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男孩把我10岁的女儿骗到他家中,试图性侵并最终多刀杀死了她,还把她的尸体扔到绿化带中。可是就因为那孩子还差两个多月才到14周岁,这种种罪行就只能‘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王章提及杀死自己女儿的13岁男孩时,下颌紧绷了起来,语气中充满愤怒。
10月20日下午,家住大连市沙河口区的王章和妻子贺薇发现,本应已经下美术课回家的10岁女儿王萱并未回来。经过报警和几个小时的寻找,王章最终在小区内距家200余米远的一处绿化带发现了女儿衣衫不整的尸体。警方当晚接案后走访调查,将嫌疑人锁定为该小区一名13周岁的男孩蔡某某。当夜,蔡某某供述了其杀害王萱的事实。
涉嫌杀害王萱的13岁男孩蔡某某(左一)受访者提供
10月24日晚上,大连警方发布通告,称按照法定程序报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于10月24日依法对蔡某某收容教养。
下课后女儿久未归家
监控录像只看到尸体发现前4小时的身影
10月20日下午,是王萱每周日上美术课的时间。当天13点多,正在上初中的哥哥送王萱来上美术课,15点下课后,王萱自己步行回家。按照平日的安排,王萱会先回到父母开的水果店里,稍后再回家。据王章介绍,上美术课的地点距离水果店步行仅10至15分钟。
然而,到了15:40左右,王萱仍然没回来,王章和贺薇意识到问题,随即在小区里开始寻找女儿。
王萱和哥哥的奖状
王萱的舅奶回忆道,10岁的王萱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不仅学习成绩不错,放学后也都是老老实实地直接回家,从来没去过同学家玩。因此虽然只是比预计回家时间晚了不到半个小时,她的父母还是敏锐地判断女儿出了事情。
贺薇表示,在找女儿的过程中,最晚见到王萱的一位女士对她说,曾于15:15左右在小区内一个路口见到过这孩子。贺薇随后请求这个路口附近的单位和商铺协助她调取了门前监控,并发现了女儿王萱的身影。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这个路口距离案发现场的蔡家大约有50米距离,距离王章夫妇所开的水果店大约150米。
王萱最后出现在监控画面中的路口
上述这段监控录像所记录的时间为20日15:20,这正是王萱本应下课回到父母水果店里的时间,这也是活着的王萱出现在监控中最晚的一段录像。
王萱遗体被发现的树丛
整整四个小时后的19:20,王章终于在小区内一处绿化带的树丛中发现了女儿王萱的尸体。据随后的法医鉴定显示,王萱的死亡推定时间为18点左右。
行凶男孩和被害女孩家并不熟识
母亲懊悔没有接孩子放学
贺薇告诉津云新闻记者,蔡某某和自己儿子在同一所初中读书,又和自己女儿一起待过一个夜托班,加之又在同一个小区里居住,因此自己记得他。但她回忆称,她们夫妇以及两个孩子和蔡某某只是互相认识,并不熟识,平时也没什么来往,蔡某某也从未来过自己家里玩。
贺薇反复回忆表示,女儿生前并没有和父母透露过她遭到了蔡某某的骚扰和纠缠,也没表露过有被跟踪的烦恼,因此很难说蔡某某究竟是临时起意行凶,还是蓄谋已久。
据了解,案发后的21日凌晨,蔡某某被警方控制,并供述了其杀害王萱的事实。关于蔡某某使用了何种手段或说辞将王萱带到了自己家中,又是如何将王萱限制在他家中数个小时,警方尚未向王章夫妇透露。
王章家的一位亲戚对记者说,女儿被害后,贺薇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她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有亲自接女儿下课。
这位亲戚介绍说,王章夫妻二人平日经营一家小区内的水果店,贺薇要很早起来去进货,白天就在家补觉,10月20日当天下午,她的电话是静音的。平日里,夫妻二人原本在大多数时候会接送孩子:“当然,并不是说每天都能保证接送,但据我所知,他们夫妻俩大部分时间会接女儿上下学,包括周一到周五正常的上学,以及周日女儿的英语课和美术课。但那一天,可能是因为太累,孩子的妈妈在睡觉时没接到电话,女儿就自己回来了。偏偏就是这一次自己回家的路上,孩子出了意外。”
真凶曾两次“登门搭讪”询问父亲“女儿找到没有?”
