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职场人应该害怕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职场人应该害怕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阅读量:3828050 2019-10-26


人工智能已成为各行各业的热词,与生活息息相关,未来将是人机共存的世界,人工智能已经慢慢地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在感慨时代发展迅速,险些要跟不上社会进步的节奏时,其实人工智能已经渐渐在取代着人类很多功能了。据估计,到 2030年,全球将有多达 3.57 亿人可能需要转行或学习新技能。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预计会取代数百万个职位,同时也会创造出数百万个新职位。
人工智能正在职场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职场人害怕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人工智能是否提高了工作效率

调研数据显示,79% 的员工表示人工智能有提升了工作效率。
办公室智能工具排名

数据显示,最常使用的智能化工具是“办公协同系统”,使用过的员工高达 72%。在人工智能渗透到各个领域的时代,办公方式也开始依靠平台化运转,组织的高效协作首先体现在智能化协同系统上,因此这类应用最为普遍。
最不担心自己的岗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

 调 研 数 据 显 示,技能技术类相关的岗位员工认为自己被AI替代的可能性较小,而程式化、重复性内容,需要发挥创意和决策能力的机会不多的岗位员工则担心自己岗位可能会被AI所替代。
最不容易被AI取代的能力

调研数据显示,77.1% 的员工认为“沟通能力”最不容易被 AI 替代,“创意能力”紧随其后,占比 68.8%。人工智能具备深度学习能力,当那些已经被归纳出算法的工作内容被编写成指令时,便意味着这个岗位可以被智能技术取代,但主动思考和共情能力却是他们难以实现的人类独有特质,“沟通能力”和“创意能力”因为是人脑中的思维和知识,无法被一套固定的指令所描写和捕捉,所以是被职场人珍视的未来竞争力。     
对于企业和雇主而言,长久之计是将智能机器视为知识型工作中的搭档与合作伙伴。重视增益可以让我们消除自动化的威胁,将人与机器的竞赛变成协作共赢。要扩大 AI 应用范围,公司必须做出三项转变:从孤岛作业转为跨领域合作;从由领导者推进的基于经验的决策,转为由数据推进的一线决策;从僵硬固化、趋避风险转为敏捷、试验、可适应。
而随着硬技能的自动化,对软技能的需求将增加,然而软技能通常需要高情商,机器不可能学得会,因此软技能越来越抢手。而个体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五种途径分别为:主动升级、另辟蹊径、介入干预、专精于业,以及顺势前行。
来源:以上数据来源于共迎人力资本新生态——《新中国人才报告》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