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受人敬仰的硬汉老公,居然变成了女装大佬?

受人敬仰的硬汉老公,居然变成了女装大佬?

阅读量:3835775 2019-10-27


开门见山,今天给大家分享一部冷门欧洲片,由俄罗斯、爱沙尼亚和法国合拍,虽然剧情并不复杂,但探讨的话题却令人细思极恐——《哗众之人》。

故事发生在一个西伯利亚村庄,男主叶戈尔是个铮铮硬汉纯爷们,独自养活着父亲、妻子和儿子。

作为一名护林员,他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不被非法猎杀,经常与偷猎者展开殊死搏斗,因此受到村民们的敬佩。

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妻子怀上女儿将要临盆时,叶戈尔被查出癌症晚期,只剩下两个多月的生命。
于是,他又是到处借钱去莫斯科看病,又是借助萨满巫术净化身体。可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神秘民间疗法,都没能让他的身体好转。

无力之下,叶戈尔只好提前安排身后事——
先是将所有存款转移到妻子名下,避免她在自己死后,还要缴纳遗产税;

然后嘱咐妻子将家里的地卖掉,并向国家申请遗嘱抚恤金,确保一家三口有足够生活费。
而他自己为了省钱,则打算在忙完手头工作后,就搬进公费安养院等死。

自从叶戈尔患绝症的消息传开后,不仅家人们痛苦不已,整日以泪洗面,村民们也纷纷跑来安慰他,并表示只要能帮他战胜病魔,自己愿意提供任何帮助。

就这样,在所有人的感染下,男主渐渐恢复了求生欲。
偶然间,他从酒友那里听到一个古老传说——说有只名叫强霸的公鸭死期将至,因为怕死,便将自己乔装成母鸭,谁知竟然骗到死神,躲过了一劫。

虽然明知这只是个传说,但叶戈尔觉得,反正别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法子都试过了,不如也试试这个。
于是他果断跑去商场买来女装,准备死马当作活马医。

结果没想到,前一天还在鼓励他对抗病魔的人们,后一天态度就出现了180度大转弯。
妻子看到他变身女装大佬后,上去就是一顿辱骂和暴揍,揍完不解气还把他关进了小木屋。


随后赶来求证的好友,直接把他当成精神崩溃的疯子,劝他“死得像个男人样”。

而村民们在听闻后,更是对此群情激奋,不是像躲瘟疫一样远离男主,就是借着人多势众将他围住,无缘无故打得他浑身是伤。

就连叶戈尔的儿子也受到牵连,被学校同学排挤和霸凌。

但是累觉不爱的叶戈尔,并没有就此放弃挣扎,而是穿着女装离开村庄,独自住进了森林里。

至此,对于这段“男主穿女装自救”的情节,许多观众在看完后因解读方式不同,分成了两个阵营——
一种解读认为,男主本身是个“深柜同志”,在得知自己患上绝症后,终于决定打破禁忌做回自己,于是充满反叛意味地穿上了女装。
片中,原本被妻子禁足的叶戈尔,在众目睽睽下昂首走出木屋的情节,也被看作是对“同志出柜”的隐喻。

另一种解读,则把男主的变装行为,视为对死神和命运的无声反抗,借此来逃避他身为男性面对死亡和妻儿老小的无能为力。

但无论是从哪种解读出发,这部《哗众之人》都无疑藉由“异装”剧情,影射了俄罗斯国内严重的“恐同倾向”。
也可以说,它是一部打着LGBT元素的擦边球,嘲讽审查制度的作品。但这种做法非但不令人嫌恶,反而更折射出社会层面的某种病态。
众所周知,出于政治和宗教方面的因素,俄罗斯可能是世界上最为露骨的恐同国家之一。