王章事后回忆女儿从失踪到尸体被发现的那个下午,除了见到女儿尸体横在绿化带中时的绝望,令他感到最愤怒和不可思议的是,杀害自己女儿的那个男孩竟然曾两次主动来到自己眼前,还恍若无事地跟自己搭了话。
“那天下午我照常在水果店里摆摊,快到15点时,蔡某某踱步到我的店前,问了我一句‘王萱去哪里啦?’我说‘她上课去了。’他就走开了。”王章说道。
当日16:30,王章已经开始和家人一起四处寻找迟迟未归的女儿,找了一圈未果后,他暂时回到自己的水果店中。此时,蔡某某又在他眼前出现了。
“他这次过来问我‘你女儿找着没有?’神态仍然看不出什么异样。事后根据监控录像的时间回想,那时我女儿应该已经被他骗到了他家中。我不知道他怎么做到那么平静地跟我说话。”王章说,此后他就继续去寻找女儿了,没再在意蔡某某的动向。
贺薇表示,蔡某某虽然只有13周岁,但身高已有170公分,体重也在140斤到150斤左右,看起来并不像这个年纪孩子的体格,“我家女儿很瘦小,发生肢体冲突的话,肯定不是那个男孩的对手。同时,他这个体格也具备抛尸的身体条件。”
女孩尸体被发现时衣衫不整身体有多处刀痕和淤青
20日19点左右,大连的天色已逐渐转为一片漆黑,王章夫妇和家人仍在继续打着手电筒寻找王萱。19:20,王章终于在一处绿化带找到了倒在地上的王萱,但面前的景象让他瞬间两眼一黑,几乎瘫倒在地。
“发现我女儿时,我脑子里突然‘嗡’地一下。我先看到一只鞋掉在地上,冲到她身旁查看时,我发现她已经没了气息。当时我看到女儿的裤子已经被褪到了膝盖以下,前胸没有了衣物,那件上衣不是穿着的,而是被拨到了身后。她身上压着两个垃圾袋,里面装着砖头和碎瓦块。”王章如此描述女儿尸体被发现时的样貌。
王章夫妇说,警方不久后赶到现场,法医确认了女儿的死亡。截至24日晚,警方还没有给他们看尸检报告,女儿的尸体目前仍存放在殡仪馆内。
王萱的舅奶24晚向记者介绍了她观察到的王萱尸体的伤痕:“孩子的左额头处有一处刀痕,左眼、左耳上都能看到明显的被殴打后的淤青,胸前被砍了4刀,脖子上有手指的掐痕。全身总共被刺了几刀,我们也不清楚,还是要等法医的鉴定说明。孩子的母亲对我说,她被发现时左手上扬着,右手朝下伸展,看起来像是死前在挣扎。”说着,她摆出了王萱死亡时的大致姿态给记者演示。
蔡某某被抓获前疑似“自导自演”洗脱嫌疑
曾向同学表示自己未满14岁案件发生后的几天里,王萱的母亲贺薇一直在以泪洗面,据家人介绍,她几乎不吃饭,也不愿出门,大多数时间待在夫妻二人和女儿共同的房间里。这几日,随着事件的不断传播,不断有亲朋好友和邻里来安慰她,也有一些知情人士向她提供了一些蔡某某及其家人的信息。
蔡某某案发当晚在班级群的发言(受访者提供)贺薇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蔡某某20日晚上的群聊记录,据她介绍,这是案发后一位蔡某某同班同学的家长发给她的,上面记录着蔡某20日晚上在行凶后到被警方控制这段时间的部分言论。
在这份聊天记录中,蔡某某于当日19:30左右在班级群发了一条从自家窗户拍摄的搜查现场视频,并对同学说:“小孩死了,让人扒光给杀了,就在我家门口对面。”20点左右,他继续写道:“他们警察办事这么草率的吗,给我加入嫌疑名单,我一个小孩怀疑我,我把我擦过血的纸扔那块了,我的血不会弄到她身上吧?我怕我的指纹和血在她身上,那我不就完了吗?”等内容。
20:30左右,蔡某某继续在班级群中对同学说了“我害怕啊,怀疑我了,我的指纹咋整,好像确定了是小孩干的,我虚岁14。” 等内容,并表示“法医鉴定我俩血在一起,我手不应该那么贱,警察要来找我了,我录音给你们听,你们别发微信”。
对于上述聊天内容,王章家的一位亲戚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蔡某某当晚被警方控制时,手上确有伤痕,他一直为此害怕,生怕法医在王萱身上发现他的血。他似乎是七点多时想要在同学面前假装自己是旁观者,假装自己的血是不小心蹭到王萱身上的,从而给自己洗脱嫌疑。此后不久,警方逐渐锁定了他,他开始害怕。我们收到的这份聊天记录是对方家长隐去了其他同学发言的,推测可能是有人问他是否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年龄,他便回答说,自己不满14岁。”
王章的大嫂还对王章说,她曾见到蔡某某在王萱的尸体被发现后返回现场围观:“当时蔡某某围观时对前面的人说了一句‘真死了啊?’我们估计他以为前面的人就是普通的围观群众,但那其实是我大嫂,她听到并记下了蔡某某的这句话。”
