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马上进入“高铁时代”对南阳意味着什么?

马上进入“高铁时代”对南阳意味着什么?

阅读量:3840322 2019-10-27



古云蜀道难,而今天堑变通途。即将呼啸驶进南阳的郑万高铁列车,让千里蜀道一日还成为现实。南阳这座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区的城市,也将正式跨进“高铁时代”。郑万高铁北起郑州东站,南至重庆万州北站,线路全长818千米,是“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的沿江通道、呼南通道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连接河南、湖北、重庆的一条主要客运快速通道,沿途停靠21个站点(含既有站、客运站、中间站、越行站、预留站),其中在河南省经过的主要城市为郑州、平顶山、南阳。郑万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千米/小时,全线贯通后,从南阳到重庆仅需3个多小时。郑万高铁郑州至襄阳段即将于今年12月1日通车,全线贯通预计在2022年。然而,高铁时代的到来,对南阳而言绝非仅仅是出门和回家更便捷了。那么,它对于这座积淀深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究竟意味着什么?
开启高质量建设的“加速度”历史上的南阳,是赫赫有名的“南船北马总集百货”要冲之地,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自上世纪70年代,一条钢铁巨龙呼啸着沿铁轨而来,火车首次出现在南阳大地,历经40余年的发展,我市已成为连接焦柳铁路、宁西铁路两大铁路干线大动脉的核心十字枢纽。今日的南阳,拥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优越地理位置,是省际交界十字枢纽、豫西南门户,是豫鄂陕省际毗邻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具有建设成为省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独特区位优势。南阳只有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联通周边、融入世界,才能打开发展的新通道。“高铁时代不通高铁,南阳的悠久文化、青山绿水遭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南阳的区域交流、对外合作缺乏‘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可以说,这既是南阳交通的短板,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严重制约着我市的转型跨越发展。”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曾这样感慨。崛起的南阳,亟待飞驰的高铁来引领、激活、催化经济社会发展。而作为南阳高铁时代的先导工程--郑万高铁,开启了高质量建设的“加速度”。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按照“建设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的目标定位,通过构筑支撑“两个高质量”的“四梁八柱”,将党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一体化部署、项目化运作,专班推进、互促共进,努力走好具有南阳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以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实际成效添彩中原。大交通,大发展。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目光更加高远,把敏锐的目光锁定在路网构建上,扩大路网规模,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内联外通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726公里,随着周南、郑西、渑淅等高速的建设和一批新谋划高速的上马,高速里程将超过1500公里,路网结构更加优化。水路,唐河复航工程年底前开工建设,形成经唐河到汉江通长江的水运通道。航空,南阳机场今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百万人次,同时积极推进机场的迁建,计划把南阳打造成为郑州航空港的备降机场、成为国际航空港。特别是铁路建设方面,在已有宁西、焦柳铁路“十字交会”的基础上,郑万高铁、蒙华铁路即将通车,同时,积极争取呼南高铁、南驻阜高铁或宁西高铁早日开工,在南阳形成“梅花状”高铁枢纽。“水陆空一体”“铁公机”联动的综合交通体系迅速构建,一幅四通八达、通江达海的美丽画卷正在南都大地徐徐展开。南阳人拥抱高铁时代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高铁作为现代人们日常出行中的重要交通工具,它改变的不仅是不断刷新的“中国速度”,更为区域与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与机遇。缩地有术,一如神话——时速350千米的高铁到郑州1小时,到重庆3小时,到北京4小时……记者登录中国铁路12306网站查阅后发现,目前从南阳到重庆只能搭乘普快,最快也需要14个小时。而待郑万高铁全线通车后,南阳到重庆最快只需3个小时,时间将压缩到原来的近五分之一。与此同时,即使今年年内郑万高铁只达到局部通车的条件,但南阳人可乘高铁北至郑州、南至襄阳,再转乘到达其他城市,也是相当便捷。“郑万高铁是继全国农运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后,我市承担的又一个国字号工程,是我省‘米’字形高铁的西南那‘一撇’。南阳,借此融入了全国‘八纵八横’的高铁网络。”市铁航办有关负责人说。郑万高铁的开通,将南阳渴望融入全国高铁网络的梦想变为现实。南阳人也将实现半日抵达国内所有一线城市,北上广等发达城市都将纳入我们的一日生活圈;南阳人对于距离的印象,将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被重新构建。“高铁的开通将淡化城市的行政、地理边界,有效缩短南阳与郑州、武汉、西安三大城市圈的空间距离,便于南阳更加便捷地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等各种经济要素,进而强化南阳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陶海东说。相较于普通铁路,高铁不仅有效减少了运输在途时间,提高生产与再生产效率,更极大地缩短了各个城市群内部以及各个城市群之间的联系距离,加快各个城市间的交流速度,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现实。郑万高铁的开通将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交融的“大动脉”,有望冲破南阳长期面临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的壁垒,也使郑州航空港、河南自贸试验区等真正变成南阳可利用的平台。陶海东认为,如何利用高铁加快吸引各种经济要素,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外一些城市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在人才引进方面,如中山、岳阳、泰安等城市均在高铁建成前后推出各自的人才引进战略,优惠政策涵盖落户、子女入学、创立重点实验室、开设院士工作站等各个方面。在资金引进方面,如日本新干线建成后,沿线的东京和名古屋利用各自优势实施错位发展,东京将产业重点放在金融服务业和尖端科技研发,成为全日本金融中心。在技术引进方面,如名古屋利用其介于东京和京都之间的区位优势,以及高校集聚的智力优势,大力发展制造业,形成了日本中京工业技术核心带,培育出了如丰田汽车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使名古屋一跃成为日本制造业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中心。