《非正式会谈》中俄国小哥聊到国内的反同状况
2015年7月1日,总统普京签署的“同性恋宣传法”正式生效,规定禁止了在公共场合展示带有LGBT含义的形象和符号,违反者将面临罚款甚至监禁。
2016年初,俄罗斯又颁布了新的“禁同令”,禁止同性在公众场合牵手或亲吻,违者可罚约495元人民币,若犯法地点为学校或儿童聚集地点,还要加判监禁15天,并禁止同性恋领养俄罗斯儿童。

不光官方态度如此,俄罗斯社会层面也普遍存在“反同”倾向,许多同性恋者遭到歧视、殴打,甚至私刑处决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曾有外媒报道,一名叫瓦拉迪斯拉夫的俄罗斯男子,只因暴露了性取向,就被两名男性好友用酒瓶砸碎头盖骨,然后当场强奸致死。

而在今天聊到的《哗众之人》里,影片则把俄罗斯社会的反同情绪具象化,体现为底层民众向更弱势群体施加的压迫残害,让观众看完感觉既愤怒又悲哀。
为了表现这种人类相残的恐怖与压抑,整部影片几乎没有用到配乐,唯一在首尾部分插入的当地民谣,听起来也极其诡异,让人瘆得慌。

此外,片中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画面里的光线都并不明亮,室外场景也是一片阴冷肃杀,诸如空旷无人的医院、毫无波澜的湖面、寂静阴暗的森林、人烟稀少的村落等等,营造出一种死气沉沉的氛围。


剧情上来看,男主穿上女装后的种种遭遇,也象征着LGBT群体一旦走出柜子,就要面临社会地位降级的残酷现实。
原本对叶戈尔充满敬佩的村民,从把他当作动物来围观,到擅自闯入他家中窥探真相,再到无视法律地肆意殴打、殃及家人,最后用暴力将他驱逐出居住地……

甚至当叶戈尔住进森林后,也仍然会因为女性化的装扮遭到非法采伐者的侵犯,直到他近乎死去,对方才勉强停手。

而在遭受伤害的过程中,男主无论面对家人还是各种暴徒,都始终沉默无语、没有一句台词,这种处理方式,也隐喻了LGBT群体在社会上话语权的丧失。

但片中最讽刺的一处是,当妻子最后来到森林,与叶戈尔和解,并将他送到安养院检查病情时,却发现他体内的恶性肿瘤莫名消失,绝症竟然真的不治而愈。
这个情节有些超现实,但它并非仅仅是在呼应那个“公鸭乔装成母鸭,从而逃过一死”的传说,而是在暗讽——就连死神到了俄罗斯也得入乡随俗,将“涉同”的男主踢出了死亡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是根据导演的童年回忆、成长环境和西伯利亚传说而拍成。
它打破禁忌,也不仅仅是为了聚焦LGBT群体的生存现状,而是为了表现人类在面对不理解的事物时所产生的恐惧,会驱使自己做出非同寻常的举动。

这种情况,并不只是出现在俄罗斯国内。
比如前段时间,有篇名为《为了让你喜欢娘炮,你知道美国中情局多努力吗?》的文章,遭到很多网友批判——
这篇文章将中日韩三国娱乐圈崇尚女性化男艺人的现象,甩锅给中情局,声称这是美国人企图削弱这几个国家“雄性气质”的阴谋。

且不说这种将“雄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对立开来、分出高下的论调,本身就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意味;就说最直白的,美国人自己推崇的偶像,也不是只有猛男这一型啊,要知道一言不合扒飞机的阿汤哥,当年也是从奶油小生火起来的。

而从网友们的回复中,也能看出——不论是偶像还是身边的男性,大家喜欢的,无非是三观正、素质高、有担当、懂尊重的人罢了,用外部特征去定义一个人的品格,未免太狭隘了。

而结合今天聊到的这部《哗众之人》来看,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对于“不同”的包容。
只有当不同的人可以彼此尊重、友好相处时,当人们不会再因为歧视而不得不抹杀自我的时候,社会才会因为多元化的环境,成为更适合每个人生存的地方。
也许是国内最认真的电影自媒体
长按扫描二维码关注 



点个在看呗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