行凶男孩此前曾骚扰多位女性数百居民联名请愿处罚行凶者
24日晚,记者陪同王章来到了案发现场,看到现场有数十名附近居民聚在一起,看到王章后纷纷走上前来轻声地安慰着他。许多人自发地给死去的王萱点了蜡烛,不时有居民捧着花放在烛火前,以表悼念。
居民自发祭奠王萱(背后阳台为蔡某某家)一位在现场悼念的小区居民向记者表示,小区里流传着蔡某某此前已多次骚扰女性,这确有其事,自己就曾遭遇蔡某的纠缠和骚扰。
这位看上去20多岁的女性透露,她曾被蔡某某尾随直至家门口:“有一次我进了小区,那孩子就跟在我后面,我进了单元门上楼,他还跟在后面。这孩子又高又壮,我当时很害怕,赶紧敲了家门进去,他才走掉。后来我某天出地铁时又被他尾随了,他还快步跟上来,说要帮我提东西,还对我说‘别害怕’。我吓得不敢理他,直到我进了单元门,他才转身飞快地跑掉。”
另一位阿姨对记者说,她曾见到蔡某某在小区里掀了一个年轻姑娘的裙子,事后,蔡某某的父亲还反而把来评理的姑娘给骂了一顿。
贺薇对记者说,网络流传的信息说蔡某某还有兄弟姐妹,这与事实有出入,实际上蔡某某是独生子,经常出入蔡某家的其他小孩是蔡某某的表兄弟姐妹。“蔡某某平时就和父母三个人住,他母亲在经营干货店,父亲是开烧烤摊的,我不知道他家是怎么教育小孩的,许多居民反映过这孩子的不良行为,也没见家长管过。”
小区居民联名的请愿书记者在王章家看到,小区多位居民近日曾自发签了多份“联名请愿信”,强烈表示“还小区安宁”的诉求,称不愿意再看到蔡某某回到这个小区,更不愿意看到蔡某某被释放后继续祸害他人,据王章家的人介绍,参与联名的小区居民已达600余人。
“首先,他对这个小区安全的危害太大了,我们绝对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凶手仅仅因为未成年而被释放回来。退一步说,就算他不再回我们小区,甚至今后离开了大连,我们也不能答应。这么凶恶的小孩,以后无论去哪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他犯下这种事都已经‘不管不顾、无法无天了’,谁知道未来还会做什么事!”多名小区居民对记者如是说。
行凶男孩疑似曾被短暂释放
父母案发后从未提过赔偿多位小区居民对记者透露,案发后曾有人见到蔡某某再次出现在小区附近,而蔡某某的父母目前去向不明,有熟悉蔡家情况的人对记者说,蔡家在大连的亲戚不少,有可能躲到了某个亲戚的家中。
对于蔡某某疑似曾在短暂拘留后被释放一事,王章一家人曾向办案的民警询问,但警方显得语焉不详。王萱的舅舅贺方对记者说:“派出所曾说蔡某某23日晚上放出去了,由他的父母监管。我当时一听就急了,寻思这哪行,这放出来不是继续害人吗?后来听说24日又把他抓进去了。”而王章对记者说,警方24日曾表示,蔡某某没被释放过。
王萱家属收到的立案告知书记者咨询一位法律业内人士,对方向记者表示,对于不满14周岁的人,依法不会追究刑事责任,正因如此,公安机关可以进行立案侦查,但无法对其进行刑事拘留
王章介绍说,女儿被害已经四天多了,除了20日夜里蔡某某的父亲被带到了派出所问话,此后没人见过蔡某某的父母。而这段时间里,蔡某某的父母或家人均未和王章一家人联系,既未道歉,也未提出赔偿。
在王章的回忆中,他在女儿被杀当天还曾在小区里见过蔡某某的父母,当时没觉查出有任何异常。时至今日,他仍在怀疑,蔡某某的父母对孩子杀人一事究竟知道多少,有无包庇甚至帮助蔡某某销毁证据的行为。
“警方在调查时找到了小区里一个收废品的小贩,据那个小贩说,20日16:30到17点之间,他曾遇到蔡某某和其母亲向他卖废品,蔡某某还找他要了一个装废品的袋子。”王章说,这个细节已经得到了警方的证实,从时间上来看,女儿王萱此时应该仍被限制在蔡某某家中,他因此怀疑,蔡某某的父母在警方介入前对蔡某某杀害王萱一事是有可能知情的。
王章的一位亲戚向记者表示,警方之所以案发后几个小时内就破案,是因为线索实在太过于明显了:“抛尸的树丛就在蔡家对面不到五米,他家住一楼,血迹就顺着他家门口一直延伸到树丛,他家里也全都是血迹,血都顺着楼梯流下来了。警方现在已经确定杀人现场就是蔡家,那天晚上直到七点多才发现尸体,这么大的动静和痕迹,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要说父母完全不知道,我觉得不太可能。”24日晚,王章带着记者来到现场指认女儿的血迹,记者看到,当时一路滴下的血迹仍然存在。
