,运动都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儿。不仅父母不重视(父母自己也不运动),在学校里,体育课常常被“语数外”等主课所占用,课间的户外活动常常因为所谓安全问题被限制。 诸如此类的想法,都大大低估了运动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体育运动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好处多多,这可是有科学依据的。
身心健康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一个学生的整体身心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目标和趋向。当前许多父母把注意力放在比成绩,努力提高孩子各项技能,忽视了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最重要的——身体素养的培育。
运动能力不足的弊端非常多。从大量青少年心理咨询与家庭咨询案例中发现,有心理症状的孩子会更多表现出长久的不爱出门,缺少户外运动与社会交往的时间。
运动素养的缺失,凸显了我们的教育方式的单一,家庭花了许多心思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却错失了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通过大量心理学研究数据表明,户外活动也是抑郁症状的克星,不仅能改善情绪,消除紧张压力,还可以增进家庭气氛,培养孩子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是有效缓解疲劳,让我们保持好精神好体态的有效方法。
父母要重视运动,让孩子轻松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千万不要让孩子跑赢在起跑点,却被身心健康的问题绊倒在路上!
体育运动给孩子带来的三大好处
◆让孩子学会遵守游戏规则在国外的教育中,体育运动被看作一项让孩子知道公平竞争的教育,因为在体育比赛中,所有机会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公平的。机会都是均等的,所以大家必须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决出胜负!遵守游戏规则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遵守法律、法规、制度。
◆挫折教育每个人在进入一项运动的初期都是初学者,在运动中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挫折。而如何处理这些挫折,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如果你输给对手后,发誓一定要赢,并通过自己的训练和努力,最终打败对手,和你就此放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过程!
◆团队意识奥运精神其实就是一种人格意识,既要求有个体的自强自立,也要求个体具有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就算是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其成功背后依然有很大的一个团队来支撑,如果没有团队的力量,想要取得成功是很难的。树立起一种“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意识,这样才能共同进步。
爱运动的孩子成绩更好
从所谓眼前的利益来说,运动与学习成绩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斯坦福大学的成就测验中,那些体能好的学生,数学胜过全体67%,英文胜过全体45%。芬兰几所大学2010年的一项共同研究更是发现,相比于运动锻炼水平一般的孩子,在体育锻炼上更为活跃的孩子,在成人后所赚取的工作收入要高出30%。
同时,运动能明显改善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和长期记忆力。 2004年一个由小儿科医生、认知科学家等组合的团队研究发现:一周只要运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钟,就能让孩子上课更专注。运动后,大脑更活跃,孩子的情绪更好,运动时分泌的神经传导物质也能促进记忆力和注意力的发展。
所以很多父母不允许孩子放学后去打篮球,踢足球。觉得孩子功课压力大,时间紧张,没有精力去运动。运动耽误孩子的学习,等等,真的是非常大的误解。
父母积极参与运动效果更好
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真的是因为现在的家庭太忽略运动,也大大低估了体育活动带来的各种作用。真心希望大家看了文章,都可以行动起来,让孩子去参加一些有组织的体育运动,比如加入一只球队,然后长期坚持下来,有百利而无一害。 尤其是觉得自身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教育资源比较缺少的家庭,更要相信,体育运动,和阅读一样,是丰富和提升孩子(包括我们自己)最便宜也是最公平的手段。
别再说孩子就是懒,不爱动。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改变来带动他们,研究表明,如果父母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那么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几率要比其他孩子高出5.8倍。 况且,陪伴孩子运动是让亲子双方更亲密的过程,尤其对于父亲,可以借由运动参与到陪伴孩子,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受益。
柏拉图说: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两种管道——教育与运动。我们也越来越看到,这两种管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学习更主要的是讲究效果和方法,而不是简单地将孩子禁锢在书桌上,让你的孩子每天都到户外获得一定的运动量,你会发现,得到的远比你认为所浪费的多得多!
END图片/乐乐排版/琦琦文字/小鱼
往期回顾研学大科普——小小旅程中也有大大的学问~
乐葵健康小贴士——秋季品蟹大科普
溺爱孩子,你中招了吗?
公众号:上海乐葵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水南路330号202室联系电话:021-5426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