点燃城市大发展的新引擎南阳要建设的大城市,是全域推进、城乡一体、具有较强吸纳集聚能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大城市。这不仅对我市的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城市规模提出了更高目标,也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要素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区域发展的“领跑者”。而南阳新城区建设无疑为高质量建设大城市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南阳新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编制过程中,“高起点、高标准、高站位”理念一以贯之——聘请一流团队设计,11位国内顶尖专家全程参与编制,构建领跑时代、代言未来的新标准。在规划中,“对标雄安新区”六个字尤为引人瞩目。南阳新城区目标是“满城绿色半城水”,绿地及水系面积占51%,高于雄安新区的50%。起点之高,理念之新,眼光之远,可见一斑。新城区将要打造成为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的桥头堡、促进南阳产业升级的动力源、引领城市品质发展的示范区,是承载高端城市功能、培育创新产业、营造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这一切,都需要一个有效带动的引擎。高铁,无疑是最有力的抓手。作为南阳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片区是南阳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有力支撑。2016年6月,随着郑万高铁全线开工,高铁片区建设被提上日程。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启动高铁片区规划建设,按照“生态优先、宜居新城、绿色高效”的理念,将片区划分为1平方公里起步区、2.3平方公里的高铁商贸区(启动区)、8.89平方公里的综合服务区及7.85平方公里的创意休闲区四个区域。这其中,1平方公里起步区是片区“核心”,是确保顺利通车的“关键一步”。随着起步区项目的建成,高铁片区将围绕郑万高铁南阳东站构建集铁路、公路、公交、出租、社会车辆等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客运枢纽,为南阳地区通过高铁出行的旅客提供多方式的、便捷的换乘条件,同时实施高标准绿化工程和水系建设,构建“满城绿色半城水”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郑万高铁的开通,必将进一步提升南阳的城市品位和区域地位。”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宋锐坚定地说。他认为,高铁将日益成为南阳提升城市格局和发展动力的必备要件。时间就是成本,效率决定成败。在当前即将进入5G时代的背景下,不管是企业的物流成本,还是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都与速度密切挂钩。打个比方,一座座城市和城市中的一个个企业,就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而高铁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起来的那根链,它为城市和城市的各项产业更加高效地融入未来的产业链、为扩大招商引资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优质的条件。
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盛宴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高铁时代的到来,将为南阳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和转型升级带来更多的机遇。高铁的开通不仅带来人流量的井喷,还将带来大量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利于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依托高铁产生的“同城效应”,南阳可以推进与郑州之间的“六大对接”(产业、交通、生态、功能、平台、空间)有机融合,这对南阳城市结构、群众生活、交通组织、产业形态等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优化分工,围绕构建高铁沿线产业链条,形成比较优势,促进沿线地区的产业协调互补发展。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张耀一认为,高铁开通后,将会加快沿线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高铁网络和区域经济更高层级上的互动,进而重构原有的产业发展格局。如浙江金华利用高铁的开通,积极密切与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有针对性地错位布局产业,极大地促进了轻工业的繁荣发展;山东德州陵县利用高铁设站机遇,以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带动全县经济社会进入“高铁时代”快车道。高铁具有的速度优势,还能显著吸引壮大旅游、商贸、房地产、文化教育等与人流聚集和速度有直接关系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于本身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的南阳而言,高铁开通后对旅游业的乘数效应将会更加直接和明显。”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韩江波说。高铁的运行改变了游客“旅游时间比”,加速了地域文化交流与融合,使各地假日文化旅游更加丰富多彩,迎来假期高铁旅游热潮,促进传统旅游业变“人流”为“人留”,由“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由“慢旅快游”“本地游”向“快旅慢游”“全域游”升级。高铁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城市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将带来极大挑战。虹吸效应、冲击效应、过道效应、替代效应……规模大、实力强的城市会明显获益,而经济发展落后、居住环境不佳的城市,会面临“被通道”“被削弱”的风险。张耀一认为,只有不断壮大自身经济实力,留住人才,培育自身产业竞争优势;突出特色,盘活文化旅游产业;努力提升城市能级,尽快完善多元化交通体系建设,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才能让高铁带来的“正效应”得以充分发挥,成为南阳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强大助推器。
来源:南阳报业传媒
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