令王章一直耿耿于怀的,还有围绕在杀害女儿的凶器上的谜团。据他介绍,发现女儿当晚,警方并未第一时间在现场找到刀,是事后警方才通知他说凶器找到了,但并未详细说明凶器发现的经过。这件事让王章和家人一直疑惑于凶器是如何藏匿的,以及这个过程中蔡某某是不是得到了他人的帮助。
警方通报称加害人已被收容教养
女孩父亲表示无法接受
10月24日晚,大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通报
2019年10月20日19时许,公安机关接到报警,沙河口区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受害者某某(女,10岁)被害身亡。接警后,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组成专案组全力开展侦查。经连夜工作,于当日23时许,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蔡某某(男,2006年1月出生,13岁)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到案后,蔡某某如实供述其杀害某某的事实。
依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之规定,加害人蔡某某未满14周岁,未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公安机关依据《刑法》第十七条第四款之规定,按照法定程序报经上级公安机关批准,于10月24日依法对蔡某某收容教养。
记者查阅《刑法》发现,上述通报中援引的《刑法》第十七条第四款有如下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通报发布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王章夫妇。他们表示,如果警方是这种回应的话,作为家属自己肯定无法接受,也不能同意。“收容教养能教养几年?能关他一辈子吗?这种人会因为收容教养而悔改吗?我们的目的不是什么民事赔偿,就是想让凶手偿命,让凶手‘关一辈子’,让他付出代价,不能再危害社会。”王章和妻子贺薇说道。
少年的恶魔成长
《伊甸湖》讲述热恋中的情侣——幼儿园老师珍妮,与男友史蒂夫准备在伊甸湖度过一个浪漫的假日。
他们在伊甸湖偶遇了一群12岁的本地青年。
一开始只是因为音乐音量的大小发生口角,但在矛盾的激化下,史蒂夫误杀了少年头领布莱克的狗。
叛逆的少年人往往自我意识过盛、狂妄,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不甘心吃一点亏。
吊儿郎当的布莱克,被彻底激怒。
不仅仅是因为爱犬被误杀而愤怒。还因为他自己挑起的麻烦,却自己倒了霉,丢了面子。
布莱克要报复,他带领少年们开始在密林中追捕珍妮与史蒂夫。
逃亡中,史蒂夫被少年们抓住。
一番虐打后,疯狂的布莱克,命令所有人都必须用刀狠割史蒂夫,才是自己人。
在这样极端的氛围下,
胆小,却擅长看人脸色的男孩拿起了刀。
有所怀疑,却“不能怂,我是男子汉”的男孩也拿起了刀。
沉默不语,却随身携带了最锋利的刀具的男孩,证明了自己在群体中的存在感。
唯一的女孩佩吉,用手机录下了每个人虐待史蒂夫的暴行。
所有人都变成了残暴的布莱克的同伙。
中二的年龄,在群体性的心理压力催化下,开出了恶之花。
胆小的人从众,不安的人模仿,被忽视的反叛。
史蒂夫最终因为失血过多死亡。
继而,少年们抓住了珍妮,将二人一起烧掉,毁尸灭迹,用暴行掩盖暴行。
此时,少年们的暴行,不再是因为宠物被误杀,小大人的自尊心被挑战而报复。
然而,剧情到这里峰回路转。
燃烧的火焰烧断了捆住珍妮的麻绳,珍妮得以逃脱。
男友被虐杀、满身伤痕,又被一群恶魔少年追杀,珍妮已经精神崩溃。
当她历经艰辛逃到最近的一个小镇上时,满身血污的她被居民们发现,第一时间带回家中救治。
然而,珍妮发现这正是恶魔少年首领布莱克的家。
布莱克回到了家,大人们知道了自家小孩杀死了珍妮的男友,也知道了珍妮为了自保,杀害了两个小孩。
珍妮在绝望中大喊:“叫警察,快叫警察”。
布莱克的父亲说:“叫警察?他们会怎样对他?”
有家长在一边大叫:“孩子,他们只是孩子。”
有人焦虑“警察会过来,他们会问起的”
布莱克父亲:“那他们也找不到答案不是吗,这里是我们说了算。”
珍妮被家长们拖进浴室,在凄厉癫狂的惨叫中,被解决了。
布莱克回到卧室,照着镜子,戴上了史蒂夫的墨镜。
这一刻,我们不寒而栗。
教会布莱克用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的人中,有他助纣为虐的父亲。
这部《伊甸湖》,传闻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在价值观扭曲的家庭、毫无道德底线的社区成长,布莱克的性格、行事特征完全复刻父亲,完全融入社群。
最终引发了这一场,自私自利的“犯罪蔓延”。
布莱克戴上被害人墨镜的举动,更像心中的恶魔完全出笼,完成了一次,恶魔成年仪式。
2
他们本来只是“白纸”
布莱克的恶魔之路,比起强调“人之初,性本恶,有些人天生就是恶魔”的论调;倒不如承认,这不是一场天灾,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人祸。
少年恶魔就是这场人祸的牺牲品。
而人们更应该警惕的是:犯罪低龄化的趋势。
对于这一现象,作为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家长,应当承担最大的责任。
因为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看到什么颜色,给他们涂上什么颜色,他们就会变成什么颜色。
四川遂宁公交车事件。一孩子不断挑衅、骚扰邻座的青年男子,最后青年忍无可忍暴打熊孩子。
去年,上海迪士尼一个年轻女子被8岁男孩摸屁股,女子教育男孩几句以后,反被男孩的家属破口大骂和暴打。
(受害者反被辱骂)
这些未成年人为什么会随意挑衅骚扰他人、为什么非礼异性、又为什么杀人?
你注意到了吗?被挑衅的成年人,非礼女子的男孩家庭,解决事情的思路,都是“以暴制暴”。
他们只不过是学父母的样子。
而在大连这场惨剧中,有几个疑团让受害者家属耿耿于怀:
一是凶手父母对孩子杀人的事情是否知情?有无包庇或销毁证据的行为?因抛尸的地点就在凶手家对面不到5米处,他家里也全都是血迹。而且警方也已确认杀人现场就在凶手家中,这么大的动静,父母完全不知情?
二是凶器是如何藏匿的?在这个过程中凶手有没有得到其他人的帮助?
虽然这些疑团尚需待案情通报来解答。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凶手的父母对其是疏于教养的。
因为,据知情者透露,凶手同一小区的多名女性曾遭凶手尾随过,也有人曾见到凶手在小区里掀了一个年轻姑娘的裙子;事后,蔡某某的父亲还反而把来评理的姑娘给骂了一顿。而且,许多居民都曾反映过凶手的不良行为,但没见家长管过。
所谓“苟不教,性乃迁;养不教,父之过”,
图源|《我们与恶的距离》
家长如果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要求,久而久之,小孩也会潜移默化地沾染上他们的恶习。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把关人,不仅没有成为孩子们向善的榜样,反而在他们的心中埋下恶的种子。
恶魔的铸就,是把关人失职,导致心理防线崩溃的代价。
3
然而,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当今这个社会。
这个案件判决的结果,昨天出来了:
由于男孩未满14周岁,依法免于刑事责任。最终,嫌疑人被收容教养。
也就是说,杀人凶手最终以“未满14周岁”而逃脱了刑事责任。
你顿时怀疑,那些白纸一样的青少年真的无辜吗?
这桩惨剧,再度引发人们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质疑与讨论。
不少网友质疑: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不是太过了?那些被未成年人伤害的人,又由谁来保护?对于犯案的未成年人,家长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青少年处在成长期,尚未有足够的阅历和知识,去支撑他们的独立思考。
而“法律保护”却有可能让青少年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善待而不自知。
这时候反而更需要家长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告诉他们:少年人应该怎么正确运用自己的年龄优势。在不用面对生存压力前,尽可能的学习知识和技能,让自己成年后,更好的融入社会。
而不是让未成年人误以为,可以滥用自己的年龄优势,钻法律的漏洞。
▲大连惨剧案发当晚凶手在班级群的发言(受访者提供)
这种图眼前爽快,却会让一个未成年人永远带着污点的短视,只会害了一个少年一辈子。
更何况,这是一个电子信息时代。
而00后就出生在网络普及的信息化时代。
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吵闹的时候,不仅不耐心的教导小孩,反而直接塞一个IPad或者手机到小孩手里就打发了。当小孩哭闹的时候,父母说的是“再哭,你就没有手机玩了”。
这些偷懒的父母,只想让小孩闭嘴,只想让小孩“乖一点”,自己省点事,却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办法靠的不是“堵”而是“疏”。
图源|《我们与恶的距离》
不花心思了解孩子情绪失常的原因;不引导孩子如何面对他们的成长难题;用电子产品敷衍孩子的成长,代价就是:孩子们依赖网络,多于依赖父母;相信网络,多于相信父母。
而网络世界何其复杂,少年人只要贪图刺激和新鲜,他们浏览的信息和页面,就不是把手机亲自塞给他们的父母能控制的了。
潘多拉的盒子已经开启。一个才13岁的男孩已经懂得如何诱骗一个10岁的小女孩,试图性侵,还学会掩盖自己的犯罪事实。
近日,又有一段“学生打老师”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四川眉山仁寿县一位15岁的中学生,在教室用砖头猛砸班主任头部9下,致其颅内损伤。
究其原因,是该生在校内违规骑车挨了批。
视频:新京报
从公开的现场监控中可以看到,当时教室内似乎并未处于上课状态,只有10名学生左右。先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正要把伞撑开晾到一边。突然,一名身着校服的学生迅速冲到他的背后,双手举起板砖砸向老师,一连砸了9下,整个过程约10秒钟。
直到老师倒地不起后,他才罢手,转身出了教室。其他学生纷纷围到老师身边查看情况,不过没过多久,打人学生又返回来补了一脚。这个时候,有学生抱住了他试图阻止。
据仁寿县公安局官微@仁寿公安 25日通报,事件发生在24日中午。他们在当天下午13时许接到报警,称县里某中学内一学生将老师打伤,便赶赴现场将打人者带回调查,伤者则被送医救治。经调查,打人的学生姓颜,15岁。他因对老师黄某的日常管理不满,所以将老师头部打伤。两人之前具体发生了什么冲突呢?25日,新京报联系到了仁寿县教体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对方介绍称,颜某系该县城北实验初级中学初三学生,黄某是他的班主任,30余岁。颜某之所以心生不满,是因为他在校园内违规骑自行车载人,被黄某批评教育。“被打的时候那个老师没有防备,发生这样的事令人痛心。”他还透露,黄某被打得颅内损伤,不过现在病情稳定。新京报多次致电仁寿县城北实验初级中学,电话无人接听。@仁寿公安 最后称,目前黄某正在接受治疗,颜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从前,早熟意味着懂事。
如今,不引导、不教育的早熟,成为了犯罪率低龄化趋势的原因之一。
青少年时期,虽说只是人生的最开端,一切看似都可以重新开始。
但如果疏于防范和保护,他们的内心一旦被植入暴力、疯狂、无序,想要重新再来,无疑是难上加难。
未来的今天,
他是否为昨日后悔,又是否对明天绝望。
他是否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恶魔,还是仍在为摆脱这些阴影而苦苦挣扎?
没人知道。
唯一知道的是,恶魔般的年轻人,会成为全社会的痛。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 感谢作者的辛苦付出,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达到交流之目的!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甘肃萤火虫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泵系统(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光伏发电及光电照明、中央空调工程、节能锅炉以及壁挂炉,电采暖、净水系统、等为主销售,设计,安装的节能专业公司。公司通过高新技术设备连接自然界、生活、生产中的可利用能源,以较低的成本转化成供给(采暖、热水、制冷、净水、光伏)人类需求的绿色能源。
产品及系统广泛适用于住宅、办公楼、学校、医院、部队、宾馆、酒店、车站、机场、工厂等各类公用建筑的不同供暖、制冷、生活热水、净水系统、光伏发电、等各个领域。低碳生活是一种经济、健康、幸福的生活方式,它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萤火虫节能环保 18194272177;1389324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